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经济不景气,书价持续上涨,传统图书市场不断萎缩的压力下,全球最大的出版集团兰登书屋正在试验一种新的图书营销计划:把书拆成单章来卖。当然这要通过数字化来实现。
已推出的图书包括畅销书《持之以恒:为什么有些想法永不褪色》。在购书页面上,每一章节的简短介绍后面,都有一个“购买”的小按钮,单章标价2.99美元,原书精装版的标价是24.95美元。
图书领域出现的这种新的营销模式,当然是受到了在另一个媒体上已经发生的天翻地覆的革命的影响,那就是苹果公司的IPOD播放器和ITUNE网络音乐商店对传统CD的扫荡。2007年,美国CD、磁带和密纹唱片的销售比上一年下降15%,但同期的数字音乐下载业务暴涨45%。而ITUNE最主要的音乐销售单位,从一开始就不是传统的整张CD,而是单曲。
说图书正在努力跟上音乐的脚步,恐怕也并不尽然。毕竟活字印刷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音乐发行问世总共不过百年。就说这个按章拆卖吧,其实也不是什么新把戏。早在16世纪,英国就出现了所谓的“小书”(chapbook,董桥译为小本故事书)。小书是面向普通老百姓推出的,页码从8到24不等,定价2到6个便士,而当时一个英国农民的一天的收入约为12便士。
全部20章都出版以后,狄更斯有一个后续方案,那就是以一定的折扣,从读者那里把前面卖给他们的每一章都收回,然后装订成平装版的整书再卖给他们。今天的平装书这个概念,就是狄更斯发明的。这还没完,对于那些忠实的粉丝,狄更斯还有一个回报的方案,那就是过两年把平装书也赎回,装订一个精装的封面,再卖回给这些冤大头。
狄更斯是那个时代最大的畅销书作家,一生靠他的作品赚了6500万美元。他的作品在伦敦和美国各大城市同步发行。《老古玩店》的最后一章随英国邮轮来到巴尔第摩的那一天,无数“狄粉”蜂拥到码头翘首等候,在拥挤推搡之中,有数人不幸落水淹死。
按章拆卖这种模式,在我国出版史上也早就屡见不鲜。我清晰地记得,1986年,我到南京燕子矶旅游,在地摊上看到金庸的《笑傲江湖》被拆成20本零售,每本标价2元。当时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收入也不过40元左右,如果谁贸然花一个月工资的二十分之一买了其中的第一本尝尝味道的话,估计他整个月的工资就不保了。
即使是在今天,小说连载依然是一种常见的出版手段。但是在欧美,除了《滚石》等极少数杂志以外,连载小说这种现象已经很难见到。这其中折射的中外文化的变迁和差异是值得我们思索的。
不过,中国的出版业目前更热衷的不是零敲碎打,而是批发式的一揽子搭卖:套装,盒装,纪念版,礼品装。既然看书的人越来越少,反正书卖出去也不是给人读的,而是给人摆的,那就在体积、包装和气派上多下功夫吧。当然我也常常见到另一种基于完全相反理由的集成式图书销售,那是在夜幕下的街头和小巷,在小贩随时准备拉走的黄鱼车上。在那里你会看到多卷本的《鬼吹灯》、《诛仙》、《昆仑》、《鲁迅作品集》被奇妙地压缩成单本,成为来历不明的极厚的超级大书。
但是数字化的媒体仿佛是为连载零卖而生,在这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起点网随之探索出一条更为有效的连载模式,那就是免费阅读。读者几乎可以免费读到所有作品的所有内容,除了最新的章节!事实上,你要想读最新的章节,代价也非常小。1元钱可以在起点网购买100点,而这100点足够你读很久。不要小看这1元钱的蝇头小利,起点网的用户号称3000万,足够把微利放大成暴利。
斯蒂芬·金谈到他对连载小说这种古老出版形式重新产生兴趣,并非出于商业上的动机,而是看到这为阅读提供了更有弹性的空间。这有点像电视剧播放的情形。美剧是分集播放的,通常每周一集,在等待下一集的间歇中,观众会热烈地讨论这一集的剧情,人物的命运,还有未来剧情的走势。这是一个许多议题持续反馈和发酵的空间,而网络新媒体恰恰为这种观众的主体性和交互性提供了巨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