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走乡访镇、进村入户的调查,让我们了解到了我省农村家电消费的一些实情以及农民对家电下乡的真实想法,其中有些是意料之中的,但也有一些出人意料。所有这些都在提醒我们:农村市场是一个多元而复杂的消费市场,家电下乡也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要把家电下乡这件好事做得更好,必须把中央的政策精神和浙江农村的实际相结合,认真细致地为广大农民设计好家电下乡的每一个环节。
从这次调查看,符合全国多数农村消费水平的价格标准,不尽符合浙江农民的消费需求。浙江省去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9258元,比全国农村居民去年4761元的水平高出近一倍。要想让相对富裕的浙江农民愿意掏腰包,看来不但产品档次需要适当提高,品种范围也可在国家已有十类产品的基础上有所扩大:油烟机、燃气灶、电饭煲、浴霸、卫生洁具甚至农用车、农机具……有条件的地方都可以考虑采取地方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农民购买。浙江生产这些产品的厂家不少,这对他们也是一大利好。
在销售方式上,考虑到浙江多数农户购买家电属于更新换代的性质,不妨引进“以旧换新”的办法,既减轻了农民负担,又可防止废旧家电污染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对农用车、农机具等大宗生产资料类商品,还可以考虑实行“分期付款”。
除了产品适用、价格实惠外,在使用指导、故障维修等售后服务方面,浙江也能做出自身的特色来。现代家电买来不会用,用坏了镇上的修理部不会修……这些农民兄弟担心的问题,何不利用已覆盖浙江95%行政村的远程教育网络来帮助解决?
家电下乡,惠农惠企,利国利民。只有借中央政策的东风,从浙江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做好这项工作,才能真正拉动农村消费、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把好事办实、把好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