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胡锦涛同沙特国王会谈
· 保供给 促增收 强基础 重民生
· 全省科技奖励大会在杭隆重举行
· 而今迈步从头越
· 嘉兴创建文明城市打响“民牌”
· 今明两天局部气温可达28℃
· 杭州西湖区工业产值近半属“高新”
· 重在实践 贵在落实
· 干部感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而今迈步从头越
——我省旅游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程 瑶

  多年来,“诗画江南、山水浙江”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我省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的跨越,正健步向旅游经济强省迈进。

  到义乌买全世界的旅游产品

  ——今年全省将启动建设主要旅游项目410个

  元宵刚过,义乌市旅游局局长陈明就忙开了——对义乌来说,今年有件大事,那就是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将在此开展,而义乌将作为该展会的永久承办方。此外,国家旅游局还将把中国旅游商品研发中心设在义乌。“调研、招商都在同步进行,接下来要忙很长一段时间了。”

  陈明告诉记者:“在欧美国家,旅游购物占到旅游收入的60%;而在国内,旅游购物只占旅游收入的30%。如何大幅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收入中的比例,需要进一步拓宽旅游商品的研发、生产和购销渠道,这些都是研发中心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据了解,在2006年底,来义乌的游客人均消费额为400元左右,而到去年底,人均消费已接近800元。目前,意大利、韩国、日本、西班牙等10几个国家在义乌长期设点,消费者可以随时买到这些国家的旅游产品。在陈明心中,旅游商品博览会的前景远不止于此,“今年的展会放在义乌会展中心,不出意外的话,下一届展会将放在新落成的国际会展中心。届时能为参展商提供超过6000个的展位。我们希望消费者任何时候到义乌,都能买到世界各地的旅游产品。”陈明说。

  大力发展商贸旅游,加快旅游国际化的进程,义乌只是一个缩影。根据全省旅游发展规划,2007年经过筛选,确定了35个单体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总投资1275亿元,涉及全省11个市,涵盖保健康体、温泉养生、邮轮游艇、置业旅游、高尔夫旅游等高端度假旅游产品以及适应大众休闲需求的系列旅游产品。项目建设进展十分顺利,到2008年底,已完成投资422.14亿元。省旅游局将今年确定为“旅游重点项目推进年”,全省将启动包括西溪湿地二三期工程、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南浔古镇综合开发在内的410个主要旅游项目,其中单体投资超亿元有84个,总投资约1781亿元,预计2009年完成投资352.5亿元。这些重点旅游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省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新引擎。(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旅游业成为就业“金饭碗”

  ——全省旅游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人

  很多来杭州旅游的人对宋城的当家戏《宋城千古情》印象深刻。这支最初只有六七十人的表演队伍已经扩展到了300多人。为了让节目更加精彩,剧组每年都到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招收毕业生。此外,宋城还给了很多民间老艺人安身立命的场所。在这里,竹编、根雕、剪纸、织布、打年糕……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手艺人,向游客展示有年头的绝活。杭州宋城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邱晓军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老手艺快失传了,手艺人面临失业的窘境,旅游给了他们新的机会。

  近年来,杭州大力推进旅游与各个行业的整合,既发展了旅游业,也发展了其他行业,促进了联动就业。去年,杭州市大力培育发展“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将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旅游业发展既带来了真金白银,也促进了省内就业市场的繁荣。据统计,我省旅游直接就业人员85万人,间接就业300多万人,占全社会就业的6.5%以上,旅游业已经实实在在成为解决就业的“金饭碗”。

  游、购、娱比重快速提高

  ——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8年,在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全省旅游业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2004年全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我省依托良好发展环境,紧紧抓住经济结构大调整、公共交通大发展、假日经济和国家消费政策调整等机遇,按照“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要求,大力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旅游产业已形成相当规模,构成“吃、住、行、游、购、娱”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涌现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城市旅游、红色旅游、海洋旅游、会展旅游等新业态;旅游产品从单一的观光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多元化、综合型方向发展;形成了以杭州西湖为中心,东、西、南、北4大特色旅游线;旅游产业结构在发展中不断调整优化,游、购、娱所占比重快速提高,2008年达到48%。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2008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10.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2004年以来,旅游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9%,快于商贸、物流、文化、商务等服务业的增速。旅游外汇收入占全省服务贸易出口额的43%。可以说,近几年是我省旅游发展史上发展速度最快、成效最好、影响最大的时期。据了解,在省内不少市县,如淳安县,旅游业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而今迈步从头越 2009-2-12 48256F32002924A64825755A0030D87A[A1-程瑶≈B1-周天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