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5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瓜田豆棚
聊文化
· 又到一年嬉春时
· 江·南·柳
· 表兄
· 观雪者说
· 正月的性格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观雪者说
□翁 赋
  周末,余赴西乡探母,是夜宿于二兄家。夜半,忽闻天板沙沙作响,疑为闹鼠,农家司空见惯而不足为奇,遂安然入睡。

  翌日,余早起开门,觉之费劲,以为枢脱臼,则用力拉之。方知非枢之故,乃足有半尺厚雪填塞门隙也。“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抬眼望,山如玉簇,林似银妆;房戴白毡,塔披素袍。人间之美溢于言表,天地之妙为尽在焉。

  是时,飞雪未停,如烟之轻,似银之白,初若柳絮,渐犹鹅毛,纷纷扬扬,铺天盖地,令人兴致盎然。斯时斯景,倘有知己,凭窗赏雪,煮酒暖肠,畅叙幽情,快然自足,此乐何极!

  余好雪,非始于今日。幼时,打雪仗——雪弹为器,互击对方,虽战得鼻青手肿,然毫无怨言;堆雪球——垒雪成球,滚翻增粗,虽累得筋疲力尽,然心甘情愿。昔与顽童耍尽诸类雪玩,今同龄相聚屡及少年所为,谈笑风生,记忆犹新。

  嗟夫,人生如雪矣!雪,始为雪粒,再为雪片,结为雪冰,烈日出而消。人,幼者为学,壮者为工,老者为身,阳寿尽而终。此乃人与自然两者相通之处也。故余好雪,尤为高山之雪:天山之雪、玉龙山之雪、点苍山之雪、岷山之雪……非羡其自古至今未尝消也,而好其洁,慕其瑰。视淖路之雪、臭沟之雪,遭蹂躏,受污染,心疼不已。余非怨其贱,而痛其环境;非怨其本质,而痛其堕落。每至雪山,余有叹焉,冀逢佳运,惊见雪莲,既而又思,果为所遇,亦不采之,镇山之宝,与雪而荣,去雪而枯,岂无怜惜之心环保之意?

  中午时分,雪止。道路、田野为晴雪所洗,甚净。降雪消雪,有起有落,乃大自然之神奇,毋须评说。觉宇宙之无穷,念人生之有限。雪降融之序,亦若人之一生,虽世殊事异,然如出一辙也。雪为何而舞,人为何而争?临雪而惘然。“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余腹无才,得陶令之教,茅塞顿开。噫,雪因风而舞,人因贪而争。呜呼!人之悲乐,虽曰命运岂非人为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钱塘江 00015 观雪者说 2009-2-13 48256F32002924A6482575230031816D[A1-章瑞华≈B1-章瑞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