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一半学生上课背对老师
· 气温回升
降水渐增
· 松阳高腔 边学边唱
· “两岸故宫”终于面对面
· 个性化书店前景看好
· “画说”宁波历史
读来妙趣横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隔海相望60年 今朝携手相拥
“两岸故宫”终于面对面
  本报综合新华社、东方早报消息 相隔60年后,“两岸故宫”终于走到了一起。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14日率团来到北京,就台北“故宫博物院”10月举行的“雍正大展”向北京故宫博物院借相关藏品。这是1949年以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到大陆的首次正式访问。

  雍正在中国历史中极具传奇性,稗官野史也多以雍正为创作题材。台北“故宫”计划在今年10月,从雍正其人、其政绩、艺术品味、信仰及臣属关系等五大子题切入“雍正大展”。为筹备此展,台北“故宫”倾全力动员了书画、器物及图书文献三大处,目前已列出180件文物的清单,其中含97件器物、28件书画及55件朱批奏折等文献。

  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表示,她打算向北京故宫博物院借29件雍正时期的艺术品,主要是台北“故宫”欠缺的雍正画像、后妃像、雍正行乐图、雍正读书图等,以及他珍爱的“为君难”等闲章。

  在漫长60年中,北京故宫的文物曾多次在台湾多个地方展览,“两岸故宫”的研究人员也经常在学术活动中见面、交流,但“两岸故宫”正式的面对面交流合作,这是第一次。

  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明珠透露,目前“两岸故宫”已提出多项合作设想,如台北“故宫”希望北京故宫参加明年举行的南宋展,并希望2011年两岸能举行一个联展;而北京则提出合作举行元代大展、《三希堂法帖》展、《清明上河图》展等,让失散多年的三希堂法帖等珍贵文物能再次相聚。

  据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介绍,有关“两岸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渊源和各自的收藏情况与特点,很多人有些误解。比如有人居然说北京故宫是“有宫无宝”,台北“故宫”是“有宝无宫”;台湾学者李敖以前未来过大陆,认为北京故宫“有皮无瓤”,2005年他参观了北京故宫,了解了收藏情况后为他以前说过的话表示“忏悔”。

  郑欣淼说,台北“故宫”现在的藏品是65万件,北京故宫对外宣布是150万件,这还不是最后的数字。以古书画来说,台北“故宫”有9400多件,尤以两宋书画收藏丰富著称。台北“故宫”的山水画很有影响,宋元帝后和一些历史名人的肖像画颇具特色,其书法亮点是一批唐人摹晋的书迹及唐宋文臣的真迹。

  北京故宫书画有14万件,早期藏品引人注目,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列女图》(均为宋摹本)和传为隋展子虔的《游春图》,分别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名家人物画和山水画作品,为画史探源的珍贵资料;西晋陆机《平复帖》是现存最早的名家法书,王羲之《兰亭序》三种最佳唐摹本皆在北京故宫,王珣《伯远帖》是王氏家族唯一的传世真迹。

  台北“故宫”是个新建的博物馆,它的建筑设施是为展陈服务的;北京故宫是宫殿、是古建筑,好多人看过故宫,印象最深的还是皇宫的宫殿建筑。因为北京故宫从没有完全对外公布过藏品的具体目录,有这样那样的说法是不奇怪的。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表示,“两岸故宫”的文物藏品来源一样,而且互补性很强,“有的东西,譬如一套书,他们有一部分,我们也有一部分,藏品有这么一个历史渊源,事实上来往是割不断的。我们一直期待‘两岸故宫’合作办展览,台北的能过来,我们的能过去。一些法律问题和具体问题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两岸故宫”终于面对面 2009-2-17 48256F32002924A64825755F003CCA9B[A1-冯颖平≈B1-吴德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