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王以淼,男,资深环保人,从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26年。
未来畅想:多年前,我曾徒步穿梭于新西兰的独树火山遗址,遇见一对年老的夫妻相依而坐。两位老人手持笔记本电脑,头顶蓝天白云,脚边是潺潺而过的溪流,身旁是摇晃尾巴的小狗。繁华的现代城市中,竟隐匿着如此和谐宁静的角落,我心中满是憧憬和向往。
从此,一幅构图烙刻在我脑海里。它描绘的是经济发展、生活美好、自然和谐最完美的组合。我期待这样的完美有朝一日能在祖国大地上时时可见,更愿意为之付出我的努力。
从“绿色GDP”第一次进入我们的视野,到逐渐被认同,不能不说这是近年来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人们终于认识到,经济增长并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而是必须扣减资源耗减以及环境降级的成本。
理念付诸实践,或许不仅仅是30年的距离。“绿色GDP”的成长就像植物生根、发芽、抽枝、吐叶、开花、结果的过程,需要土壤、阳光、雨露以及叶绿素一样,离不开公众理念、制度创新、生态化改造和科技进步的协同作用。
穿过30年的时光隧道,我已经看到了,我们赖以憩息的钢筋水泥森林之中,处处折射出“绿色GDP”的“光合作用”,为令人陶醉的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润色着墨,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浓浓绿意。
当岁月的河流淌过30年,今日的环保理念一定就是明天公民环保自觉行为的准绳。对于寻常人家来说,使用绿色产品、食用有机食品是自觉的;走路、骑车尽可能选择乘坐公共交通是平常的;将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自然的;爱护动植物,享受大自然是必须的;餐厅剩食打包、节约资源能源更是自豪的……
当岁月的年轮碾过30年,那些不计环境成本的生产方式只是历史的痕迹。无论工业还是农业,都随着生态化改造,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这样的变革将为“绿色GDP”的日渐茁壮带来富润的雨露。
工业园区内不同企业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横向耦合”的链接:上游企业的下脚料成为下游企业的“食物”,一家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和废渣,将被另一家企业用作生产原料进行再生产。诸如此类的生态链,使整个工业区物流中没有废物,只有资源,各环节实现了充分的资源共享。对工业园区外部来说,是一个“纵向闭合”的箱体:里面有几个不同的主导产业的生产系统、热电联产系统、环境综合处理系统等。这些系统,分别有产品产出,彼此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相互衔接,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生态工业网络。如此一来,园区内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对外的污染排放减少到了最低水平。
环保科研技术大踏步地向前为“绿色GDP”的“光合作用”供奉了硕大的“叶绿素体”。例如:电,有一部分来自太阳能、风能;热,来自地热。这些清洁且可再生的能源,环保又廉价。固氮技术的重大突破,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化肥污染的问题;生物防治技术取代农药,农作物远离了病虫害的骚扰和农药的残留,化肥和农药不再成为我们餐桌上的安全隐患。 此外,科学家们从污水处理常用到的“噬X菌”得到启发,这项技术又被推广到垃圾处理,“噬泥菌”、“噬腐肉菌”……消灭了日常生活中的有害物质,垃圾焚烧和填埋技术的改进,避免二恶英和其他有毒物质的二次污染。
当身边的清洁能源、有机产品唾手可得,当大家不再顾虑会有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到处横行,当环保习惯与科学技术完美结合时,我们的生活也实现了污染“零排放”。每一个实体(可以是个人、城市、国家以及人类整体)每一天的单位产出最高、消耗最低,垃圾变成了资源。而这一切,就像魔术师不经意的一次表演,很简单,却妙不可言。
2039年的一天,我闲步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漫步浙江大学的校园,我欣喜地发现头顶的天是湛蓝的,身旁的河流是清亮的,脚底的草地是嫩绿的,小松鼠和小鸟们是自由自在的。此情此景带来的幸福感,顿时溢满胸怀。
(记者 吴妙丽 通讯员 黄渭 方蕴捷 整理)
“畅想新的30年”征文截至2009年3月31日。征文请寄杭州市体育场路178号浙江日报要闻编辑部,邮编310039,联系电话0571-85310881,传真0571-85159364;或发电子邮件至zjyw@z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