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钱塘周末
3  4  
PDF 版
· 每月茶座:沪上的一道 “文化盛宴”
· 亲近“国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每月茶座:沪上的一道 “文化盛宴”
■本报记者 文敏 文/摄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暨著名的文化月刊《书城》杂志,自2008年6月5日起,在上海新华路上一家西餐馆举办每月一次的“《书城》茶座”。 这个定于每月5日举办的活动,旨在搭建一个交流平台,连通读者、编辑部和文化界名人。每次茶座,参加者都把一个餐厅挤得满满当当。2月5日,记者参与了今年举行的第二期茶座。

  为人文杂志挣回“颜面”

  文化茶座的设想,是在著名人文月刊《书城》杂志复刊两周年时启动的。这个消息,在当时的文化界当然不算特别重大的“利好”消息,但是因为此前刚刚传出《诚品好读》和《译文》杂志的停刊消息,《书城》的举动也总归是给人文杂志挣回了些“颜面”。编委之一的陈子善是华东师大中文系博导,现代文学研究专家。他回忆说,中国知识界向来有这样的茶聚式传统,借此打通学科樊篱、扩大文化影响。比如徐志摩的新月社,林徽因的清谈客厅等。2008年6月5日的第一场《书城》茶座,更像是个聊天会,当时有王安忆、陈村、孙甘露、邓正来这些沪上的文化名人来到现场。

  近年来,人文阅读一直有一种危机论。在这样一个“快餐阅读”时代,人文杂志的生存空间的确是受到考验。原来广受读者欢迎的《书城》、《书屋》、《万象》等人文刊物,在“娱乐至死”精神的挤压下举步维艰,而《诚品好读》、《译文》在同一年里相继停刊,更是雪上加霜地再次打击了对人文杂志的某些信念。即便是如今推出“书城茶座”的《书城》,也是经历了停刊、复刊这样的反复考验。

  不否认人文本来就是小众的,人文杂志也注定不会卖得多么红火或者跨入时尚的前沿。但是,面对日益减少的市场空间,作为人文杂志,还是要用力挥挥手、努把力的。《书城》编委之一的彭伦对记者说,复刊两年的《书城》貌似已经盈利了,当然,不会是什么大利,可就是小利也不错。

  再回到开头说的“《书城》茶座”,举办者说以后打算办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学者、作家的主题发言,另一部分不想听的可以参与别处的聊天话题,就是三三两两去私下谈话也为主办者所嘉许。

  随意话题激起“头脑风暴”

  “《书城》茶座”的与会者并不固定,但基本上是当今国内著名的学者、作家、艺术家和记者等文化人。平时各自有自己的学问专业壁垒,但到了茶座上,大家在随意的气氛中把各自的学科背景融合在一起,反而生发出更丰富的想法。今年春节过后2月5日的茶座,是上海同济大学王鸿生教授主讲当代文学的情感模式。著名作家王安忆几乎是每月茶座必到的常客,她对王教授从学术概念出发的某些名词提出了自己从一个小说家角度的看法。坐在另一边的著名评论家吴亮,则从文艺批评的角度对王鸿生教授的观点提出了反诘。分散坐在各处的听众们纷纷靠近来,发表自己的意见,一时争得面红耳赤。

  话题由小说的故事性又提到了当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作品。王安忆认为,许多当代诺奖得主的作品并不好读,也不好看,因为故事性不好。文学作品说到底还是要通过虚构一个好故事来表达自己的主旨。但她特别推崇刚刚去世的2006年诺奖得主、英国戏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剧作。

