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结束秋收的时节,绿丰生态有机肥厂总经理鲍英辉走在田埂上,看到稻田里烧得正旺的秸秆,又抬头望了望灰蒙蒙的天,禁不住皱了皱眉头。
过了几天,鲍英辉让村里的干部发布了一个消息:地里晒干的秸秆、瓜藤、柑橘废枝,老鲍一概1角钱/斤回收。
秸秆还能换钱,这可把老百姓都乐坏了,原本准备烧掉的废料全搬了来。老鲍也不含糊,来什么收什么,一口气收了20多万元,小山似地全堆在自己厂的空地上。
厂里的人看着都奇怪,这老板是干嘛呢,收堆废料干赔本的买卖。不过老鲍心里却明白得很:“我做有机肥,用来和粪便混合的料本来就要买,过去我到外地买专用米糠,每吨600块钱,如果改用这些秸秆的碎末混合,自己买台打碎机,成本每吨不到400元。”
老鲍还寻思着,用这些碎末开发种蘑菇、芦笋,自己搞个试验田先做个示范。“等我成功了,就引导别的农民都学我的经验,用碎末种蔬菜,用我配好的有机肥施肥。”
“一旦把农民的思路带进循环经济这个圈子里,他们的民间智慧往往会让你感到惊讶。”王剑侯告诉记者,随着循环产业链的逐步完善,现在许多原来没有参与的农民,也开始在这方面动起了致富脑筋,这是规划者当初没有料到的新气象。
记者到宁海的时候,老鲍的秸秆回收中心已经建得差不多了,马上就可以安装机器,年处理能力8万吨,总投资要650万元。因为这个项目弥补了秸秆回收利用的一个空白,宁波市为此配套了205万元的资金,县里又配套了120多万。
对于这种扶持政策,宁海县县长褚银良认为这是在为“生态农业”打下硬件基础。“一旦基础设施打造好了,农民就有动力和积极性,今后就会自觉参与进来。”
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就发现,还真有不少农民今年有新的动作。在新绿港柑橘合作社,记者遇见了合作社的理事长潘善兴,他正在为橘园铺设管道,与橘园一墙之隔,正是一个养猪场。
“今年柑橘卖得不好,主要还是品质没跟上。”对于去年的收成,潘善兴显然不是很满意,他认为当务之急是改进种橘的管理。“我去县里的农林局了解过了,听说之前衢州用沼液种柑橘效果很好,可以提高甜度。”
看到金龙浦合作社利用沼液效果好,潘善兴想到了自己隔壁的猪场。他在600多亩的柑橘园铺了滴灌管道,又专门向鲍英辉打听配方有机肥的事,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他准备用五年时间,用“有机水果”收回全部300万元的投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