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2版:浙江旅游
3  4  
PDF 版
· 打造休闲象山 再创旅游辉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打造休闲象山 再创旅游辉煌
  浙江省首批旅游经济强县(市、区)

  打造休闲     再创旅游辉煌

  象山旅游从1997年起步以来,充分依托“海洋、生态、文化”优势,紧紧围绕“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目标要求,始终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效益促销,走出了一条具有象山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一跃成为长三角重要的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步入“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行列。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审时度势地作出了“创建旅游强县、打造休闲象山”的战略部署,以创强促发展,以发展促创强,大力推进旅游业态转型,全力打响休闲象山品牌,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全县旅游经济在新的平台上实现了新的跨越,被命名为“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称号。已经成功迈出创强第一步的象山旅游,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县上下正以崭新的姿态,鼓实干之劲,谋发展之计,聚创新之力,谱写新篇章,争创新辉煌,实现新跨越。

  为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危机,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国民休闲计划”,培育旅游消费热点,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象山旅游,促进象山县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同时也为答谢和回报社会各界给予象山县成功创建“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的关心和支持,共享旅游创强成果,象山县风景旅游管理局现隆重推出“百万浙江人游象山”活动。

  一、活动时间

  2009年2月12日~4月28日

  二、 活动项目

  1.百万浙江人游象山

  2.百名浙江记者游象山

  3.百名浙江摄影家游象山

  4.百名浙江社区主任游象山

  三、百万浙江人游象山优惠政策

  1.在参与活动的景区,凭活动券购    买可享受门票门市价的3~8折优惠。

  2.在指定的宾馆入住,凭活动券可享受宾馆门市价的3~6折优惠。

  3.在指定的饭店消费,凭活动券每桌免费提供一盘象山海鲜特色菜(每桌只能使用一张活动券)。

  4.在指定的特产店购物,凭活动券可享受7~8折优惠。

  5.在指定的娱乐场所消费,凭活动券可享受7~8.5折优惠。

  6.具体优惠政策和实施办法请登陆象山旅游网(www.xstour.com)。

  百万浙江人游象山活动

  领略海洋风情 共享创强成果

  百万浙江人游象山活动

  抵 用 券

  1.凭此抵用券在甬台温高速象山连接线象山收费站换取“百万浙江人游象山”活动券。

  2.抵用券使用有效期截至2009年4月28日。

  3.本券复印无效。

  4.本券由象山县风景旅游管理局负责解释。

  5.咨询电话:(0574)65955555。

  

  请沿此线剪下,妥善保存。

  象山县风景旅游管理局

  2009年2月12日

  成功经验 是“创强”的原动力

  象山旅游业是从松兰山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开始起步的,至今已历时十余年。这些年来,象山深入实施旅游富民战略,科学制订旅游发展政策,不断完善旅游发展规划,加大旅游重点项目推进力度,举办特色旅游节庆,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全县旅游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8年接待游客534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40%。在历年的全市旅游工作目标考核中一直名列前二名。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创建旅游强县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为创建旅游强县、打造休闲象山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实施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象山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到今天,成为长三角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是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县委县政府强有力的旅游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以及完善的旅游发展政策,形成了合力兴旅的良好氛围;政府的高起点规划,确保了象山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向,构筑了“一带四区”的旅游发展格局;政府的强力推进,确保了松兰山度假区、中国渔村、象山影视城、石浦渔港古城、渔山国际海钓基地、国际自驾车露营基地等一批旅游精品项目陆续推出,增强了象山旅游开发的整体实力;政府的大力度促销,打响了休闲象山的品牌。同时,坚持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完善开发模式,积极引导各类资金多元投入,鼓励各类企业广泛参与,先后引进县外资金50亿元。