  复旦大学出版社刚刚出版了吴中杰先生的《鲁迅传》。坊间各种各样的“鲁迅传”已是数不胜数,吴先生这书到底写得怎么样?座中几位搞鲁迅研究及出版的朋友都细读过此书。他们的意见是,不敢说理论上有多么重大的突破,但对于欲走近鲁迅的读者来说,却是一部最佳读物。其叙述颇有讲究,且详略得当,规模适中。又说到传记和回忆录的写法,说起《听杨绛谈往事》。在那书里,杨绛先生梳理了外界关于钱锺书和她的种种谬传,俨然隐含这样一种规约,以后旁人写钱杨,须以她披露的事况为准。陈子善不以为然,写传记怎么可以规定以什么为准?谁都可以根据可资参考的史料来写嘛。

  上海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的教授们是“《书城》茶座”上的常客。学院派毕竟是文化圈里挑大梁的。上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事物成了人家“理论体系”里面的小摆设,讨论什么作品都非要把它阐释得谁也听不懂为止。而在茶座上却很好,大家终于说着平常使用的普通话语。

  第一次茶座没有主题,大家进来自己找地方坐,自己找人聊。汶川大地震、希拉里和奥巴马、帕慕克沪杭之行的“耍大牌”、三国时代的女性、戏曲男旦、网络上的种种新闻趣闻……没有时间深究,蜻蜓点水也不错。有教授高声问有谁看到了引进版的《读者文摘》,有人告知那本杂志的中国名字叫《普知》,已出了五期。总之,看得出,大家都很开心;听得出,没有一句听不懂的话。也许是大家在正襟危坐的“研讨会”里泡得太久了,来这儿透透空气感觉都不错。

  令人高兴的是,一开始茶座的常客以文学界人士为主,但后来消息传开后,越来越多的非文学界学者也参与进来了。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教授,早年攻读物理学,整整读了10年,拿了博士学位后却对美国问题和国际关系发生了兴趣,竟拿这份兴趣当作自己的事业。邓正来教授是搞法理学的,上海同济大学陈家琪教授,横跨哲学、政治学两头,邓安庆教授是从事德国古典哲学和伦理学研究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陈映芳教授淹贯社会学和国际问题比较研究等。还有活跃于网络的自由撰稿人、独立书评家等,都成了茶座的常客。或许,正应了《书城》执行主编黄育海的一句话:“无主题的学术交流,多学科交叉的文化对谈,最能够激荡出自由探索的心灵和充满创新的意识。”

  新书与新杂志的发布场

  茶座由九久读书人文化公司和复旦大学出版社赞助,所以每一期茶座都会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就是两家出版公司赞助商为大家提供几十种新书,各人可随意挑选,免费拿取。王安忆喜欢阅读推理小说,听人介绍获得阿根廷行星文学奖的《牛津迷案》不错,便拿了这一本。听说有书可拿,都往那边挤去。等到孙甘露、吴亮出手,动静就大了。像《胡风家书》、王元化《人物·书话·纪事》、葛兆光《唐诗选注》和《汉字的魔方》、莫狄阿诺《暗店街 / 夜巡》、保罗·奥斯特《布鲁克林的荒唐事》、多丽丝·莱辛《特别的猫》、赛特菲尔德《第十三个故事》、内米洛夫斯基《法兰西组曲》、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等书都颇受青睐。

  著名评论家吴亮主编的《上海文化》杂志开张在即,评论圈里许多人对他嚷嚷已久的这本刊物寄予厚望。他一来就忙着找人组稿,一副现场办公模样。青年学者梁捷是哲学系博士毕业生,他在几堆人里穿梭往来,向朋友们赠送他参与主编的《读品》。茶座上,作者、译者带来新著互相赠书,也是一个余兴节目。陈子善带来了自己的新著《边缘识小》;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带来了数年心血新编的高中语文教材,还把正在试教这套教材的富阳中学高三班语文教师也带到了茶座上,和关心中学教育的朋友们谈起了对于教材改革的设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周末 00009 每月茶座:沪上的一道 “文化盛宴” ■本报记者 文敏 文/摄 2009-2-20 48256F32002924A64825755A001ABF1A[A1-文敏≈B1-杨新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