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社会
3  4  
PDF 版
· 骑摩托的老表:
很想也这样
在家门口打工
· 家门口的朝九晚五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3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来自本报基层联系点的报道——
家门口的朝九晚五
——返乡民工本地就业调查
■本报记者 陈洪标 报道组 廖小兵 汪峻
  以前,每年元宵节一过,常山县就业管理服务局局长蒋建才就要带县里的企业到中西部去招工了,经过这几年的积累,局里和江西、云南、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县市建立了劳务基地。今年情况变了,外地不去了,因为6.9万多的外出农民,今年有许多选择了在家乡就业。

  蒋建才说,“现在,我们是组织县里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到乡镇去招回乡的农民工。他们有技术,又是本地人,在家门口上班,家里一家老小都能顾得到。”

  这种变化,是从去年10月外出务工的农民提前返乡之后,渐渐多起来的。

  这回过完年不再往外走了

  2月10日一早,我们从常山县城到球川镇红旗岗村。球川镇和红旗岗村,相信浙江日报的许多读者不陌生。这个位于浙西与江西省交界处的村镇,是我们的基层联系点。原来只有154户不到500人的红旗岗村,因为多了5个从芙蓉水库库区迁出的移民村,现在这一片被统称为红旗岗,有1200多户人家,4200多人中除了老人和小孩,基本上都出去打工。过去不是春节,我们到这里遇到的大都是老少。今年有些不同。

  我们来到村民姜新根的家里,他已去上班了。他妈妈告诉我们,前些年,自己这个老实巴交的儿子,一直在宁波打工,每年回来,带回来的钱也不是很多,最多一年是7000多块。去年企业不好了,没活干,儿子就提前回家来了。过年的时候,儿子还打算再出去找找工作的。正月初四,离家不远的浙江中贯轴承有限公司招技术工,没想到他去试了试,当场就被厂里要去了。看来,儿子这几年在外面也没白呆。

  在电话里,姜新根告诉我们,他觉得到外面也是靠技术吃饭,现在家门口有机会,也能赚这些钱,外面就用不着去。反正自己也是快三十岁的人了,城市里该见的一些世面也见了,现在想在家里找个对象,成家立业了。

  现在,这家企业新招的80多名员工中,大多是从外地打工返乡的当地农民。

  细细算账,农村务工经济上不吃亏

  在前旺村,正在忙得不可开交的村民徐红国告诉我们,“基本每天都要出货,下午还有30多张床垫要运到开化去。”

  徐红国以前在温州打工,工资也就1000多元,现在在家门口打工,平均月工资也有1500多元,上个月达2300元。

  他给我们简单地算了下账,其实,在外地打工,生活比较艰苦不说,钱也存不下多少,家里还照顾不到。现在,白天到厂里上班,厂里吃饭有伙食补助,基本不花自己的钱。每天下班后和节假日,还能帮家里干点地里的活,打工种田两不耽误。工资和在外打工差不多,但扣除交通、食宿等费用,在家门口上班的实际收入就多了。

  徐红国打工的这个地方,是村民张良君开办的一个弹簧床垫加工厂。

  今年40岁的张良君,也曾外出打过工、开过中巴车。2004年,他借助自家宽敞的三层安置房当厂房,在家里创业办加工厂。三年下来,不仅有了自己的商标和品牌,去年床垫销售量已突破1万张,今年准备建厂房,扩大规模。

  现在村里有10多名村民在帮张良君打工,平均每人月工资有1500多元,高一点的有2000多元。

  朝九晚五和城里人一样上班

  中午,我们到前旺村吴志生家里的时候,他老爸老妈在帮一位请来的泥水师傅铺地砖。说11:35志生肯定到家,等着他回来一起吃中饭。

  果然,吴志生准时到家了,一分钟也不差。他说从位于当地的浙江省第三监狱的工地到家里,刚好5分钟,他只要12点30分回去上班就可以了。

  41岁的吴志生和村里的乡亲一样,这几年,一直在外面打工。他是在一些工地上做木工,专门钉浇水泥的模板,一天50元,做一天算一天工钱。2004年从原来的芙蓉乡坞口村移民出来后,用打工攒的9万元,把两层半安置房造了起来,但四五年了没有钱装修。

  去年,他回到家里,一边装修,木工活自己做,一边到省第三监狱工地上打工,每天是80元,一年到头有活干,他的上下班时间是每天7点去,中午回家吃饭,中间是1个小时的时间,晚上5点下班。

  吴志生的妻子和他一样,也是早上7点骑车去3公里外的工厂上班,晚上5点下班。去年是在离家1公里的一家牛皮厂做包装工,700元一个月,7月份,没生意,投资的外地人就停掉不办了。回家休息了一个月,在隔壁的后龙村一家工艺品厂找到了一份活,计件的,一个月能赚800元。中饭是自己带米和菜,在厂里的食堂蒸饭的。正月初十,厂里就来叫她上班去了。

  吴志生说今年他们夫妻再干一年,房子就可以装修好了。接下来,他们就轻松了,在家门口打打工,每年有个二三万元的积余,唯一的目标就是培养初二的儿子把书读好。

  身有残疾的村民江新华,这些年一直在桐庐一家福利企业打工。今年,县工业园区里的常山威尔轴承有限公司招工,他在开发区和村里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工种,再也不用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了。他妻子也在开发区内的另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夫妻俩成了家门口的双职工,朝九晚五的上班一族。

