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3  
PDF 版
· 情系三农播撒光明 电气化引入新服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3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情系三农播撒光明 电气化引入新服务
  电气化 宁波富民强村的动力源

  宁波电业局

  走进余姚市泗门镇小路下村,见到的是配置完善、整齐美观的农村电力网络,安装规范、整洁有序的配电装置和接户线,与以前有着天壤之别。村民施利明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慨颇多:“过去农村常常发生低电压现象,有了钱也用不上高档家电,现在电压稳了,空调天天开、冰箱天天用,厨房电器更新换代,生活质量高多了。”

  在鄞州塘溪镇,30岁的有志青年周海峰放弃小有成就的IT业来当“农民”:租下57亩农田养殖澳洲淡水龙虾。龙虾养殖对电极具依赖性,多亏新农村电网的大踏步改进,为小周的养殖场提供了稳定的供电。如今,他还打算在塘溪建一个育苗厂,同时再搞个龙虾深加工项目。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保护古村

  服务大局统筹规划 电气化助推新发展

  2008年宁波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450元,同比增长13.9%,增幅高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由2007年的2.219:1缩小到2.210:1。200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3.3亿元,同比增长4%,宁波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新增17家,总数达218家;宁波市级农家乐特色村新增22个,总数达56个。全市全面小康村269个,环境整治村1836个。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宁波电业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三农”为重点,遵行“企业反哺农村”的方针,深入贯彻“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落实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四明大地奏响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最强音。

  三年来建成电气化县6个,申报待验收3个;建成电气化镇88个,电气化村1159个。企业对村级电网总投资8.76亿元。农村平均每户用电1290千瓦时,增长9.74%;农村居民和动力用电量分别增长10.6%和7.68%,农村居民用户和动力客户数分别增长10.33%和7.4%。农网供电可靠率99.7045%,D类电压合格率98.294%,第三方测评供电服务品质综合满意度CSI评分为84.74分。

  为精心打造这一惠及“三农”的民心工程,宁波电业局坚持“政府发动、镇村主动、电力推动、农民互动”的工作原则,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协商,主动介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任务纳入了宁波市委、市政府每年的重要工作,按照每月一次的工作督查形式向市政府汇报进展情况。同时,电气化建设任务分别纳入各县(市、区)的惠农工程、支农工程和实事工程。在企业内部,新农村电气化纳入了县供电局绩效考核书、同业对标和农电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三大体系。建立了新农村电气化月报制度,每月、每季按照新农村电气化进展情况进行考核和通报。事实表明,要做好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必须建立由政府主导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机制,成立各级工作领导小组,把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任务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同步推进。

  广泛调研,多套方案配合拆村建居。新农村示范村和整治村中拆除旧村建设新村情况普遍,而且,农村安置房建设方式多种多样,有联建、代建和自建等方式,房屋建筑有高层、多层、排屋甚至别墅等形式,乡镇、街道在选择供电方案时都要求其电力配套按商品房建设标准实施。这部分投资远远超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典型模式标准,为此,宁波电业局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根据《新农村电气化标准体系》和《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实施纲要》,对全市供电辖区内的农村建设规划、用电情况、电网建设现状及经济发展前景做了全面、细致的实地调研。通过广泛调研,总结了原农村配电网“原地改造”和“架空敷设”逐渐向新农村“异地重建”和“电缆铺设”转变的特点,及时做好政府的参谋,向政府提供多种电力设施配套方案,争取拆旧村建新村的配套收费试点办法。

  及早安排奠定工作基础。2008年元旦后第一天,宁波电业局举行全市营销农电会议,布置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方案,经过会审后,下达了全部实施项目。鉴于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迅速推进,又于去年12月份及时调整了2009~2010年建设计划,滚动修改了新农村电气化“十一五”规划。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宁波电业局积极筹措资金,去年,部属供电局由市局专项资金拨付8286万元,后又追补2375万元,累计超1个亿;代管县局除省批复3.1亿元新农村电网建设资金外,又各自从大修技改和农维费中安排1.5亿元。全年安排在村级低压电网总投入3.5亿元,全面改造村平均每个村投资约80万元,整改村平均投资约48万元。全部资金均由宁波电业局专项预备资金和下属各供电局自筹融资组成,未向全市农村老百姓收取任何费用。

  创新方法克难攻坚 电气化照亮新生活

  近年来,“出租经济”已成为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目前宁波市村集体经济每年可由此进账8.5亿元。然而,出租房多了,用电安全问题也进一步凸现了。有的农家,一只立户电表下面居然拖上了十五六只电表。一时间,农家用电安全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而另一方面,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富裕的农村越来越多,住进别墅的农民不仅拥有各种高档家电,而且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提高了,希望住宅区电力线路无杆化,布局走向合理,享受与城里无差别的服务。新农村呼唤新电力,新电力需要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针对现状,宁波电业局根据农村经济与用电特点,按区域使用电缆、集束、架空等模式,引进了非晶合金变、调容变等新设备,扩大集束电缆、自动无功补偿、台区综合测控仪、负荷管理系统、电压检测远程采集等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为规范程序保证验收质量,宁波电业局组织县局之间电气化村现场质量和工艺学习,规范验收备检资料,明确目录内容,下发指标核查勘误表。积极开展县局示范村建设和资料查缺审核,确保验收整改到位。对省公司组织的指标核查和现场验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专门印发整改文件,像安全大检查一样落实部门、时间、资金和要求。

