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民间
3  4  
PDF 版
· 老人寻孙蹬车走四省
· “80后”小夫妻的“桃源”生活
· 老师打工替学生体验社会
· 修鞋匠为瘫痪邻居做“背夫”
· 让石头诉说历史
· 实习招聘也火爆
· “抗粪老人”感动年轻网友
· “最牛宿管”离校
引得学子集体挽留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河南研究生远嫁浙江“种田郎”
“80后”小夫妻的“桃源”生活
■本报记者 毛广绘 报道组 蓝正伟 吴森邦
  3月2日,龙游县湖镇镇大坪村金村自然村,一场普通的农家婚礼在春雨中举行了。

  这一消息很快引起轰动,因为这对新人身份特殊:男方是当地村里的只有高中文凭的青年农民,女方是河南省荥阳市乔楼镇陈砦村人、华中农业大学三年级在读研究生。两个“80后”,相隔千里,在网上认识一年后,冲破世俗成见结婚了。

  河南女研究生因何远嫁浙江“种田郎”?记者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种桃的儿子网上谈了女朋友

  人生充满了无数的偶然。河南姑娘马艳霞的生活就因为一个偶然而改变了。

  “砰、砰、砰!”2007年10月的一天,小马的QQ里有人敲门了,一个叫“浙江春望”的人要求加为好友,小马没想很多,就同意了。

  “我在华中农业大学读研究生。”对于这位新网友,马艳霞毫无心机地实话实说了。见对方不相信,她就通过视频展示了自己的学生证、图书证和身份证。

  “我叫童利祥,是浙江龙游的一个农民。”“浙江春望”也透露了自己的真实信息:高中毕业后,他就呆在家里和父母一起种田,随后又学着种桃、种橘,一个人住在山上。

  两个内向的人在网上却有很多话可说。 放寒假了,马艳霞要回河南老家,没有条件上网,她就给童利祥留了一个手机号码。

  大年三十,临睡前,童利祥拨通了马艳霞的电话。马艳霞说:“我就记得聊着聊着,就到了正月初一,然后就到了中午,我妈来敲我的门说,闺女,该吃中饭了,我们才挂了电话。”

  足不出户,光知道在山上琢磨种桃的儿子在网上谈了一个女朋友,还是一个在校的研究生。童利祥父母惊呆了!父亲童益明赶紧叫来亲戚朋友,商议儿子的人生大事。会后,在金华搞建筑的舅舅丰桂有自告奋勇,驾车陪外甥去武汉相亲。

  2008年暑假,童利祥带上了自己种的桃子和西瓜,来到了华中农业大学。第一眼,两人感觉都很好。

  当晚,马艳霞带着童利祥去游武汉大桥。回到学校时,已经快12点了,马艳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给小童发短信:明天一起去龙游。

  在农村一样实现梦想

  读研究生的女儿要和一个高中文凭的青年农民谈婚论嫁。知道这一消息后,姑娘的父母完全懵了。家里辛辛苦苦供女儿读了这么多年书,就是盼着她能跳出“农门”,在大城市过上“体面”的生活。如今,女儿却要远嫁给浙江的一个农民,做父母的不愿意。

  马艳霞向自家二姨述说第一次到龙游的事。那时正是天气炎热西瓜上市的时候,童利祥种了一点西瓜,白天要早起摘西瓜,然后顶着烈日运到城里卖掉,只有在晚上用摩托车带马艳霞去县城里玩一下。“他虽然只有高中毕业,但是好学、肯干,买了很多实用技术的书,自己摸索着学会了种桃、种橘、种西瓜,现在他已种了130亩桃子和40亩柑橘,还养了2000多只土鸡。”

  “其实,不管在城市在农村,我们都可以凭自己的本事,凭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现在最关键的是,一个真心爱我、关心我,愿意和我一起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人却不是哪里都能找得到的。”

  经过一夜的促膝长谈,二姨感动了,她对马艳霞说:“放心吧,你妈的工作包在我身上了。”

  2008年11月27日,童利祥和马艳霞领取了大红的结婚证书。

  新房窗外就是桃树园

  没有长长的婚车,没有蜜月旅行,甚至没有漂亮的洞房,只是择了个良辰吉日,分别在河南和龙游宴请了亲朋好友。这就是他们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婚礼。

  “我只要求买个洗衣机,小童自我加压做了一张新床和一个书架。”马艳霞说。他们的新房是坐落在桃园中的一座砖砌的房子,外墙没有粉刷,一楼是养鸡的,二楼是卧室和一个小客厅、一个卫生间,如果不是卧室里挂着一张婚纱照,真难以相信这就是他们的新家。“这不是挺好吗?窗外就是成片的桃园,过几天桃花盛开时,更美了。”马艳霞说。

  刚领了结婚证,童利祥就接到参加浙江省农业吉尼斯桃园管理大赛的通知,小夫妻俩立即赶到嘉兴。第一关比的是理论知识,顺利通过。第二关赛的是修剪技术,原来这一环节要求两个人一组,马艳霞还没学会修剪,小童只能单挑了。马艳霞看着丈夫一个人忙上忙下,手上被枝条划出血了,心里直后悔:“要是我早点学会就好了。”回家以后,马艳霞就拖着童利祥来到桃园里,开始学习实用种植技术。

  结婚以后,马艳霞知道原来童利祥家里承包了300多亩山场,还有很多山场等着他们去开发。马艳霞专门从老家荥阳引进了优质的石榴,种了50多亩石榴。“榴”、“留”同音,这其实也表明了马艳霞毕业以后留在农村的决心。

  对于未来,小两口也有了自己的规划。童利祥早就想好了,妻子学的是水产养殖营养与免疫专业,隔壁村的一个鱼塘很好,将来承包下来给妻子养鱼。

  “国家粮食政策越来越好,要不我们再种点粮食吧。”小马说。“对,要种就种几百亩连片的。”小童回答。

  “做农民不好吗?那是你们对农民的认识太陈旧。” 马艳霞说,“我们做的是现代农民,规模经营,我们的目标是每个季节都有农活,然后雇很多的长期工帮我们料理这些农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民间 00015 “80后”小夫妻的“桃源”生活 2009-3-12 65D18330EB3841144825757400245F51[A2-毛广绘≈B1-臧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