  坚持体现特色、打造精品,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象山始终坚持特色精品战略,无论是旅游规划、项目建设,还是旅游服务、配套产业发展,既体现特色优势,又强化精品理念,提高了象山旅游发展的品位和层次。尤其在项目建设上,我们始终按照“建一个精品项目,启动一方市场,树立一块品牌,塑造一个形象”的要求,充分发挥象山得天独厚的滨海资源和生态优势,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加快精品项目的培育和建设,实现了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形成,提升了旅游发展档次。短短几年,已建成国家AAAA级景区3家。

  推进以节促旅、文旅共荣,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象山始终坚持旅游与文化的融合,以独特的海洋文化为依托,不断赋予“开渔节”、“海钓节”、“三月三民俗文化节”、“海鲜节”等重大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和旅游内涵,全力打造“文化节庆、旅游节庆”。目前中国开渔节已被列为中国十大品牌节庆、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节庆之一,荣膺“2008年度全国节庆活动百强”、“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最受关注节庆”之一,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开渔节等节庆的举办不仅打响了象山的节庆品牌,扩大了影响,提升了形象,吸引了游客,而且形成了以节促旅、文旅共荣的良好局面,大大提升了象山旅游文化品位。

  实现旅游富民、共建共享,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原动力和根本目的。十余年来,象山牢固树立“大旅游”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并把“旅游富民”作为县四大战略之一来精心打造,全面激发群众参与旅游、开发旅游的热情,大力培育乡村旅游和农家乐项目,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开展“十年旅游 回报市民-象山人游象山”大型主题活动,让广大市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引起广泛反响。旅游财富开发价值逐渐显现,吸纳旅游直接从业人员7000余人、间接从业人员4万余人,建成了首批省级旅游强镇、特色旅游村各一个。有力推动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改善了环境,提升了人民的生活品质,实现了财富增值与人文素质提升双丰收,旅游业已成为社会各界参与的“富民”工程。

  齐心攻坚 是目标的竞争力

  近两年象山围绕创建旅游强县的目标,认真吃透创建标准,突出重点抓细节,突出特色抓亮点,突出创新抓提升,认认真真找差距,兢兢业业克难关,扎扎实实打硬仗,旅游创强工作取得了预期目标,成功跻身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

  近年来象山深入研究合力兴旅的体制和机制,完善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旅游协调议事机构和制度,建立了“风景与旅游一体”的旅游管理体制,强化了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机制,成立了旅游执法和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出台了旅游扶持政策,完善了旅游项目审批机制,合力兴旅的氛围进一步浓厚。

  促进旅游业态的转型,近年来,象山紧紧围绕创建旅游强县、打造休闲象山的目标,积极谋划开发海钓、游艇、滨海体育休闲、汽车露营地等高端休闲旅游产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渔山国际海钓基地、中国渔文化之乡、“海鲜王国”等影响力不断扩大,投资4亿多元的滨海休闲体育项目落户建设,国际汽车露营基地开营,游艇基地已完成规划编制,半边山旅游度假区、海洋休闲旅游、风情渔港等一批建设档次高、带动能力强、文化底蕴深的休闲旅游项目正加快建设。

  随着休闲象山品牌日益叫响,象山在长三角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地位进一步巩固,旅游客源市场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去年旅游旺季比往年提早近三个月。长三角市场得到巩固,中长线市场明显拓展,去年上海游客数量同比增加了158.7%,江苏、嘉兴市场提高了116.3%和105%。去年8、9月份象山连续七周蝉联“上海中短线出游排行榜”冠军。“一日游”向“二、三日游”发展,过夜旅游者同期增加了36%,呈现出游客吸引力增强、旅游旺季时间延长、过夜旅游者增多的良好局面。

  以“创强”为目标,按照打造“长三角滨海旅游目的地”的要求,旅游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齐头并进。通过创强,旅游综合功能进一步增强,如旅游服务中心、旅游购物商店、旅游交通等旅游配套设施初具规模,旅游信息、旅游公共符号、旅游标志等旅游配套要素不断完善,旅游服务标准化有效推进,旅游的管理服务上了一个新台阶。

