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北京拟购买社会工作者岗位
保障大学生就业
· “爱心鸟”叫来志愿者
· “身上揣个职介所”
· 饭店处置泔水要建台账
· 香港人口
超过700万
· “说”出残疾人的心声
· 取消“群租”,你会接受吗
· 我国城镇人口已超六亿
· 留个心眼,没准身边有“宝贝”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说”出残疾人的心声
——记我省首位聋哑人社区工作者刘小鹰

本报记者 汪成明 通讯员 闫拥洲 林凌
  2月12日早上,刘小鹰来到杭州潮鸣苑30幢的聋哑老人周春海家里来“串门”,两人用手语热烈地“说”着,不时露出会心的微笑。

  到社区有听障问题的居民家去串门,与聋哑人用手语交流,作为我省首位残疾人社工、杭州下城区潮鸣街道知足弄巷社区助残联络员刘小鹰,上任3个月来“说”出了不少社区残疾人的心声。年近40岁的聋哑人刘小鹰用笔对记者“说”:“我做梦也想不到,聋哑人也能管社区‘婆婆妈妈’的事。”

  初中毕业的刘小鹰过去就是一位社区工作的热心人。负责社区残疾人工作的社工金燕燕对她印象很深刻。过去一旦遇到聋哑人来社区求助,由于不懂手语,社区常常向刘小鹰求援,十分需要一名有文化、懂手语的专业社工。

  刘小鹰的任务就是一周两次走访辖区内的聋哑人家庭,并把了解到的情况及时向社区反映。“小鹰当社工,整个街道聋哑人都受益。”分管残疾人工作的金伟伟对此深有感触。年前由刘小鹰牵头,全街道200多名聋哑人全部被邀到知足弄巷社区“做客”,一次聋哑人的“山寨春晚”办得有声有色,让街道聋哑人集体过了一个快乐新年。

  如今,附近辖区残疾人都知道知足弄有位聋哑人社工,每天有很多聋哑朋友慕名来找小鹰聊一些事,还有远在外地的聋哑人专程赶来向她反映情况。刘小鹰告诉记者,整个潮鸣街道有近百名听力残疾人,但其中只有40多人识字。她计划在社区残疾人康复活动室开办一期文化“扫盲班”,教他们识字,方便交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7 “说”出残疾人的心声 本报记者 汪成明 通讯员 闫拥洲 林凌 2009-2-17 48256F32002924A64825755B002C2910[A1-yan拥洲实习≈A1-汪成明≈A5-林凌≈B1-郭晓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