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全国两会新闻·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医改,要让老百姓真正得实惠
· 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重大机遇
· 一份建议背后的故事
· 加快推进社工职业化
· 稳定粮食产销 确保粮食安全
· 拒绝一次性木筷
· “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
· 经济越困难,越要勇担社会责任
· 第十届“浙江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确定
· 慢性病严重危害成年人健康
· 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全国政协委员杜卫呼吁——
拒绝一次性木筷
本报记者 袁艳 阮蓓茜
  “明天就是植树节了,其实,停止使用一次性木筷,也能体现设立植树节的本意。”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科技学院院长杜卫建议国家尽快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木筷子。

  杜卫委员认为,一次性木筷子的生产,是一种资源浪费和恶性消耗行为,和我们倡导的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背道而驰,而且市场上那些“三无”一次性木筷子,其卫生状况也令人担忧。

  杜卫委员说,据统计,把中国每年生产的一次性木筷子首尾相接,从地球到月球可以搭成一座42厘米宽的“桥”,距离相当于往返月球21次的里程。每双筷子的占地面积若按20平方厘米计算,每天生产的一次性木筷子可以铺满天安门广场。可见,生产和使用一次性木筷子对森林资源造成巨大浪费。

  “虽然近年来我们都在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但同时又在砍伐大批树木用于生产一次性木筷子。”他痛心地说,我国每年一次性木筷子的使用量在450亿双左右,消耗的木材为166万立方米,造成2500万棵树龄为20年的大树被砍伐。

  杜卫委员认为,禁止一次性木筷子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对于保护绿色、遏制环境恶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当前,我国已启动“限塑令”,停止使用一次性木筷子也应该提到议事日程。杜卫委员建议,加大宣传和立法监督,让全社会都知道一次性木筷子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并加强回收和再生利用研究。要严格对一次性木筷子生产企业的管理,采取经济手段限制一次性木筷子的出口。对生产一次性木筷子的企业,要鼓励其转产。

  (本报北京3月1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全国两会新闻·本省要闻 00003 拒绝一次性木筷 本报记者 袁艳 阮蓓茜 2009-3-12 48256F32002924A6482575760027DAC2[A1-袁艳≈A1-阮蓓茜≈B1-李应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