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医学创新有了“浙江自信”
· 给老鼠戴眼镜,
探究近视发病之谜
· 个性化治疗,让肾移植病人花钱少活得长
· 注入“种子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研究有突破
· 确立诊断标准,让健康人免受肠镜检查之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确立诊断标准,让健康人免受肠镜检查之苦
  在大肠癌筛检中做过肠镜检查的人,一定会难以忘怀其中的痛苦。这也是许多人拒绝进行肠镜检查,甚至错过最佳诊疗时机的重要原因。更严重的是,按照原有的筛检条件,许多原本不患大肠癌的健康人,也要经受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考验。

  如今,在我省科研人员的努力下,这将不再是问题。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郑树教授主持完成的“恶性肿瘤的血清蛋白质质谱诊断标准的建立及其应用”项目,可大大缩小大肠癌筛检肠镜检查人群,提高筛检准确率。该项目近日被授予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目前,大肠癌是我国第5位主要恶性肿瘤,全国每天约有271人死于大肠癌。在大城市, 大肠癌发病率高居男性第3位、女性第2位。而早期大肠癌患者多能治愈,因此早发现、早诊断至关重要。

  常规大肠癌筛检方案是针对40岁至74岁人群,通过大便隐血测试筛查到高危人群,再做肠镜检查。按照原有的筛检条件,100人中需要做肠镜的高危人群有35至40人,其中发现大肠癌早期病变、早期癌和癌的患者近10人。

  致力于大肠癌防治研究30多年的郑教授深知,能及早确认10个患者确实不易,但反过来讲,这也意味着还有四分之三的健康人接受了不必要的检查,白白经受肠镜之苦。

  能否通过更加简单的血液检查,在高危人群中筛检出真正需要实施肠镜的高高危人群呢?2000年,郑树教授决定对此开展研究。

  在研究中她了解到,美国研究人员最早发现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早期甄别卵巢癌,但因为这项高尖技术非常灵敏、不稳定、数据量大、分析复杂而无法进行临床应用 ,相关研究也几乎徘徊在原有水平。这是否意味着在我国研究应用该项技术同样“此路不通”?

  郑树教授在认真剖析国外研究不成功的原因,仔细审视自身条件后发现,团队中多数科研人员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背景,如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可解决数据分析问题;同时,对诊断建立严格的标准,也让重复试验推广应用成为可能。

  之后,他们信心十足地开展了运用血清蛋白质质谱技术筛检大肠癌的基础理论研究,自主开发了数据分析系统软件,而且建立起稳定高效的标准化方案,终于实现了世界领先水平的大跨越。该项目已取得软件著作权1项、发明专利2项、发表SCI论文6篇,被他人引用次数达63次,EI论文1篇。

  应用这一新技术,郑树等人已经为上万人进行了大肠癌临床筛查,将高高危人群范围缩小到13%至15%,使更多健康人免受肠镜之苦和缩减费用,筛查准确率提高到85%以上。该技术还可推广应用于乳腺癌、脑胶质瘤、甲状腺肿瘤、胃癌、食道癌、肺癌和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 ,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这条路能够走得通,正是因为我们基于国情组织科学研究,采用逆向思维攻艰克难,应用先进的医疗科技成果服务人民健康。”郑教授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确立诊断标准,让健康人免受肠镜检查之苦 2009-2-16 浙江日报000102009-02-1600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