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资讯
3  4  
PDF 版
· 深化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
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 构建科技强市 创新驱动发展
· 彰显科技工作特色,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 做好“八字”文章 创建省科技强县
· 深化科技强区建设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建设科技强区 推进自主创新
· 打造科技强市
建设长三角地区最具竞争力城市
· 创建省级科技强市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象山县
做好“八字”文章 创建省科技强县
  象山县素有“海山仙子国”和“天然氧吧”之美誉。全县上下大力弘扬实践“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象山精神,牢固确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推动力、人才是第一带动力”的理念,着重做好科技工作“引导、推动、服务、保障”八字文章,切实增强科技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快推进象山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引导加大投入,增强自主创新动力。立足产业特色,制订和实施现代农业、建筑业、针织产业、船舶制造业及金融支持等专项政策,2008年实施兑现科技奖励和扶持资金7000余万元,提高企业科技投入积极性,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先后与浙江大学、东华大学等15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引进科技合作项目286项,合作经费达到3亿余元。

  推动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以象山经济开发区和产业区为依托,打造针织服装、水产品加工、汽配、模具、输配电等五大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传统优势产业、临港装备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三大产业群。以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型为重点,积极建立技术中介服务机制,实现企业向数字科技、软件开发、光纤光缆等高新技术行业转型。

  服务创业创新,增强科技孵化能力。按照“研发在宁波、生产在象山”的思路,在宁波高新区购置24000平方米的研发用房,率先在全市建成县级科技研发平台,建立近5000平方米的科技孵化中心,先后孵化中小科技企业34家。

  保障农业发展,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技推广组织,与浙江大学开展合作共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验示范点”,形成了以柑橘、梭子蟹等“7+1”农业龙头产业。农业总产值居全省第二,水产品总量居全省第一,先后被列首批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综合强县、果品和水产养殖产业单项强县。创建省级生态镇1个、市级生态镇乡、村27个,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成6个生态畜牧小区,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资讯 00009 做好“八字”文章 创建省科技强县 2009-2-13 浙江日报000092009-02-13000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