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浙江旅游
3  4  
PDF 版
· “精品”, 八方游人向而往之
· “创强”,让龙游更显魅力
· “古老”, 浙西文明的发源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精品”, 八方游人向而往之
  龙游石窟

  龙游石窟景区位于龙游县城北3公里的衢江和灵山江交汇处、小南海镇石岩背村,属国家4A级旅游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游石窟是世界罕见的地下古建筑工程群,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观,据勘察,在方圆0.38平方公里的土丘上至少分布了大小36个洞窟,目前仅开放1-5号洞,其中2号洞的面积最大,达1300多平方米,室内不完全高度在30米左右。龙游石窟具有震憾力的精美凿纹和诸多古代工程科学技术亮点,因重重谜团而备受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和旅游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这些谜团不仅有许多至今难以解开的人文方面的谜团(例如开凿目的、年代等问题),而且在工程“设计”、施工和得以保持长期稳定的原因等方面也存在不少值得用岩石力学和工程地质学原理解释的悬念。查阅史书和历代方志,至今尚未见到直接有关石窟来历缘由的确切记载。从2号洞出土的陶罐分析,该石窟的开凿下限不迟于西汉时期。许多专家呼吁,因龙游石窟巨大的潜在价值,要积极创造条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着手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游民居苑

  龙游民居苑是经国家文物专家论证批准的全国两处古民居异地迁建保护工程试点单位之一。1997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中国商帮峰会命名为中国商帮文化研究基地。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选择散布于县境内原生环境遭到破坏,但本体文物价值较高、就地难以保护的古民居及各类民居元素类型,搬迁至风光秀丽的鸡鸣山实行集中保护。现已成为融“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旅游观光和传统教育”一体的古民居博物馆,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龙游民居苑占地面积100亩,已迁建明、清期间的祠堂、民居、厅堂、书院、石亭、照壁、店铺等古建筑34座,这些工程宏大、艺术精湛的古建筑是龙游古建筑的一个缩影,反映了龙游灿烂悠久的姑蔑历史文化,也是“龙游商帮”的历史见证,是龙游先民创造性的不朽杰作。龙游古民居的木雕、石雕、砖雕为中国古建筑装饰的艺术精华,尤其砖雕门楼最具地方文化特色,它宏伟壮观、雕刻精细、巧夺天工,美轮美奂,是研究地方戏曲的佐证,堪称“中国的瑰宝”,是我国建筑历史上一朵瑰丽的奇葩!

  ■刘恩聪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浙江旅游 00012 “精品”, 八方游人向而往之 2009-2-12 浙江日报000122009-02-12000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