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文化休闲
3  4  
PDF 版
· 《二十四城记》:
三代女性
揭秘工业记忆
· 以小人物故事折射大时代
· 周兵:用真人演绎纪录片
· 《行动目标希特勒》历史背景
· 《行动目标希特勒》:重现历史事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二十四城记》:
三代女性
揭秘工业记忆

■新 文
  贾樟柯的新作《二十四城记》,即将在沈阳、重庆、成都、北京、广州和上海六座城市放映。这部影片被誉为“首度公开被遗忘的那些人和他们的生活,集体回忆尘封在时间里的信仰、青春与热情”。

  经典细节约会“三八”节

  《二十四城记》的上映日期与“三八”节的重叠完全是一个巧合,但正如人生中很多巧合是冥冥中注定的一样,这部主打“厂花”与“女性讲述”的电影,却成为了“三八”节女人送给自己的最好礼物。影片中大量的经典细节,如齐秦演唱的《外面的世界》、《喋血双雄》的音乐《浅醉一生》、陈冲主演的电影《小花》……让人恍若堕入到时光隧道中找寻过往的甜蜜与失意。

  如果你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生的大婶,吕丽萍点点滴滴的回忆肯定会惹你掉泪。也许儿子、孙子已无暇和你谈及这些沉重的话题,那么你可以坐到电影院里,和吕丽萍唠一唠家常,共同回味那份久违了的亲情。

  如果你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大姐,陈冲那段夹杂着得意和苦涩的叙述,让你想起什么呢?的确良、卡其布、“时髦”的卷发?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的妇女开始敢于注重打扮,讲究时尚了。鸿蒙初辟之际的那一份单纯和朴素,对照如今的花枝招展光怪陆离,那绝对是历史馈赠给你们这一代美女的优越感。

  如果你是当红的80后美女,那么赵涛的成长经历能否给你多一点启迪呢?什么是长大,什么是成熟?知道心疼父母了,那才叫成熟。

  三朵厂花争艳

  女性心理、女性情感似乎永远是影视剧的热点题材。《二十四城记》中三朵出众的厂花集体登场,在饱含深情的讲述中铺陈开三代女性的不同。

  吕丽萍饰演的大丽,1958年从沈阳来到成都,成为工厂第一代女工。千里之遥的迁徙带给她难以释怀的往事。她因服从集体化与军事化的管理,不得不放弃找寻失踪的幼子。陈冲饰演小花,她1978年从上海航校分配到厂里,外号 “标准件”,是工人心目中的美丽厂花。她不服从于命运的安排,却又不得不孤单地一个人高傲地生活。赵涛饰演的娜娜,1982年出生,在时尚城市和老厂之间行走,和父母的隔阂因为目睹了父母的辛苦而弥合。

  从吕丽萍到陈冲再到赵涛,三位女性的心路历程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而其中共通的则是女性的敏感、坚韧和多情。

  陈冲演陈冲    

  一个女孩,因为姿色出众,被冠以“标准件”的外号;因为长得像电影《小花》里面的主角,被所有人以“小花”相称以至于淡忘了本名……这样的故事在观众看来可能并不出彩。但是,当你听到这些台词从陈冲本人口里念出的时候,不得不莞尔一笑。

  贾樟柯幽了大家一默。但是这幽默背后更多的是心酸。谁能想到艳冠全厂的“标准件”,最后落得个形单影只?当陈冲以虚构的和真实的双重身份凝视着电视机里的《小花》,无语凝噎的时候,你有没有觉得有一点动心?也许影片应该在这一段打上“本段情节纯属虚构”的字幅,以免钻石王老五们天天追着贾樟柯打听这位“标准件”的下落……

  吕丽萍回归大银幕

  一个演员的演技出神入化,可以在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饰演比实际年龄小很多的角色,一是饰演比实际年龄大很多的角色。当然,这是要冒风险的。如果你做得不好,难免会留下笑柄。赵雅芝以26岁的“熟女”之身饰演清纯可爱的冯程程,至今仍是影史上的一个倩影;刘晓庆阿姨40多岁了还要去演活蹦乱跳的公主,结果只是捧红了她的化妆师而已;张静初在《芳香之旅》中很努力地去尝试扮演一个老年售票员,除了脸上的妆以外让人怎么看怎么别扭;吕丽萍时隔多年重归大银幕,接的第一个角色竟然是70多岁的大婶,难度如此之高,完成得却如此完美,让人不得不感叹——姜还是老的辣!

  银幕呈现口述史

  《二十四城记》以访谈为主,全片除了几位明星演员的加盟以外,还有5位420厂工人带来的真实记忆。现今,工人几乎是社会金字塔的底层建筑,可在当年,工人完全就是时代的宠儿。建国后的社会经济方针,就是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那会儿当了工人,不仅生活得到保障,而且那个骄傲啊,自豪啊……与此同时,工厂文化、厂区宿舍文化里面那种浓浓的温情,和胡同文化、弄堂文化一起,构成了新中国小市民的温暖记忆。

  贾樟柯和白岩松,这俩人似乎八竿子打不着关系,不过《二十四城记》看上去却和《焦点访谈》有那么点沾亲带故。贾樟柯在《二十四城记》中从没露面,但片中被访谈者的倾诉全来自他的循循善诱,贾导似乎真的可以跟白岩松叫一下板了。

  关于贾樟柯为什么要在《二十四城记》中交替使用职业和非职业演员,贾樟柯自己的解释是:“对我来说,历史就是由事实和想象同时构筑的。”既然是同时构筑,那么即使是想象的部分也要做到历史的真实感。表演真实自然不用说了,最要命的是动不动长达八九分钟的长镜头。场景不变,机位不变,你就可劲儿说吧。要说得自然顺畅,气口不能断,情绪要有变化,表情要丰富,还要有准确的肢体语言配合,简直就是在折磨人。

  吕丽萍、陈冲、陈建斌、赵涛,那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演员了,什么时候见过他们有这种表演?那么,这几位“腕儿”到底是不是十足真金,对不对得起自己那份价码呢?《二十四城记》里见分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化休闲 00014 《二十四城记》:
三代女性
揭秘工业记忆
2009-3-6 48256F32002924A64825755F000D289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