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创新服务 提升创新能力
我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亮点纷呈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两创”总战略,按照“整合、共享、服务、创新”的建设思路和“政府搭建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总体要求,我省共计划投入资金24.9亿元,已实际投入13.7亿元,在“六个一批”创新载体建设基础上启动建设了33个跨单位、跨部门、跨地区的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行业创新平台和区域创新平台等三类重大创新平台,其中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有6个、行业科技创新平台22个、区域创新平台5个。
作为我省环境、人才、平台、项目“四位一体”科技创新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是改善科技基础条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省和创新型省份的重大举措,是面对新形势、按照新机制新思路、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积极探索。
自2006年“全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启动大会”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后,平台进入全面建设新阶段。几年来,通过整合利用科技资源、集聚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行业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推进平台自身建设,创新平台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总结经验如下:
整合科技资源,集聚科技人才,强化公共服务和创新能力
针对全省科研物质基础条件较差,且科技资源比较分散、条块分割、各自所有、重复建设的问题,以整合相关领域的存量资源为基础,优化增量资源配置,建立共享机制,先后在科技基础条件、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了一批重大创新平台,有效地集聚了一批优质创新资源,减少了重复投资和建设,提高了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了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实践告诉我们,建设创新平台,就是要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将相关优秀创新团队和人才、科研设施条件及先进知识、成果、信息等集聚在一起,以新的体制和机制,形成研究、开发、转化与产业化的创新系统,齐心协力开展研发攻关和创新服务。可以说,整合与集聚是平台形成新的资源优势、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强化研发与服务是平台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离开资源整合建平台,搭起平台不搞好服务,也就失去了建立平台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相结合
创新平台建设是一项涉及科技、经济、人才等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是按新体制机制构建的新创新体系。因此平台建设必须坚持政府、部门、企业及相关单位共同参与,形成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其中政府是主导,企业是主体,使企业成为平台建设投入主体、应用主体和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我省大部分创新平台,都是在有关部门的紧密合作、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积极参与下组建的,以企业为主体,面向产业、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政产学研相结合已成为我省平台建设的基本体制和一大特色。在这种突破性体制下,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会员单位的免税进口的仪器设备,在海关五年监管期内,可用于我省其他单位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教学等活动,有效解决了我省一直困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的难题。一些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如绍兴县政府出资1.37亿元建设科创大厦,提供给“现代纺织”平台无偿使用10年。永康市政府投资2300万元建设科研实验楼,给“五金”平台无偿使用,浙江大学、浙江工大等高校从技术人才、试验场地、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服务、研发、转化和产业化齐头并进
平台最早是应提供公共科技服务而产生。发展至今,其功能与作用已不断拓展,但研发、服务、转化和产业化仍是基本功能。我省一些创新平台都十分重视研发突破相关领域关键技术、共性技术、配套技术,并将成果提供给企业进行转化和产业化,确保产品适销对路、可靠性、安全性、适用性和成套能力;突出对企业国内外动态信息、合作交流、技术设备、产品设计检测、发展战略咨询、人员培训等科技需求的服务,并将服务成效作为考核、评价平台建设和运行成功与否及政府补贴的主要依据。目前进入33个平台的服务层企业已达到8700多家,据对2007年底前建成的29个平台统计,平台共提供检测服务约78万次,服务收入约2.9亿元;推广技术成果606项,产生经济效益56亿元;举办技术咨询1494场次,接受咨询约13.35万人次;举办各类学术会议487场次,参会人数2.84万人次;为相关领域企业培训职业技能人员6.7万人次。这也是大多数平台得以成功建设和迅速发展的一个主要经验。如新药创制、纺织技术及装备、海洋科技创新等创新平台的发展实践表明,只有主动设计研发项目,开展前沿及竞争前技术研发,组织联合攻关,才能充分发挥平台资源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与服务能力,增强凝聚力,扩大技术和人才的储备;只有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实施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人员培训等创新服务,才能满足广大企业技术创新的迫切需求,不断扩大市场影响面和覆盖率,不断地做大、做强。
需求、人才、项目和资金联动