  谈起此事,江新华显得十分兴奋,“双职工年收入2.8万元稳稳当当的,我们做梦也不会想到能有今天在家门口上班的生活。”

  厂车接送,一天要跑500公里

  和江新华一样,在常山县工业园区,有860名当地的农民在园区里的企业上班,每年就业收入1200多万元,占村民人均年收入的30%以上。

  常山明达纺织有限公司老总李明忠告诉我们,过去,本地的农民喜欢去外地打工,不喜欢在家门口上班,企业只能到外县去招工。现在,30多岁的那批返乡的农民观念变了,喜欢在家门口就业了,他们技术也有,不仅企业生产好管理,而且我们在当地办企业也很放心。

  为了让他们能享受到在外地打工的待遇,公司专门购置了中巴车,根据员工的居住情况,分205国道和320国道两个方向,实行每天上下班接送。

  “一天下来,我们的厂车要跑上500多公里,这比一些专门跑客运的中巴车还要多。有几次厂车维修,公司还安排几名有车的中层干部去接少数住的较远、交通不方便的职工上下班。”

  男耕女工,新的农村黄金搭配

  段家明是前旺村支书,以前和妻子在萧山开服装店,后来,因为儿子在老家读书没人管得了,就回家了。

  回家后,妻子和村里的妇女一样在家做来料加工,一天能挣20多元。可是,段家明自己却没事干。去年10月,他和段贤生、陈树坤等12户村民,通过县食用菌基地,开始栽培金针菇,三个月后,每家每户就赚了1万多,最多的赚了2万5。

  妻子在家做来料加工,丈夫在田里种金针菇,时间空了,也帮妻子一起做,成了前旺村返乡农民的另一种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今年春节一过,前旺村本来要出去打工的30多对夫妻,决定不出去了,要在家种金针菇和做来料加工。

  2005年起,朱国俊就在杭州一家私人的电器厂当操作员,那时很忙的,每天都要加班,每个月算上加班费有2500元收入。去年下半年开始,厂里很空了,班不用加了,连正常的上班时间都没什么活,工资突然只剩下了1000元。一起去的老婆在服装厂烧饭,800元一个月,换了三个服装厂,都是生意不好厂子关门了。

  春节里,他特地和村支书预定了今年种金针菇的菌种,要2万袋。到10月份,开种时,打电话给他,他回家来种。

  段家明说:“过去,我们山区群众有竹木、油茶、小水果一点收入,最主要靠外出打工,全村1300多人,外出打工的就有900多人。2005年,建芙蓉水库,从山里搬到红旗岗移民安置区,山上的那些收入没有了,四年过去了,到去年年底的统计,外出打工的人却比以前少了三分之二,只有381人。因为在家里做做来料加工,种种金针菇,就有不少收入了,比到外面打工好多了。”

  一条宽带让年轻人留下来

  今年25岁的毛维慧,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到外面去见世面,家里就她这么个女儿,也没什么负担,自己挣钱自己花。2007年觉得在外面玩够了,在朋友的介绍下,回到了老家一家生产马桶盖的三禾工艺品企业做仓库保管员。

  这家在一片荒草地里的工厂离家很近,骑10分钟就到了。工作时间也很正规,早上8点上班,中午回家吃饭,下午5点下班。这比起在杭州像打仗一样,加班起来连续作战的广告公司,已经很轻松了。但是,和厂里的许多年轻人一样,感觉缺了一点什么,让她心有不甘。

  没多久,厂里破天荒地拉了一条光缆进来,连装宽带的技术员都纳闷,这么偏僻的地方拉宽带干吗呢?

  这条光缆不是拿来谈生意用的,而是给员工上网用的。从办公室拉到员工的宿舍,加上有线电视,让年轻人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是这家企业老板最想做的事。

  网络改变生活。毛维慧更喜欢网络购物带给她的时尚世界。一下班,她就成了姐妹们网上购物的指导老师,这个前不着店后不着村的厂一下子活起来了,没有娱乐活动,上网成了大家交流的平台。

  连在杭州开服装店的姐妹,有时候都还要向她这个在偏僻的厂里上班,生活在农村的姑娘请教。

  边上的工厂开始一家家多起来了,招手即停的农村公交车也能开到厂门口了,想去县城也就15分钟,生活是越来越方便了。员工有了生气,企业也有了发展。

  外地人当久了,特别感到家乡有温情

  毛维慧说,乡里乡亲的,家乡工厂也有家乡工厂的温暖。由于定单直线下降,资金周转期延长。到了去年7月,她厂里的计件员工收入大幅下跌。公司马上向员工通报,实话实说,现在企业能扛到什么程度,影响到员工的生活,企业会采取什么措施。8月底,企业考虑到学校要开学了,如果家长拿不到工资,孩子就交不起学费。企业贴出通知,9月1日大家的工资还发不了,要9月20日才有。有子女要读书的员工可以先到办公室来借钱。结果,没有一个员工来借,他们自己克服了困难。

  到了10月,企业开始好转。260个员工,一个没走。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社会 00013 家门口的朝九晚五 ■本报记者 陈洪标 报道组 廖小兵 汪峻 2009-3-5 浙江日报000132009-03-0500013;浙江日报000132009-03-0500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