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2月16日讯 (记者 汪成明 通讯员 闫拥洲) 去年12月,民政部门为落户杭州市上城区的中国社区建设史料展示中心向全国发出“征集令”,有奖征集“镇馆之宝”(详见本报2008年12月11日7版),过去3个多月了,响应者并不多,收集到的社区史料除集中来源于上城区外,目前尚没有收到省内其他城市和省外的一件藏品。
史料中心的工作人员说:“一切有关印证社区发展的物品、影像资料,均是社区史料馆征集的范畴。但‘征集令’发出后,却很少有人主动送货上门。已经收集到的200余件史料中,符合史料标准的不到一半。”
年过六旬的刘桂良是个例外,他是目前史料征集工作中最大的贡献者,在本报看到相关消息后,他把1952年在上海新城区老马德里居民委员会参加扫盲班时的期终成绩单,专程送达史料工作“鉴定”。这张发黄的成绩单目前已被史料中心的工作人员精心珍藏,并核发了08006号收藏编号。在这张泛黄的纸上,记录着当时他参加扫盲班时的国语、基础、常识与抄写的四项期中与期末成绩,教师配发的“人大顽皮、爱多说话、希多管教”的评语,读后令人忍俊不禁。老刘后来又送来了上世纪70年代社区居委会核发的居民购货证、粮票、酒票、水产票、甚至还有孕妇专用票和灭鼠对奖券等一系列珍藏品。
很少有人能像刘桂良那样,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工作人员先后走访了上城区10余位九旬以上高龄健在的原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他们回忆起往事仍历历在目,但家中却很难找到相关的物证。
从事征集工作的马丽华认为,除了公众对社区史料征集意义的认识不足外,更重要的是,不少人没有意识到身边物品的史料价值。
据悉,征集中心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史料中心计划通过多种途径向全体杭州市民发一封公开信,省民政厅近期将具体部署史料的征集工作,民政部也计划召开各省民政厅处长会议,提高各地史料征集的工作力度,确保今年10月开馆前,相关史料征集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