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浙江国土
3  4  
PDF 版
· 促进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 开化县国土局重视来信来访
· 天台国土执法监察人情味浓了
· 三门再次上调被征地农民养老金
· 临海全面开展农村宅基地“三统一”工作
· 宁波国土局受中央六部委通报表扬
· 帮助贫困农户增加收入
· 优化资源配置 节约集约用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2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优化资源配置 节约集约用地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镇海分局局长 徐继伦
  镇海区域总面积246平方公里,下辖2个镇、4个街道,62个行政村,户籍人口22.5万。2008年,镇海区实现区属生产总值180.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

  近年来,镇海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市委“六大联动、六大提升”战略,全力建设宁波中心城(区)北部商贸商务中心和浙东生产性港口物流中心,打造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加快了新城特别是核心区开发建设。

  区域范围小,经济发展快,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用地紧张成为摆在镇海人民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镇海国土分局在上级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不懈探索一条节地创新之路。

  盘存挖潜解难题

  近年来,镇海区开展了建设用地利用情况调查,逐宗清理全区范围内的征而未供、批而未用、多批少用的闲置土地,摸清了存量闲置土地的家底。采取多项措施,解决存量土地闲置问题。

  一是采取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征收闲置费、签订补充合同,直至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去年一年,全区处置了闲置土地15宗,面积404亩。

  二是镇(街道)、园区着力盘存挖潜。对多年闲置无力开发的地块,以项目置换方式进行盘活利用。如骆驼原机电工业区块,先后对飞腾电子、美国莎龙饰品有限公司、宁波斯迪尔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富邦、明欣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闲置的部分地块收回再利用。

  三是鼓励利用外资盘活存量资产。去年,我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意见》,对租赁区内闲置厂房的新批外商投资企业,资金按规定期限全额到位且投产的,按三个层次进行奖励。购买区内闲置厂房的新批外商投资企业,在办理房产和土地使用权过户时,凭主管部门证明,对其所需缴纳的契税,按50%征收。

  节约集约促利用

  目前,镇海正在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区内有宁波化工区、宁波市大学科技园、镇海经济开发区、宁波市(骆驼)城市工业功能区,各区块功能定位明确。

  为此,我局在加强土地资源保障的同时,针对区产业发展抓好土地节约集约。一是发挥土地利用规划的“龙头”导向机制,推进土地利用的“三集中”,即工业向开发区和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

  二是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在政策措施引导下,园区注重“选商引资”,企业注重“零增地技改”。去年,世界500强企业阿克苏·诺贝尔的螯合剂装置和乙烯胺两个生产项目落户我区澥浦镇,投资额度均约为7亿元,投资强度达到330万元/亩。原已驻扎在这里的金腾电器,为了提高土地投入产出率,放弃了6000多平方米土地,通过建设3层标准厂房、增加仓库库容、创新生产流程和物流、提高楼房地面承载量,去年该公司平均亩产达到460多万元,远远高于该行业平均水平。

  三是加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从严审查各类用地。建立健全工业投资项目会审机制、落户项目签约履约监管机制和项目工程竣工复核验收制度,并建立了相关的奖惩措施。健全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机制,推行建设项目用地的巡查、复核、验收制度,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

  创新机制保发展

  去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我区部分企业发展形势严峻。为此,我们开展了“干部进企业、服务促发展”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开创“履约保证金”制度。通过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到一些正在动工建设或即将动工的企业,遇上资金难题,而临时土地证一旦到期,就将失去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企业发展可能陷入困境。为帮助这些企业渡过难关,我局起草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业企业延期换证工作的若干意见》,即允许一些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延长临时土地证期限,签订补充协议,缴纳“履约保证金”。截至目前,已经为36家正在建造的企业办理了临时土地证延期手续,收取“履约保证金”707万元,帮助企业解决了融资抵押难题,获得各种融资近2.7亿元。

  二是针对全区较为普遍的工改商问题,为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制定了《关于扶持服务业发展的用地配套政策意见》,为规范和引导我区企业“退二进三”行为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三是鼓励企业节地挖潜。加大标准厂房项目用地供应,引导中小企业进标准厂房。目前,我区工业项目容积率平均在0.8以上,投资强度超过省规定水平。

  多措并举严监管

  要切实做好节约集约土地利用工作,就必须加大工作措施的力度,做到“约束要硬、激励要实、责任要明,监管要严”。

  一是切实加强宣传教育。我区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却持续增大,人地矛盾日益加剧。我们要正确处理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关系,形成集约用地的共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各类活动契机,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活动。要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评价考核体系,认真总结和推广节约集约用地的先进典型,并给予表彰奖励,为扎实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各行各业用地布局。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必须从规划抓起,要充分利用土地总体规划的刚性制约作用,统筹安排和指导各类专业规划用地,统筹安排和合理调整城乡建设用地数量和空间布局,严格用途控制。特别是今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要充分考虑在用地规模、空间布局、开发时序上相互衔接。

  三是切实抓好政策促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政策内容上要从约束和激励两个方面着力。要结合镇海实际,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政策措施,切实把国家和省、市政策落实好,并进一步深化、细化和创新土地政策,更有效地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做到既要坚持严格土地管理的方针,严把土地“闸门”,加强对土地使用行为的约束,更要激励和支持企业、开发区和园区等各类市场主体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自觉减少土地占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四是合理配置,发挥土地调控作用。我区全面推行了工业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在抓土地市场配置方面,在全市名列前茅。目前,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经过几年的运行,已经比较成熟,下一步要进一步完善。比如严格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程序,正确处理调控土地价格与规范房地产市场和支持发展服务业的关系,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有偿使用的范围。重点是要完善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制度。要完善工业用地出让合同,明确履约责任,探索有效的履约监管方式,切实发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对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促进作用。加强部门间项目管理的衔接和协调,既确保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的有效实施,又确保工业用地及时得到保障。严禁用地者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协议圈占土地,通过补办用地手续规避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五是切实抓好项目协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协调机制,形成上下配合、部门协调、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氛围,切实解决项目等土地、土地等项目和年度用地指标落实进展慢等问题。要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用地供应的动态监测机制,及时对建设项目用地供应相关问题进行政策协调,促进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落实,避免建设用地转而未供等现象的发生。

  六是切实抓好依法监管。要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用地的批后监管。健全土地出让全程信息公开制度。要按照依法公开、真实公正、注重实效、保密例外的原则,建立并完善推进土地出让信息公开的规范与制度,实现土地出让计划、出让过程、出让结果、利用状况以及土地出让收入的全过程信息公开,切实改变行政相对人在信息掌握上的不对称地位,为社会监督提供顺畅的信息渠道。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行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土地执法检查,依法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要将企业违法用地、闲置土地等信息纳入有关部门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金融机构对房地产项目超过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完成土地开发面积不足1/3或投资不足1/4的企业,应审慎贷款,从严控制展期贷款或滚动授信。

  节约集约用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要同心协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改革创新,就一定能够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和保障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 节约集约用地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镇海分局局长 徐继伦

  经济开发区的标准厂房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浙江国土 00013 优化资源配置 节约集约用地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镇海分局局长 徐继伦 2009-2-27 浙江日报000132009-02-2700019;浙江日报000132009-02-2700003;浙江日报000132009-02-2700020;浙江日报000132009-02-2700024;浙江日报000132009-02-2700025;浙江日报000132009-02-2700004;浙江日报000132009-02-27000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