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万家灯火
3  4  
PDF 版
· 不知不觉患上“消费恐惧症”
· ◆一周网友妙语
· 宿管阿姨表“爱意”
· 1000元,在杭州安个家
· 美国“割肉”记
· 大学生做“的哥”
自己感觉也挺好
· 什么样的女性算成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1000元,在杭州安个家
实习生 杨淼曼 王 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选择到杭州安家落户,曾有媒体调查显示,80%以上的建筑业民工希望能继续留在这个城市,但另一方面,杭州的高生活成本,却阻碍着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停泊下来的愿望。

  一个外来务工人员,白手来到杭州,想在杭州安置起一个家,到底需要花费多少?正值春暖花开,大批民工进城之际,我们的记者走访了一些务工人员家庭,在他们的指点下,出入杭州的几大旧货市场,模拟他们的生活,替他们算了一笔“安家”账,算下来,数目大约是:1000元。

  

  那周一直在下雨,为了在最快的时间里、用最省的花费“安置”一个家,我每天都要去浙江旧货市场、城东旧货市场等外来人员常去购物的地方,还要走访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忙得不亦乐乎。

  最后,我估算了一下,用1000元差不多能购置齐安家过日子的基本用品。我列出的清单如下:

  只买床架不买床垫

  床是必须的。在浙江旧货市场,就有不少物美价廉的二手床卖。有店家给我推荐了一个450元的小床,挺漂亮。可是,我牢记能省则省的原则。“老板,我是刚来杭州打工的,有没有更便宜些的?”说完,我被老板带到了一张1.35米的木床边,没有靠背,没有床头柜,但比刚才便宜了20元。

  我决定再看看,在大厅的最深处,遇到一个年轻老板,同类型的床那里卖400元,而且还有席梦思,如果换成硬垫,价格只要300元。我正犹豫的时候,走过来一对夫妇,丈夫指着“我要的床”问:“老板,我们可不可以只要这个床,不要垫子?”“加上这个垫子也不贵,才300元啊,应该对自己好点,本来就不大的床,再硬邦邦的,你们睡着很不舒服的。”老板好心说。“没有关系,我们给孩子买个软点的就够了。刚来杭州,带的钱不多,而且还有好多东西要买。”妻子说完叹了口气。老板说至少210元,不知那位妻子对老板轻声说了什么,最后这个床架子以208元成交。我无法猜测这两块钱的价值。

  “你们不是还要给孩子买床吗?这个沙发床挺合适,180元拿去。”老板干脆地说。“你这里比其他地方便宜几元,我们明天来买吧,我只有一辆自行车,今天要先把这个床运回去。”丈夫说着,便开始行动了。自行车慢慢移动着离开了,我仿佛听到一地的喘气声。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可以节省的余地还有很多。

  有了床,就该买床上用品了。我在大厅背面的小门面看到有卖的。远远看到上面“批发”的字样,果然“名”不虚传,老板说110元就能给我配好整套床上用品:四件套,40元;枕头,10元;厚厚的旧棉絮用来当床垫,30元;“新”的棉絮用来盖,30元。又说四件套还有百分百纯棉的,65元一套。这回我稍微“奢侈“了一下,决定在110元的价格上添25元,用上纯棉的四件套。然后,我在清单上床上用品后记下账:135元。

  家里也总得有窗帘。这里也卖窗帘,10元一条。不过也许碎布市场更便宜呢,于是我顺着路牌指向,来到二楼的碎布市场,很容易找到了卖布的地方。人很多很多,可是依然冷得我发抖,正当我搜寻窗帘的时候,一双更“冷”的手进入了我的视线,“3元一米吧,我要三块,一块用来做床单,另外两块用来缝床套。”没有多问,老板便很熟练地割起来,“阿姨,你会加工啊?”我好奇地问。后来她告诉我自己可以拿针把棉絮缝在两块布之间,比起买新的,要便宜二十多元,还乐呵呵地告诉我难看点没有什么。想起我“买”的四件套是65元,看来还能便宜。我最后花10元买了,但我想,民工兄弟在生活中一定能买到更便宜的。

  100元买下全套桌椅

  餐具这部分消费,我参照的是陆师傅的经验,他是来自山东临沂的搬运工。我在他的建议下逛了几家厨具铺,最后定下的购买清单价格如下:钢瓶和液化气170元;煤气灶35元,电饭锅55元,锅铲6元,十个碗20元,五个盘10元,一个炒锅11元,共计307元。

  因为有了前几次的经历,我很快又找到了卖餐桌的地方。在一张旧式的木桌边,我停下脚步。“这个80元,小姑娘。”老板娘。“太贵了。”我支支吾吾。“最低60元,爱要不要。”老板娘扔下一句。木凳子15元一个,我又说贵了,老板娘说:“那你拿这个铁的,10元一个,很多人买的。”转了几圈,觉得这是最便宜的了,一张桌子和四张凳子加起来共100元。这回我相信自己买到了真正便宜的东西,于是很有底气地将价格写在清单上。

  买的电视机屏幕会抖

  民工们背井离乡,电视机不仅仅是他们“娱乐”的唯一方式,也是他们了解家乡的有效途径,据我了解,民工们几乎都会买一个二手电视机。

  于是我也来到家电区域,打算买一个二手电视机。那里卖的电视机,屏幕上几乎都有浅浅的波纹,图像不算太清楚。我看中一台120元的,不过又担心是组装的,最后勉强相中一个230元的所谓“原装”的电视机,保证能用两年以上。幸亏我只是算账,不然本来就近视的我,真要看这样的电视机,两年后不知要带上多厚的镜片。在旧货市场的修车摊,那里也有自行车出售,旧的,开价50元一辆。不过后来别人指点我,网上八九成新的最便宜也就这个价。

  1000元,我以为,自己已经用最经济的钱,安置起了一个家。但这种良好的感觉很快就消失了,在钱江市场转车的时候,几位师傅蹲在门口吃快餐的一幕让我想起自己“买”的餐桌,便禁不住好奇地问他们家的餐桌多少钱,“你问这个干什么?我们用不着买餐桌,坐在床上端着饭碗就吃饭。”

  在回报社的公车上,我思绪万千。很多民工有着我们所想不到的消费方式,甚至在很多方面选择不消费。回到报社,我把自己千辛万苦算出来的账目改了一遍又一遍:四件套可以省、餐桌可以省…… 总之,1000元的安家费,还可以降。但我最后,还是将1000元这个数目写进了标题,因为我希望,随着社会进步,广大务工人员的生活,在能省就省的基础上,能够得到改善。所以,四件套还是用全棉的吧,有餐桌总比不用餐桌舒服。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万家灯火 00014 1000元,在杭州安个家 2009-3-12 48256F32002924A6482575740013AE64[A4-王婧(实习)≈A5-杨淼曼≈B1-臧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