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民间
3  4  
PDF 版
· “最牛清洁工”月入八千
· “实习计划”:芝麻,开门吧!
· 孝女一只手照料九旬双亲
· 儿媳上网为婆婆征婚
· 大学生携万斤橘开学
· 诸暨小伙子
在索马里海域护航
· 重庆胖妹杭州出名
· 上虞一农民
种粮成技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上虞一农民
种粮成技师

■通讯员 宋彦佩 报道组 王佳
  今年55岁的赵庆苗,在上虞市梁湖镇包地种田,虽然他种粮面积不过百来亩,但他把种粮看作是自己的事业,13年来,他吃住在田头,细心琢磨,种粮技术越来越精,亩产效益也越来越高,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能手。

  他的小技巧很多。比如,和一般农户秋收后享受空闲不同,赵庆苗总是在秋收后就开始翻耕田地。耕好地后就晾着,等春天季节一到,他就能马上播种。这么一个小技巧好处多了,一方面利用了冬闲田时自家的劳动力,就算雇人,也比农忙时好雇;另一方面,由于提早翻耕,让土地晒在太阳下,积蓄了热量,温度高了,谷物一播种,就能马上发芽,收割时间能比传统耕种的提早一个星期。

  赵庆苗回忆说,有一年4月初,正值春耕生产,几名帮他干活的村民,揭开他的保育秧准备移栽,谁知一个小时后,原来青翠的秧苗却一下子枯萎。秧苗可是种粮的根基,怎么办?赵庆苗不慌不忙,看过秧苗后赶紧叫人灌水。长期的育秧经验告诉他,这是因为秧苗不适应外面的温差环境,如果先灌水,就能使秧苗对低温有个适应过程。果然,灌水后秧苗揭膜,没有再发生类似的青枯死苗现象。这项栽培技术也在他周边的粮农中流传开来。他告诉说,这项技术其实还是在他参加生产队时,便与同伴一起摸索出来的,效果很好!

  如今,赵庆苗的许多栽培技术已被粮农们吸收效仿,同时他自己也获得农技师职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民间 00011 上虞一农民
种粮成技师
2009-2-26 48256F32002924A6482575600010B807[A5-王佳≈B1-臧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