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投资视点
3  4  
PDF 版
· 格力电器携手日本大金攻略全球
· 我省10个市县
建立区域性担保协会
· 指数基金吸引力骤增
· 华宝兴业三基金获双五星
· 四项信贷举措
鼎力支持林业龙头企业
· 湖州构建立体化中小企业培育体系
· 机构重点关注次新基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2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规划引导

  确保循环经济有序推进

  在《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有专门一个章节阐述了杭州市“十一五”期间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重点和任务,编制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始终被放在重要位置。同时杭州市作出了“十一五”重点专项规划——《杭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符合杭州实际、切实可行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重点领域、分阶段推进计划和实施保障措施。为了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领导,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杭州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2006年,杭州市率先设立了工业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用于支持工业循环经济领域项目补助。2008年,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从工业领域扩展到农业、第三产业,从企业层面扩展到园区、社区层面。重点用于扶持市循环经济“770”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项目的实施。

  积极探索

  实现循环经济科学发展

  以生态市建设为依托,探索区域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建设。《杭州生态市建设规划》于2004年通过并开始实施,这是在区域社会层面上指导杭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近年来,杭州生态市建设“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走新型产业化道路”,努力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建立起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体系。这一举措,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废弃物排放率,强化了环境综合整治,让杭州的市民真切地感受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以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为载体,探索工业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建设。杭州制定了《关于推进杭州市开发区(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开发区(工业园区)通过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进清洁生产,构建生态产业链等,力争成为基础设施完备,产业集聚发展,竞争优势突出,生态环境良好的产业集聚区。到2015年,所有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基本完成生态化建设与改造。杭州市首个能源与环境产业园目前已在建设中。产业园将从世界范围内引进最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生产企业,形成节能环保特色产业集群,从而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为杭州市循环经济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产业园项目首期总规划用地面积420亩(净地374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绿色建筑的样板工程。整个产业园区内部建筑,集成了国内外最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使整个产业园区的建筑在节地、节能、节水、环保技术应用方面充分体现了高科技含量。

  以清洁生产为抓手,探索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建设。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各企业对资源、能源的节约使用和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减少了污染,改善了环境,保护了生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目前,全市已有500余家企业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2008年关停小锅炉122台,按等价值计算可减少182295吨标煤。同时,不断降低服务行业能源消耗水平,企业年平均综合节能率达到3%以上。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全力推进市区及各县(市)截污纳管工程建设和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进度,新增截污量达20万吨/日。

  以生态农业建设为途径,探索农村层面的循环经济建设。根据《杭州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实施办法》,确立了10个市级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基地的建设;积极推广规模化养殖和“猪-沼气-作物”等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如,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蓝天生态农业园,该园经过四年的探索,形成了“猪粪-蚯蚓-甲鱼”、“猪粪-饲草-湖羊”、“猪粪、羊粪-水稻、梨、茶”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四年总投资达4380万元,年创农业产值4680万元,利税近800万元,成为杭州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明确目标

  加快建设杭州生活品质之城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做好循环经济工作,对于杭州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杭州市发改委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促投资、扩内需、保增长”为契机,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地贯彻“环境立市”战略,以推进“770重点工程、园区生态化改造、节能减排工程、生态农业建设、资源节约利用、能源安全保障、生态市建设”等项目为重点,形成“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公众自觉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运行机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打造“低碳、绿色杭州”。力争到2010年,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考核体系。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科学技术、初步形成具有循环经济特色的经济体系和经济增长方式。到2020年全面建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循环型城市。

  □ 徐东敏 郭玉虎

  发展循环经济 打造低碳城市

  杭州市发改委积极推进生活品质之城建设

  杭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古城和历史文化名城。但是,杭州经济“两头在外”,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要素供给短缺,环境容量超限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在省循环经济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下,杭州市发改委紧紧围绕“环境立市”战略和打造“低碳、绿色杭州”,不断加强园区生态化改造、推进节能减排、发展生态农业、开发利用新能源、倡导资源节约、鼓励科技创新、推进生态市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走出了一条具有杭州特色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子,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使杭州在浙江继续发挥领跑、带动、示范作用。

  ·资 讯·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投资视点 00011 2009-2-19 浙江日报000112009-02-1900028;浙江日报000112009-02-1900029;浙江日报000112009-02-1900030;浙江日报000112009-02-1900031;浙江日报000112009-02-1900032;浙江日报000112009-02-1900033;浙江日报000112009-02-190003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