  热倒操作提高供电可靠。在不中断供电的情况下完成负荷转移,这是热倒操作具备的优越性。在区域电网具备热倒的条件“相位相同、相角差小于10度”下,实现热倒,从而使“手拉手”工程从纸面走向实践。宁波电业局从2000年开始探索10KV配电线路之间进行热倒操作试点,并制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确保线路热倒成功。新农村电气化实施以来,随着配电线路装备上的升级改造,配电线路开关已全面完成无油化改造,电缆化、环网化程度也不断提高,90%以上的线路实现了联络,线路手拉手比率接近100%,同时变电所布点和10KV配电线路条数的增多,平均每条线路的负载率不断降低,也为线路热倒的开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2008年初,理顺了相关线路热倒申请及实施流程,对全局具备热倒条件的线路进行了一次全面排查,重新进行了理论计算和现场实际的相位、相角测量,分批公布了可以进行热倒的线路清单。如北仑供电局制订了热倒线路校核计划表,每月以4~5条以上的增幅对线路进行热倒操作。

  数字系统提升农网管理。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新科技的投入比重日益加大,其中北仑电网电压无功优化闭环控制系统和慈溪供电局的低压电网全数字化管理系统是其中的佼佼者。电压无功优化运行闭环控制系统(简称AVC系统),借助于现有电网的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四遥”功能,不增加任何硬件设备,仅需一套软件就可以实现本网范围内所有变电所的无功电压闭环控制。系统设计“电压预算”功能,避免了电容器、电抗器投切振荡,将变电站内无功功率“就地平衡”变为“全网平衡”,在不向上一级电压等级倒送无功的前提下,允许并实现无功功率倒送,实现本级电力网内无功流向合理的目标。低压电网全数字化管理系统在实现农村电能表集抄的基础上,具备台区数据分析、三相不平衡率分析、线损分析和供电质量分析,并实现诸如电能表自动计费等扩展功能。

  改造后的台变

  奉化桃花村线路改造

  村民家中改造老旧线路

  坚强的电网需要健康运行,才能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为了运行、维护好农村电网,宁波电业局以服务为纽带,前移供电服务平台,深入扎实推进农村电力服务共建,拓展服务内涵,深化服务功能,切实解决农民群众最关注的问题,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表后线服务公司模式就是其中的一个积极探索。宁波电业局紧紧依靠当地政府,逐步建立由政府主导的农村“表后线”用电服务新模式。由镇政府投资、管理,企业及各行政村资助,专门为农村居民和小型企业表后线用电服务公司的成立,解决了表后用电服务的“断链”,为农村用电事业的发展创新了一条新路。从2007年第一家公司揭牌试点以来,目前正在逐步推广。2008年,就慈溪市一个龙山镇就已累计处理故障检修1200多次,帮助孤寡老人40余次,实现了政府满意、群众满意、树立供电企业良好形象的三赢格局。表后线服务模式代表着供电企业在“优化农村表后服务、推动企业用电安全和维修”方面与地方政府协作的探索,已经显出成效。

  宁波电业局努力拓展和延伸服务内容与内涵。建立农村台区经理负责制和农村品牌服务队等多项举措,充分展现当代宁电职工真诚服务人民群众、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精神风貌和良好形象。成立于1990年的奉化供电局“小草”青年志愿服务队,18年来,利用工休时间定期为电工力量薄弱的幼儿园、幸福院、聋哑学校等单位服务,义务上门修理照明用具及线路;服务队员已换了5批,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服务宗旨始终没有改变。如今,奉化“小草”服务“草根”的示范作用犹如种子播撒农村广袤大地,每个供电局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农村服务队,如江北的“古镇”服务队、镇海的“阳光”服务队、北仑的“孺子牛”服务队、鄞州的“电保姆”服务队、慈溪的“阳光”服务队、余姚的“星光”服务队、宁海的“阳光”服务队、象山的“成祖”服务队。9个涉农供电局各有一个农村服务队,优质服务的叠加,是宁波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以来在“新服务”上最明显的特点。这些农村服务队走进农村,为广大农村老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进行义务无偿服务,是供电企业联系农村的心桥。服务队长年累月行走在阡陌巷尾,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这种保姆式的贴心服务,更让村民们用电放心、舒心。

  “亮了农民的心,暖了企业的心。”宁波电业局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宁波新农村建设贡献着光和热。但是,宁波电力人没有丝毫的懈怠,加快着前行的脚步,迈入2009年,宁波电业局还将建设30个电气化镇,500个电气化村,不断提高全市农村电气化发展水平,让新农村电气化工程成为富民强村的动力源,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助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的道路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农村新服务排灌机埠测试检查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新农村电气化建设 00010 情系三农播撒光明 电气化引入新服务 2009-3-15 浙江日报000102009-03-1500003;浙江日报000102009-03-1500004;浙江日报000102009-03-1500005;浙江日报000102009-03-1500007;浙江日报000102009-03-1500013;浙江日报000102009-03-1500011;浙江日报000102009-03-1500010;浙江日报000102009-03-1500008;浙江日报000102009-03-1500014;浙江日报000102009-03-1500017;浙江日报000102009-03-1500018;浙江日报000102009-03-1500009;浙江日报000102009-03-1500015;浙江日报000102009-03-1500006;浙江日报000102009-03-1500012;浙江日报000102009-03-1500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