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对接杭州,海宁的再造计划
· 占海宁1/4的土地
培育连接杭州都市圈的特殊区域
· 从“零距离”到“负距离”
杭州情结融入百姓生活
· 杭城高校落户长安
用资金换人才实现软对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从“零距离”到“负距离”
杭州情结融入百姓生活

  去年10月起,一条突破行政区域的城际公交——海宁市长安镇至杭州九堡客运中心的公交线路K686路正式开通。

  K686路公交线,全程35公里,途经29个站点,每天早晨6时20分发车,有16个班次往返于海宁与杭州之间,车费仅6元。

  这条年前开通的公交线路,在今年春节给前往海宁皮革城的杭州人带来了很多方便,不可否认,这将又是一条汇聚人气的城际线路。

  从交通、购物,到学校直至医疗保险,海宁正在通过与杭州的全方位合作,实现百姓生活中无形的对接。而在诸多对接政策的背后,杭州和海宁的百姓正在以他们“交叉式”的生活方式,打破原来的工作生活圈,渐渐找到了在两地做“同城人”的全新感觉。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细节:一到晚上,海宁西部邻近余杭的海宁人都喜欢到临平镇去消费。有人曾经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临平镇上的饭店每天至少有200桌是海宁人消费的,占到了全镇饭店消费总额的三分之一。一年下来,海宁人在临平的消费上亿元。

  往杭州跑得多了,海宁西部不少老百姓干脆将车牌也做成了杭州牌照,“反正到杭州上牌也方便,每天都要到杭州,算算还能少交许多进城费。”

  算起来,海宁人的杭州情结,最早显现于2002年。这一年的12月,海宁将与杭州下沙相邻的3000亩土地的使用权,以每亩6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杭州市政府。根据协议,今后这3000亩土地上除了企业税收仍旧归海宁外,由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招商和开发,当时在全国率先开辟了一条跨区域合作开发的新途径。

  随着土地使用权的转让,自来水、天然气、通信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也全部打上了“杭州”的标签。难怪有人开玩笑说,这块出让的土地,让海宁与杭州的距离由原来的“零距离”变成了“负距离”。

  如今,从杭州下沙大学城一直往东走,一路上宽敞的马路、漂亮的景观灯和绿化带,不知不觉间你就从杭州到了海宁界。与官方的众多对接政策相比,民间那些超越政策界限的对接,显得更加自然。

  在海宁的星星港湾小区,你完全可以找到做杭州人的感觉。这里的居民用的是来自杭州的自来水,烧的是来自杭州的天然气,甚至已有400多户家庭用上了杭州区号的电话,不管打杭州还是海宁的电话,收的都是市话费,而这里的房价却只有相邻的下沙地块的60%。难怪,这个小区吸引的近80%住户,都是杭州人。

  海宁政府所营造的“同城效应”,正在悄悄让海宁和杭州百姓的心实现“无缝”对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从“零距离”到“负距离”
杭州情结融入百姓生活
2009-2-17 浙江日报000102009-02-1700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