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促就业,春风送暖入万家
· 胡锦涛会见希拉里·克林顿
· 建设防护林
苗农增收多
· 政策好 多种稻
· 享受阳光
· “嵊州店”开到阿里巴巴
· 论文书田野 成果留农家
· 多往基层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政策好 多种稻
“浙中粮仓”金华今年早稻种植面积预增两成
  本报讯 (记者 杨军雄 通讯员 厉宝仙)这两天,尽管春雨绵绵,但金华市婺城区白龙桥镇东周村的村民周卫祥却一点也没有闲着——老周去年种了20亩早稻,今年计划再多种180亩,正忙着准备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

  在素有“浙中粮仓”之称的金华,农民种粮信心普遍“回暖”。最近,金华市农业局对该市9个县(市、区)2010户农户抽样调查显示,今年计划种植早稻比上年增加1017亩,增幅为18.5%;连作晚稻比上年增加705.6亩,增幅17.46%。金华市农业局预测,今年全市早稻种植面积将增加5万多亩,增幅18%。

  调查还显示,当地粮食种植比例稳中有升;早稻和连作晚稻面积增加,单季稻面积减少;大户和合作社的种粮积极性高于普通农户,其中,大户今年计划早稻种植面积比上年增19.84%,连作晚稻面积增加22.82%。

  2008年,金华市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增3.8%。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不断出台,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金华市农业局张根进说,现在,从良种补贴到机插补助,再到统防统治;从农机补助到种粮直补,再到订单收购价,都在不断提高,农民种粮全过程都能够享受到政府的补助政策。

  白龙桥镇筱溪村有1600亩耕地。两三年前,村民还不太愿意种粮,到今年,全村种粮面积已达到1300亩。村民郑金标说,去年享受到的良种、机插、统防统治等各项补贴达到每亩210元,如果按每亩稻谷产量1000斤算,扣除人工等各项成本700元左右,还有400元左右利润。

  从调查结果来看,规模种植是粮食生产的发展方向。张根进说,各级政府出台了大户、合作社补助和奖励等政策,引导耕地向有能力的大户和合作社集中,提高粮食种植效益。另外,在资金、技术和农机等扶持政策上,也向大户和合作社倾斜,农业部门还专门派出技术专家与他们结对,提供各种帮助。

  “随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有些大户和合作社种粮已经实现‘零成本’。”婺城区农技站水稻专家余志秋说。婺城区蒋堂镇种粮大户陈建军算了一笔账,他种植的550亩早稻,今年将享受到种子补贴、大户补助、机插补助、示范方补助等各项补助共计每亩400多元,而农药、劳力、化肥等成本也是400元左右。他说:“赶上这样的好政策,今年我一定要多种早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政策好 多种稻 2009-2-22 48256F32002924A64825756200238DAB[A1-杨军雄≈A5- 厉宝仙≈B1-蒋卫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