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4版:浙江旅游
3  
PDF 版
· 高歌踏浪萧山 旅游步入豆蔻年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9年2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无中生有 小题大作 借题发挥 变废为宝
高歌踏浪萧山 旅游步入豆蔻年华
  浙江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市、区)

  无中生有 小题大作 借题发挥 变废为宝

  高歌踏浪

  旅游步入豆蔻年华

  借题发挥——首届钱江观潮节成功举办

  节庆活动,拉开萧山旅游序幕

  1994年是萧山旅游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八月的钱塘江畔第一次迎来了外地游客,拉开了第一届观潮节的序幕,也拉开了萧山旅游发展的序幕。

  纵观萧山旅游十五年发展历程,旅游业因“节庆”而生,随“节庆”而长,节庆活动一直是萧山旅游发展的助推器。观潮节之后的十五年间,各类旅游节庆活动风生水起,先后有兰花节、杨梅节、三江美食节、七夕文化节、渔浦文化节等。以节为媒,以节会友,成为萧山旅游的一大亮点。如果说观潮节撬动了萧山旅游,那么杨梅节搞活了所前经济,唱响了“山水所前、生态家园”的美名;三江美食节打出了闻堰江鲜,“吃江鲜,到闻堰”在都市游客中口啤相传;七夕文化节挖掘了“祭星乞讨”的七夕文化,以文化产业推动花边经济;渔浦文化节弘扬了“一包四崇”的渔浦文化,展示了萧山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和胸怀。据统计,五大节庆每年可为萧山招徕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逾亿元。节庆不再是为“节”而“庆”,它已经与萧山的经济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部分。

  变废为宝——杭州乐园建成开园

  旅游景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98年在萧山旅游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杭州乐园隆重开园。这是萧山历史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景点,它的出现,实现了萧山旅游景点“零”的突破。

  十五年发展历程,杭州乐园是“吃螃蟹第一人”,宋城集团慧眼独具,在原湘湖砖瓦厂的废墟上“无中生有,变废为宝”,树起了当时华东地区最大的主题公园,并于2000年“十·一”期间创下当时杭州地区单日单个景点接待游客的最高纪录。继杭州乐园后,民营资本投资萧山旅游业势头猛进,杭州中强建工集团投资兴建的东方文化园,传化集团投资兴建的浙江省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传化大地),浙江登峰交通集团投资兴建的杭州生态园以及由萧山区政府投资建设的湘湖景区等。到目前为止,萧山共有国家4A景区三家(杭州乐园、东方文化园和湘湖景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两家(传化大地和浙江花木城)。近几年,随着都市旅游的快速发展,各类乡村旅游点也应运而生。目前,萧山共有各类乡村旅游点16家。以大型景区为主,各类乡村旅游点为辅的景点模式架起了萧山旅游的主体构架,成为接待游客的主阵地。2008年,萧山共接待游客840.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6亿元。

  品质升华——开元名都大酒店落成

  宾馆饭店,追求品质永无止境

  2004年,萧山新地标、杭城第一楼——开元名都大酒店落成营业,它在刷新杭城楼宇高度的同时,也刷新了萧山饭店业的档次,萧山饭店业进入了品牌经营时代。

  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萧山仅有商业大厦、萧山宾馆两家饭店。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国际酒店、金马饭店等一批中、高档宾馆相继开业。到目前为止,萧山共拥有星级饭店23家,其中五星级3家(开元名都大酒店、金马饭店、索菲特世外桃源度假酒店)、四星级5家(国际酒店、萧山宾馆、宝盛宾馆、太虚湖假日酒店、明日宾馆),三星级9家。萧山饭店业是在用自己的发展诠释“萧山速度”和“萧山品质”。萧山不仅广泛吸纳像雅高集团、洲际集团、金陵集团、雷迪森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加盟,更重视培育本土品牌,像开元旅业集团以其优质的服务、良好的效益闻名旅游界,进入中国服务业500强、全国民营饭店集团第一强;开元国际酒店管理公司跻身中国饭店业民族品牌20强。在开元集团的龙头带领下,萧山饭店业更加重视品牌经营理念,酒店品质在杭城地区首屈一指。

  百年夙愿——湘湖景区建成开放

  城市绿肺,三产引擎蓄势待发

  2006年4月,随着“一湖秀水、两岸美景”形成,历经百年沧桑后,湘湖终于“还湖于民”。湘湖是萧山的母亲湖,是萧山的根和魂,湘湖的建成开放实现了萧山人民的世纪夙愿。

  “还湖于民”梦想由来已久。长期的围湖造田、取土制砖,湘湖曾经在萧山人的视野中萎缩、消失。2003年湘湖控制性规划开始“浮出水面”。规划把总面积51.7平方公里的区域纳入湘湖旅游度假区的范围,确定湘湖水体面积最终将达到7.3平方公里。此后湘湖社区整体搬迁,景区建设扎实推进。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湘湖一期于2006年4月建成开放,并作为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的主园区。2008年5月,湘湖北线全线贯通。10月,景区内的极地海洋世界、少儿公园、鸟语林盛大开园。同时,湘湖新城旅游综合体概念性规划的完成,更要把湘湖打造成为萧山旅游经济强区的重要支柱、提升萧山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大引擎。湘湖自建成开放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过550万人次。“圆梦湘湖”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旅游。湘湖是萧山的“蓝心绿肺”,湘湖是萧山的文脉之源,湘湖更是萧山的发展“引擎”,三产在这里蓄势待发。