总结前几年我省平台建设与发展的经验,研判市场需求,把握人才、资金情况,了解争取和承担项目能力,对成功搭建好一个创新平台,并实现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因此创新平台围绕工业支柱产业和重点高新技术产业设立,一般要求其产业产值的规模在100亿元以上;对农业主导产业,一般要求产值规模在30亿元以上或有较强的培育潜力;对重点区域块状经济,一般要求该区域特色产业产值规模在50亿元以上;对服务对象的要求,一般应在200家以上。这样从客观上保证了建设的平台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有一批服务用户,为平台日后的运营与发展奠定较好基础。平台集聚了中级职称以上科技人员700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约1800人,包括24位院士;据统计,29个平台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1项,获资助经费约3.17亿元;承担省部级项目606项,资助经费2.87亿元;与企业合作或为企业解决的技术难题2174项,获横向技术服务收入3.37亿元,而平台通过承担各类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不但提高了平台自身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也让负责项目的团队、人才得到了锻炼与培养;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252项,获授权专利405项;另外,各个平台按时落实配套资金,保证建设资金足额到位。
管理团队团结高效和管理制度科学健全
创新平台的组织机构和资源是跨部门、跨地区组合而成的,其管理和运行的难度相对较大。因而,要成功构建一个平台并正常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支团结高效的管理团队和一整套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从我省大部分运转良好的平台实践来看,通过理事会、董事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会员制等组织形式,逐步建立了平台的核心层、紧密层和服务层;在平台筹建期间就制定科学合理的理事会章程、平台管理办法和平台保密制度,形成一系列包括科研、人事、财务、设备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平台各参与建设单位的权力和义务,建立相应的监督、协调和执行机构,确保平台建设调动共建单位积极性、解决管理运作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平台成功建设与健康发展有章可循。
浙江省竹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省环保装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
浙江省饲料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牵头单位:菲达集团有限公司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省环保产业协会、浙江大学、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诸暨菲达鸿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浙江通球管业有限公司
开展服务:提供特定工况下的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烟气脱硫、烟气脱氮、气力输灰、垃圾焚烧尾气处理、工业污水和市政污水处理的总体方案设计和选型、调试等一条龙技术咨询,利用环保高级加工设备承接平台会员企业外来加工和探伤等,提供除尘效率、烟尘和金属理化特性、比电阻、脱硫剂活性、水污染物化验分析等多项测试,以及技术培训、国内外环保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信息等服务。
联系方式:(0575)87210238 kyb@feidaep.com
牵头单位:浙江大学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省饲料工业办公室、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和浙江省粮食科学研究所
开展服务:推进饲料科技向饲料产业辐射和成果转化,建立新型饲料科技推广服务和成果转化体系;整合我省饲料科技和研发资源,提供有效的科技创新载体;开展饲料资源开发、安全高效饲料添加剂创制、高效节约型饲料工艺和产品质量监测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共性与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
联系方式:(0571)86951729 yzwang@zju.edu.cn
牵头单位: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生态纺织品禁用染化料检测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平台已整合省内高校、科研院所、检测机构和企业等121家成员单位的3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1288台(套),约占全省同类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60%。平台面向社会开展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分析测试服务,组织开展光谱、色谱、电镜和X衍射仪等分析测试专业技能培训。
平台网址:www.dxyq.zj.cn
联系方式:(0571)85058958 dxyq@zjinfo.gov.cn
牵头单位:浙江林学院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开展服务:通过调研,提出课题,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谋;通过资源整合,协作攻关,提升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通过培训咨询,基地示范,为我省竹产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服务。
联系方式:(0571)63719032 gry@zjfc.edu.cn
浙江省木材加工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省桑蚕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
浙江五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牵头单位:浙江林学院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浙江省木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开展服务:创建全省木材加工产业信息网,开展木材加工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标准和产品检测等服务,向企业推广成熟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提供生物质资源利用、传统产业改造与升级、加工装备自动化及控制、新型木质材料研发等方面的创新服务,以及开展相关的科技攻关。
联系方式:(0571)63743207 lwz@zjfc.edu.cn
牵头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
开展服务:推广先进适用的栽桑养蚕生产技术;丝绸新产品及生产技术;提供新品种繁育、新品种推广、蚕桑生物技术及蚕桑灾害防控等技术方案设计;提供蚕桑品质测定、蚕种质量检测、蚕病诊断检测等检测服务;提供桑品种纯度、蚕品种纯度、杂种优势、茧质、丝质等重要经济性状的测定和养蚕农药中毒、桑、蚕病虫害诊断等;开展桑、蚕、茧技术培训。
联系方式:(0571)86404088 jidongfeng@zaas.org
牵头单位: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大学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宁波大学图书馆
