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用人单位最看重啥?
· 从普通岗位做起,当工人也不错
· “岗位超市”让11万人达成就业意向
· 我是这样找到工作的
· “三代”农民工的求职期盼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三代”农民工的求职期盼
本报记者 阮蓓茜 袁艳 通讯员 刘渊慧
  今天,“全省农民工就业服务大型联动专场招聘会”杭州主会场上,前来求职的农民工涵盖了各个年龄段,不同的人生经历令他们的择业标准各有侧重——

  “60后”:

  最好有适当的福利

  “累点我不怕,但是企业的劳动强度不要太大,最好还有适当的福利,还希望企业能在业余时间给我们提供一些必要的娱乐设施,比如球馆、网吧、休闲室等。让我们在工作的同时又能适当减轻压力,也算是劳逸结合。”

  40岁的安徽人汪厚银在杭州工作两年多,从最初从事销售工作,到后来自己创业开店当小老板,如今重新定位找工作,自信和稳重的他有着自己的职业规划。

  “如果在杭州找到一份月薪2000元的工作,企业又能提供餐费补贴或者子女教育费用,那么我会留在这里。”43岁的福建人林鸿耀说。

  “70后”:

  好企业,应该有家的感觉

  “目前主要是先找份工作稳定下来。”有9年救援车驾驶经验的安徽籍农民工胡本翱特别希望,政府部门多开辟一些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的渠道,及时解答他们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如果可以,建议政府多监督企业,不要让有些企业打着金融危机的名号而削减我们的工资。”胡本翱说,“愿企业能实施人性化管理,组织员工进行各种专业培训,节假日能多举办些活动,让员工感到企业对他们的重视与关爱。一句话,好的企业,要让我们有家的感觉。”

  “80后”:

  初涉职场,急需积累经验

  初涉职场的“80后”更多的不是担心工资的高低,而是跨入企业的门槛的难易以及岗位的发展前景。

  “我对工资要求并不高,但是希望企业有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学习环境,最好是多提供一些技能培训的机会,让我们这些年轻人能有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和上升平台。”21岁的河南人罗辉一大早就来到了招聘会场,在好几家招聘单位前填写了就业意向表。

  “我刚从技校厨师专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过高的期望不现实,但我希望积累实践经验,以便今后能有良好发展。”罗辉说。

  (本报杭州2月15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7 “三代”农民工的求职期盼 本报记者 阮蓓茜 袁艳 通讯员 刘渊慧 2009-2-16 48256F32002924A64825755E004B7B2A[A1-阮蓓茜≈B1-郭晓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