  旅游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作用日益明显,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去年以来,来象山旅游消费中,人均消费突破千元,“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占总消费的80%以上,游客人均消费增加趋势十分明显。这些消费直接刺激了零售、餐饮、娱乐、交通、通讯等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广大群众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得到的实惠不断增加。

  把握机遇 是跨跃的新实力

  依照当前形势和象山旅游发展现状,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象山“创建旅游强县、打造休闲象山”的总体思路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实践象山精神,以象山港大桥建设为契机,以良好的滨海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依托,启动实施象山旅游品质提升四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旅游富民”战略,充分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全面加强旅游规划、建设和管理,着力提高旅游综合开发水平,着力扩大旅游开发效应,着力提升共建共享水平,加快建设滨海休闲城市。总体目标是:2010年完成全国旅游强县创建,2011年基本建成滨海休闲城市,成为宁波的“花园半岛”,长三角的“休闲基地”。

  全力推进重点休闲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积极构建海陆一体化的滨海旅游发展格局。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以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为发展方向,以打造长三角滨海旅游休闲目的地为目标,进一步优化旅游空间布局,重点培育海钓、游艇、滨海体育休闲、汽车露营地、影视文化等高端休闲旅游新业态,突出海洋生态主题,开设海上游、环岛游线路,提升休闲渔业品位,整合资源,做好“海上、山上、岛上”三篇文章,着力构建山海联动、海陆一体、特色鲜明的“一带四区五大基地”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深入实施“重点工程突破年”活动,大力提升招商选资水平,合力推进半边山、心海度假村、白沙湾度假村等一批特色精品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构建以高端休闲旅游为引领、大众休闲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业态体系。

  全面融入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进一步巩固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地位。以杭州湾大桥建成通车、象山港大桥全面动建为契机,以创建旅游强县、打造休闲象山为载体,全面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旅游合作。规划普陀-象山-奉化休闲旅游线路,打造“三地两佛一中心”的心灵之旅;启动甬之南“3+1”旅游区域合作,打造长三角黄金走廊;深化散客班车运行,增强散客旅游可进入性。以此为抓手,推进旅游资源、交通线路、信息网络、管理体制等各方面的全面对接。同时加大旅游宣传与推介力度,设立宁波象山旅游形象店,扩大媒体覆盖面,进一步打响旅游强县、休闲象山的品牌,努力形成“商务在宁波、休闲到象山,休闲在杭州、体验到象山,创业在上海、养生到象山”的旅游格局。

  全力提升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构筑旅游产业集群优势。按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大市场”的要求,大力推进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发展水平,着力打造“吃象山海鲜、住滨海酒店、行生态通道、游黄金海岸、购象山海珍、娱海洋文化”的产业链条,加强旅游教育、金融、人才等支撑体系建设,真正形成旅游产业的集群竞争优势。

  大力提升休闲城市品位,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综合环境。大力推进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以创建旅游强县为契机,综合开展“全国旅游强县、国家生态县、省级示范文化县城、国家卫生城”四城(县)联创活动。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强化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城市人文素质;积极实施“国民休闲计划”,深化拓展“象山人游象山”活动,策划“宁波人游象山”主题活动;完善城市旅游休闲功能,筹建象山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休闲广场和休闲购物街,开通陆、岛、海一体的旅游交通专线,不断增强象山休闲旅游发展实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浙江旅游 00022 打造休闲象山 再创旅游辉煌 2009-2-12 浙江日报000222009-02-1200006;浙江日报000222009-02-1200014;浙江日报000222009-02-1200004;浙江日报000222009-02-1200010;浙江日报000222009-02-1200011;浙江日报000222009-02-1200012;浙江日报000222009-02-1200013;浙江日报000222009-02-1200007;浙江日报000222009-02-1200008;浙江日报000222009-02-1200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