平台已整合全省85%以上的科技文献资源,包括中文科技期刊、国内外标准文献、国内外专利文献、国内重要会议文献、中文博硕士论文文献、各成员单位馆藏文献数据库和各成员单位自建特色数据库等,同时建有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杭州镜像站。用户可以免费对任何类型文献进行检索、获取文献题录信息,通过E-mail、复印或科技通等形式获取全文,可以委托平台检索文献、查找全文或定题与咨询服务,也可以包库的形式通过互联网直接访问平台成员单位的文献资源库、检索并获取全文。服务全年开放,全文请求二个工作日完成。
平台网址:www.kjwx.zj.cn
联系方式:(0571)85112211 gjgxfw@zjinfo.gov.cn
牵头单位:浙江省永康五金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开展服务:以网站为纽带,网上网下联动,为企业提供五金行业资讯和动态、技术成果和新产品信息、科技文献和标准的检索、企业技术难题和人才需求信息发布、企业信息化推广和项目对接,提供产品技术标准咨询和制订、专利申请代理和咨询、质量管理体系与产品认证咨询等服务,开展人才培训。
联系方式:(0579)87101939 hjm2189@126.com
浙江省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
浙江省机械制造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省渔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省新昌轴承与专用装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牵头单位: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温州医学院
开展服务:实验动物的生产供应、动物实验的社会化服务、实验动物的质量监测和实验动物的人才培训
平台网址:www.sydw.zj.cn
联系方式:(0571)87054085 sydw@zjinfo.gov.cn
牵头单位: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浙江分院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大学、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
开展服务:为企业提供装备制造业的信息交流和服务的网络平台, 针对汽车、摩托车、轻工、仪表等行业中所需的各种精密冲压、铸造、焊接等先进成型工艺、技术与装备进行开发研究,并结合区域产业特点,进行技术推广和示范应用,为企业提供技术研究和工艺咨询、成套设备开发等一系列服务。
联系方式:(0571)87703181 zjcam@126.com
牵头单位: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开展服务:面向全省渔业系统提供研究开发和中试转化的条件;为广大水产企业、养殖户解决技术难题,同时提供检测测试、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
联系方式:(0572)2046303 zjhz-zzm@163.com
牵头单位:新昌县方圆轴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核心成员单位:洛阳轴承研究所等5家机构
开展服务:为轴承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研发推广等系列服务。
联系方式:(0575)86287315 ma2288@126.com
浙江省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技术平台
浙江省湖州蚕桑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省服装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省畜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牵头单位:杭州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有限公司
核心成员单位:杭州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开展服务:面向设计、硅知识产权、验证、试样制造、测试等行业关键环节以及政策、资金、场地、人才、信息等企业发展环境原则,开展技术支撑、技术服务、技术交流、人才培训以及综合服务等全方位公共科技服务。
联系方式:(0571)86726361 maq@hicc.org.cn
牵头单位:杭州爱科电脑技术有限公司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纺织服装科技有限公司
开展服务:提供各项科技成果转化、服装设计师作品、服装时尚信息、软件在线服务、行业专家库、人才库、行业监理、行业信息、品牌运营、在线培训和设备咨询等网上服务,以及各类专业设备和实验室的共享和租用、区域服务中心各类服务、专家的现场服务和咨询、人才的培训、品牌服务咨询、技术创新支持等网下服务。
联系方式:(0571)86609575 liying@iechosoft.com
牵头单位: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大学动科院、浙江省农科院蚕研所、湖州市蚕业技术推广站
开展服务:根据湖州蚕业目前主要制约因素,主动设计研发项目,申报各类蚕桑业重大应用技术研究项目,组织多学科协作攻关,解决若干关键共性技术,加大蚕业新技术引进和推广力度,加快国内外蚕业成果转化步伐,开展蚕业技术培训和科技咨询服务。
联系方式:(0572)2821607 lyfhz@sina.com
牵头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大学、浙江省畜牧兽医局
开展服务:提供畜禽疾病诊治, 重要病原微生物监测、畜禽遗传育种测定检测,优质种畜禽推广,以及科技培训、技术咨询、科技扶贫、种质资源调查等服务。
联系方式:(0571)86404217 jyq61@sohu.com
浙江省温州泵阀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省海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
牵头单位: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泵阀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开展服务:泵阀新产品开发、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泵阀产品全寿命周期技术服务,泵阀企业市场预测、新产品研发、生产组织及工艺改进的全程技术创新服务,为企业技改、研制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泵阀专业创新人才培育、技术咨询和科技合作与交流。
联系方式:(0577)67986109 wu_zaixin@sina.com
牵头单位:浙江大学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研究院、台州市、金华市、温州市政府
开展服务:提供产品技术交流与展示、产品设计与分析、新材料、模块化和电子化产品、关键工艺与装备研发应用、产品技术标准制定与执行、产品性能监测和评价,产业科技发展、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员与职业技术人才培训等服务。
联系方式:(0571)87951874 yuxl@zju.edu.cn
