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三月杭州,话剧很有看头
· 全世界各种语言中
“妈妈”发音都相同
· “剪纸书房”
讲述民间至美
· 梅开人笑春好
· “秘鲁少女”抱金熊 “梅兰芳”一无所获
· 众大腕零片酬出演
· “鹿林”彗星逼近地球
· 还记得小学课本上的“猪笼草”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全世界各种语言中
“妈妈”发音都相同

  本报讯 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 在人类6000多种口语中,有许多发音相近、意义类似的名词,特别是像“妈妈”“爸爸”这类指代亲属的词。一些语言学家推测,这些词汇从古人类语言开始形成并传承至今,至少已经被说了5万年。

  法国语言学和史前人类学研究联合会的科学家对“爸爸”一词进行了考察。他们发现,在人类的14个主要语系中,基本上都存在这个词,而在71%的被研究的语言中,“爸爸”一词的意思都是父亲或者是父亲一方的男性亲属。科学家认为,对于“爸爸”在各种语言中的统一性可能只有一个解释:即“爸爸”是人类祖先最先会说的一个词。

  当婴儿的两只眼睛的视线逐渐形成了焦点能看清东西,并且视线的接触范围也开始逐渐扩大时,就开始了对环境的认识过程。婴儿首先就是感知温饱的来源——“妈妈”。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各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甚远,但例外的是,对“妈妈”的发音是极其惊人地一致,这主要是由婴儿发音的特点和对温饱的基本本能需要的一致性造成的,“妈妈”是最简单的发音,是婴儿张嘴吐气的自然结果,第二个最简单的发音就是“爸爸”。

  此时,“妈妈”的含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妈妈”,而是乳汁和温暖的象征。随着婴儿对环境的识别能力的加强,这些基本的本能需要逐渐和特定的环境、对象结合在一起了。随着发音器官的发育,婴儿有一天一张嘴,无意中发出一个最简单的“ma”音,一般最先听到这个声音的总是担任哺育任务的母亲,母亲就会主观地认为这是孩子在叫自己,于是就作出一些惊喜的反应。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 00005 全世界各种语言中
“妈妈”发音都相同
2009-2-16 48256F32002924A64825755E003D3357[A1-冯颖平≈B1-吴德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