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孔子原来这么说
· 早春探梅
· 盛装渔溪村
· “鸟瞰”的感受
· 元·宵·谈·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盛装渔溪村
□陈 瑜
  春节时分,到处弥漫着节日的气氛。太阳缓缓地隐入四明山连绵的青嶂后面,暮色四合,周遭的田野泛着特有的喜庆芬芳。汽车越往山脚奔驰,暮色越浓,三三两两的村落笼罩在夜色中,显得神秘宁静。百年来,越剧几乎成为嵊州乡村的节日盛宴,是老百姓不可或缺的娱乐生活。如今,长袖善舞的渔溪村民又旖旎地甩出了另一张文化新名片。

  每每看见舞台上的佳人婀娜地甩起长长的水袖,就有一种飘然若仙的感觉,当下便对那些服装产生一种艳羡。听说黄泽镇渔溪村正盛产这样的服装,便赶紧奔赴看个究竟。400来户人家的渔溪村,开着10多家戏剧服装厂,可谓“家家点染,户户丹青”。我们在村口的香樟树下停了车,随着村支书走进离村口最近的作坊。作坊不大,是简易的队屋腾出来的,主要生产道具和帽、冠之类。正是下班时间,门口停着一辆装货的大卡车,屋里还有两三个人在整理物件。随后赶来的老板介绍,作坊也就10多个工人,都是乡里乡亲的,现在农忙季节每天只来五六个人。房间有点凌乱,到处都是胶水、油漆、刀、剪、马粪纸、绒布等,靠墙的一溜长案上都是珠翠玛瑙,刚发完一批货,箩筐里、桌上、木架上只剩下一些半成品的戏冠,从帝王将相的峨冠博带到平民布衣的青衣小帽,从花旦到老生,应有尽有。一个妇人正在串珠,另一个正在裁剪,旁边的男人正在拾掇箩筐。戏具的制作工艺很复杂,要制版、画样、雕刻、造型、上漆、贴箔、上包和上绒球。

  渔溪村是个美丽的古村落,村口一棵几人合围的樟木蓊蓊郁郁,撑起一伞华盖端立在碧空中。漫步村中,一条条卵石铺就的古巷,一堵堵卵石砌就的院墙,古雅别致,看见斑驳的木门搭着一把铁锁,路边条石上苔绿点点,一切显得如此古朴悠远,仿佛让人一下子跌落到一幅江南的木刻风景里。村子里显得宁静安谧,小巷中间或有卷着裤腿的老农荷锄走过,几座院落内有农妇三五成堆缝制着戏剧服装,这就是一个个家庭作坊了,工人们一边拉着家常,一边麻利地赶着手中的活儿。细长的丝线,斑斓的图案,一起编织着的还有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热望。

  渔溪村的戏剧服装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当时,乡民田舍旺开始独家制作和经营戏剧服饰,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嵊州曾有越剧团、绍剧团、京剧团等县办演出团体,还有众多的民间剧团。频繁的演出需要各类戏剧服饰的添置和更新,当时多数剧团都要专程赶到上海、杭州等地订购,十分不便。上世纪80年代古装戏复演,黄泽镇一带的民职剧团特别多,渔溪村的李伯汀、李梅庆等人看准文化市场对戏剧服饰的需求,在村里率先创办了第一家服装厂,李能昌跟随他们从业,也做起了戏剧服饰。后来,渐渐发展成为黄泽镇规模较大的戏具厂,专做戏剧服装、服饰、盔头、道具等,产品销往上海、杭州、武汉、香港等地。

  乡村多巧妇,古风犹存的渔溪村民把传统的针线女红做出了大名堂,渔溪村的戏剧服装被列入嵊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十个品种的服装琳琅满目,华美优雅,为各式戏剧演员提供了一个富足的大衣柜,也成了和“越剧之乡”的越剧文化相得益彰、珠联璧合一个新亮点。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1 盛装渔溪村 □陈 瑜 2009-2-20 48256F32002924A648257559001275ED[A1-章瑞华≈B1-章瑞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