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
大会主席团举行第一次会议
· 以开拓创新精神推进政协工作新发展
· “飞跃”浴火重生的样本意义
· 飞跃集团三启示
· 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
不断深化“平安浙江”建设
· 扎实开展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
· 看望委员 参加讨论 共商国是
· 鼓舞士气强信心
展示形象添光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3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飞跃”浴火重生的样本意义
新华社记者 胡作华
  如果不是政府出手及时,如果不是邱继宝个性顽强,如果不是同行相助有力……飞跃集团,这家久负盛名的民营企业,也许已成了“过眼烟云”。

  2008年3月,飞跃集团因资金链断裂引发财务危机,企业命悬一线。十个月后,飞跃集团最终实现重组主营业务,转“危”为“机”。飞跃集团财务危机是去年以来最早反映大型民企遭遇生存危机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其重组过程对于当前应对金融危机来说同样具有“样本”意义。

  差点“崩盘”

  浙江中小企业多,对于宏观环境变化的反应向来敏感。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的“狼来了”却是由一家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率先喊出来的。2008年3月底,我国缝纫机行业龙头企业、入选“中国十大世界影响力品牌”的飞跃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飞跃集团)自曝陷入财务危机。

  (下转第三版)

  “飞跃”浴火重生的样本意义

  (上接第一版)

  记者当时赶赴飞跃集团所在地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了解到的情况是,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美国次贷风波以及自身管理缺陷等因素影响,飞跃集团出现资金链断裂风险,不但登门讨债的“债主”络绎不绝,企业的银行账号、不动产也被法院冻结查封。台州市政府在一份报告中认为,“由于财务危机,飞跃集团自身已无法支撑,面临崩盘危险”。

  台州市经委主任张锐敏将飞跃集团财务危机的原因概括为三方面,一是宏观环境变动使其成本大大上升,二是近两年固定资产投资过快造成资产“固化”,三是企业股权单一导致决策风险过于集中,隐患早已埋下。

  当时,飞跃集团5000多名员工能否保住就业,飞跃集团身后的近千家配套厂商能否保住饭碗,为飞跃集团提供贷款担保的企业能否保住稳定,皆悬于一线。深陷窘境的飞跃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邱继宝直言:“那些日子,我是忍辱负重。”

  政府出手

  得知飞跃集团的处境后,浙江省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审时度势,果断出手,拯救“飞跃”。2008年4月初,椒江区和台州市在第一时间为飞跃集团注入9500万元财政借款,帮助企业维持正常生产;浙江省政府随后召集飞跃集团各家债权银行开会协调,使各家银行达成了“不压贷、不抽资、不起诉”的协议。

  “非常时期的危机应对,必须要有党委和政府的强力介入。”椒江区委书记王建平说,“飞跃事件”反映的并不是单个企业经营问题,而是国内外经济环境的综合体现。保飞跃集团不但是为保住“飞跃”这块来之不易的民族企业品牌,更是为保住飞跃集团的配套厂商、担保企业乃至区域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浙江省高院专门为飞跃集团推出了一项集中管辖制度。2008年7月,浙江省高院要求凡涉及以飞跃集团为被告的民事诉讼案件和执行案件统一由台州市中院受理、审理和执行,后者据此受理飞跃集团债务诉讼案件18件。随后几个月,椒江区和台州市中院与飞跃集团各位债权人进行了细致耐心的谈判,促使原被告达成了分期归还借款的债务处置办法,使法院得以依法解除冻结查封措施。

  终于,飞跃集团在危机的悬崖边缘被拉了回来。尽管2008年产能大幅萎缩,但当年飞跃集团依然实现进出口9123万美元,其中缝纫机出口4700万美元,出口额继续保持全行业领先。

  信心与信念

  在这场化解飞跃集团财务危机的决战中,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以及当地企业抱团互助的作用功不可没。张锐敏感慨地说,在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在债主骂声最多的时候,邱继宝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顽强地坚守,显示了一名诚信企业家的优良品性。

  当时曾有人劝邱继宝申请企业破产,把后续问题交给法院和政府,被他一口回绝。邱继宝舍不得自己辛辛苦苦创下的品牌,更不想让自己的员工失业下岗。在接受外界帮助的同时,飞跃集团依靠企业党组织,积极实行转产和处置变现名下资产,自始至终没有辞退一名员工。2008年飞跃集团克服自身困难,上缴税收1亿多元,在椒江区纳税大户中依然排名前十位。

  飞跃集团将缝纫机业务推出重组后,台州很多企业包括一些自身资金紧张的企业,都勇敢地站出来表示愿意出资出力。2009年1月13日,由当地7家企业共同发起的浙江新飞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飞跃)注册成立,大型民营企业星星集团入股31.65%,飞跃集团转为第二大股东,持股30.38%。新飞跃董事长由邱继宝兼任,总经理由董事会聘请业内资深人士出任,以推进股权社会化、经营专业化。

  “新飞跃”的股东中有2家也是缝纫机企业,上市公司中捷股份和浙江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大家有一致的利益基础,就应该有劲一起使。”中捷股份董事长李瑞元说,参股新飞跃可以让3家企业实现优势互补、避免重复投资与价格竞争,从而尽快把新公司做大做强,把“飞跃”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

  制胜“法宝”

  “新飞跃”成立一个多月来运行良好,目前接获的订单已经超过了去年同期飞跃集团的订单数。“今年的出口形势还是很严峻的。”邱继宝清醒地说,订单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去年飞跃集团产能不足、经销商库存下降来“补货”的。

  可以肯定的是,飞跃集团已实现转“危”为“机”。今后,飞跃集团将致力于发展再生资源、自动化控制系统等环保、高科技产业,其中再生资源产业1至2月份可以实现销售近2亿元。邱继宝对于股权的认识也有了更高的体会。他说,“一股独大”不科学,自己以前也不愿意出让股权,现在想明白了,只有规范的管理和科学的制衡,才能充分地释放企业的品牌价值。

  走出了自身危机的飞跃集团仍需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兰建平说,不管金融危机如何演化,化解飞跃集团财务危机的实践再一次说明,企业家的胸怀与远见,是当前应对危机的制胜“法宝”,重组整合、做大做强,是企业共克时艰的必由之路。

  “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尝遍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是过去30年浙商创业精神的写照。如今,民营企业要在金融危机中胜出,亟需发扬新的“四千精神”。对此,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概括为:千方百计提升品牌,千方百计保持市场,千方百计自主创新,千方百计改善管理,努力打造一流企业。

  (新华社杭州3月4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飞跃”浴火重生的样本意义 新华社记者 胡作华 2009-3-5 48256F32002924A64825756F00512874[A0-新华社记者≈B1-郑建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