牵头单位: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核心成员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开展服务:海洋产业应用技术创新、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技术中试开发、技术引进与成果产业化应用、产品检验检测、对外科技合作交流、技术与信息服务和人才培养等科技创新服务。
联系方式:(0580)8138920 lh@zhoushan.gov.cn
牵头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开展服务:为企业提供新药筛选、工艺改进、质量控制、药效研究和安全评价等各类新药临床前研究服务:研发绿色制药技术;创新制药工艺,控制产品质量;提取分离与精制天然药物及研制生物药物;研发现代药物制剂与药剂新辅料;出口医药产品质量检测;新药咨询和人员培训等。
联系方式:(0571)88320867 wangping45@zjut.edu.cn
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及装备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省上虞绿色精细化工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省水稻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省皮革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牵头单位:浙江省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
开展服务:提供国际纺织面料和花样等流行趋势的新信息,为广大纺织行业中小企业提供产品设计、分析、试样、检测、培训和咨询等服务。
联系方式:(0575)84129525 gjf@zju.edu.com
牵头单位:上虞中科白云精细化工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浙江龙盛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皇马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开展服务:开展精细化工领域绿色合成工艺研究,推广应用绿色工艺与化学品,为精细化工领域中小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以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联系方式:(0575)82728600 guomingyang@zju.edu.cn
牵头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
核心成员单位:嘉兴市农科院、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大学
开展服务:水稻基础研究→新品种(组合)选育→技术集成→品种技术推广较为完整的技术创新服务,在水稻新品种选育、材料创新、分子育种、功能稻研究、生物制剂、稻作技术集成等领域开展技术创新。
联系方式:(0571)63370258 yczheng@mail.hz.zj.cn
浙江省皮革与制鞋工程中心(温州) 牵头单位:温州大学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温州轻工研究院、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温州研究所
开展服务:皮革行业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中试和产业化,信息网络、技术咨询、人才培训、产品设计开发、分析测试与产品检测。
联系方式:(0573)88373060 lanbo3611@21cn.net
浙江皮革工业研究中心(海宁) 牵头单位:海宁皮革研究院
核心成员单位:温州大学、海宁中国皮革城管理委员会
开展服务: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中试和产业化,综合分析测试、信息与成果展示、产品设计咨询、人才培训。
联系方式:(0573)87297083 zwj@haining.info
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省氟硅化学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省软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浙江省国境安全检验检疫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牵头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大学、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开展服务:对浙江省茶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的工程技术进行系统的开发研究、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促进茶叶科技成果在我省转化。开通平台服务网站,出版发行服务浙江简讯,组织专家开展良种推广、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及科技下乡服务等服务。
联系方式:(0571)86650187 wgqtri@163.com
牵头单位:杭州师范大学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化工科技集团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和国家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巨化集团公司)
开展服务:有机硅产品工程放大,氟材料新产品工程放大,工程设计与咨询,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咨询与服务,清洁生产技术服务与审核,化工产品分析测试及质量监控检验,人力资源培训与技术推广,项目、产品及技术设计、开发、评估等。
联系方式:(0571)28868195 fgeorge@163.com
牵头单位: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有限公司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电子产品检验所、浙江工业大学
开展服务:包括在网络环境上提供五个专区的虚拟服务和在物理环境中提供三个中心的现场服务, 面向信息产业软件中小创新型企业的虚拟开发、协同工作、中间件、技术和资源共享等内容,提供海量信息计算、图形图像(动漫)渲染和软件测试等多业务的应用测试,实用型专业人才培训输送等服务。
联系方式:(0571)28867605 myhu@hhhsoft.com
牵头单位: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核心成员单位: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开展服务:负责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和标准制修订,负责风险评估相关工作,负责食品、动植物产品、化妆品、纺织品、机械电子产品、化工品、矿产品和其他工业品等的实验室检测,为进出口商品生产经营企业、消费者提供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和技术产品检测等服务;解决影响我省出口食品、机电产品、工业品等的技术难题。
联系方式:(0571)89955820 lwt@ziq.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