  千年盛会——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成功举办

  会展旅游,抢抓机遇发展事业

  2006年萧山旅游业的一件大事就是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这个本世纪初中国三大盛会之一的休博会,大大地扩大了萧山的知名度,增强了萧山的软实力,对萧山未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届休博会的圆满结束意味着收获,也意味着播种。休博会创造了新的历史,谱写了新的篇章。短短半年时间里,休博会主园区——“一湖三园”共接待游客56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8.2亿元,出现单日“10万游客涌萧山”的壮观景象。

  随着第二届休博会将再次落户萧山,萧山会展业蓬勃发展。引进并成功举办了中国国际动漫产业博览会、世界休闲大会、孙子兵法国际研讨会、国际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中国饭店业集团论坛等,特别是2008年中国国际动漫节首次落户萧山,就取得了空前的成功。67.2万人次参加了各项活动,仅产业博览会的参观人数就达40.3万人次,证明了萧山在发展会展旅游领域的实力和会议旅游的强劲势头。据统计,2008年萧山区星级饭店共承接大小会议近万个,其中国际性、全国性会议近700个,成为拉动旅游经济的强大引擎之一。以高星级酒店为龙头的饭店集群相互合作,会展经济的影响力逐步体现。

  百亿投资——旅游“1010”工程启动

  旅游项目,夯实基础描绘蓝图

  2007年观潮节开幕式上,萧山旅游抢抓机遇,适时推出了萧山旅游“1010”工程,这20个项目不仅向世人描绘了萧山旅游发展的蓝图,更重要的是夯实了旅游基础,为萧山后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1010”工程是指在未来三、四年内,萧山将建设湘湖大二期、城山旅游度假区等10个旅游景区和中水博度假酒店、城山度假酒店等10家五星级酒店,总投资141.6亿元,以旅游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旅游。这些项目普遍具有规模大、档次高的特点,最大一项民营投资达20亿元。截至2008年底,旅游“1010”工程已投入资金约37.12亿元,已开工项目15个,其中5个项目已竣工。同时,国际乡村俱乐部、“中国坞”文化创意休闲园区、天乐生态旅游度假区等7个重大备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阶段,平均单体计划投资达到了3.4亿元。海洋极地公园、杭州生态园天乐湖景区、太虚湖假日酒店二期等项目的相继建成开放,为萧山区全面打造旅游目的地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动力。

  2008年,萧山旅游又出现了新名词:休博园旅游综合体、东方文化园旅游综合体。这一年,国际旅游规划大师为两个综合体设计了实施方案,湘湖新城旅游概念性规划也已编制完成。这些大项目的强势推进将进一步夯实萧山旅游基础,为萧山打造旅游目的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百里挑一——“萧山十景”新鲜出炉

  宣传促销,营造氛围吸引眼球

  2008年,萧山旅游最靓的风景当属“萧山十景”的出炉。3月~10 月,整个萧山为“十景”疯狂。“萧山十景”评选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挖掘了旅游资源,秀出了萧山美景,更在于它挖掘了开发旅游的热情,全区上下形成了旅游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经过“评景、酝景、绘景、吟景”四个阶段,2008年9月,首次“萧山十景”评选新鲜出炉:湘湖云影、乐园狂欢、钱江观潮、响天竹风、杨岐钟声、地藏祭星、静坞醉梅、航坞听梵、桃源烟雨、十里香雪,一一盛装亮相。“萧山十景”评选活动声势浩大、持续时间长,几十万人次先后两次投票,在2008年可谓赚足了人气。更难得的是它掀起了旅游发展新高潮,政府、企业家、萧山百姓再一次聚焦萧山旅游。

  萧山旅游从诞生伊始,积极致力于策划营销事件和营销活动,从而扩大萧山对外知名度,打响了萧山旅游品牌。多年来坚持上海、苏南、省内等主要客源市场的促销,近两年来连续开展的会议旅游推荐活动、乡村旅游活动等。找准目标市场,持之以恒地开展宣传促销起到了积极的成果,使萧山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了大大提升。

  众志成城——创建省级旅游经济强区

  营造环境,借梯登高发展旅游

  2008年是萧山旅游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萧山区成功创建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区,所前镇、戴村镇成功创建浙江省旅游强镇。创强是一个结点,又是一个起点。它既是对萧山旅游业总体实力的一次大检阅,又是萧山旅游业发展的崭新起点。

  萧山旅游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以主题旅游、休闲商务旅游为支撑的城市旅游体系,以“主题休闲新天堂”为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形成了“人文湘湖,休闲萧山”的城市旅游品牌。“浙江省十大旅游休闲城市”、“华东地区十大旅游休闲风情城市”、“2006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2008中国最佳旅游品牌目的地”等美誉接踵而至。

  2008年,萧山区围绕“打造休闲旅游胜地,建设旅游经济强区”的目标,全面实施“国际化、品牌化、集群化、产业化”的四化发展战略,在全区上下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形成了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大力支持、企业热情高涨的创建强区和发展旅游的浓厚氛围。同时,萧山还加快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区内外旅游软硬件环境,为萧山旅游未来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浙江旅游 00024 高歌踏浪萧山 旅游步入豆蔻年华 2009-2-12 浙江日报000242009-02-1200026;浙江日报000242009-02-1200023;浙江日报000242009-02-1200022;浙江日报000242009-02-1200037;浙江日报000242009-02-1200038;浙江日报000242009-02-1200024;浙江日报000242009-02-1200016;浙江日报000242009-02-1200012;浙江日报000242009-02-1200017;浙江日报000242009-02-1200015;浙江日报000242009-02-1200019;浙江日报000242009-02-1200009;浙江日报000242009-02-1200013;浙江日报000242009-02-1200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