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海宁创意平台激活三大传统产业
· 走在创新的大道上
· 给农村困难群众送去更多更好法律服务
· 元宵灯会初露真容
· 育秧采用智能化
省时省钱又省地
· 打折服务卡激活百姓消费
· 轻纺城牛年开市闹猛
· 明晚可赏五十二年来最圆最大元宵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育秧采用智能化
省时省钱又省地

  本报义乌2月7日电 (记者 胡梦 徐晓恩 义乌市报道组 虞伟义) 今天上午,记者在义乌市义亭镇智能化玻璃育秧温室采访时,项目负责人冯泽宝不时接到订早稻秧苗的电话。

  原来,去年义乌市在省内率先采用智能化玻璃温室育秧,当时在推广这项技术时,一些人不太相信这种“洋”种田的方式,种植温室秧苗的水稻面积仅为2350亩。

  事实证明,用温室育的秧苗比传统育秧质量好,返青早,产量也相对高一些,所以今年来预订温室秧苗的农户大大增加。到目前为止,预订秧苗的播种面积已达5000亩,而且以村为单位来预订的明显增加,周边的县市也有人来打听消息。

  笔者在现场看到,一个玻璃小房子里面放着一层层钢架子,旁边堆满了秧盘和培养土。冯泽宝解释说,今年秧苗需求量大,各项准备工作都提前了,第一批水稻秧苗将在3月初出田。

  冯泽宝详细地介绍了温室育秧的优点。其一是省时,培育5天就可以出一批秧苗,再放到室外“练秧”两天就可以下田,而传统育秧则需时25天;其二是省钱,温室育秧采用自动化调控,温度与湿度都调试到最合适出秧的条件,所以秧苗出得整齐均匀,损耗率低,一亩田只需2公斤稻种,而传统育秧则需要4公斤稻种;另外还省地,像这座玻璃小房子占地120平方米,用传统方法育出的秧苗只能种1亩田,而这个温室培育的一批秧苗就能种126亩。

  “更重要的是,温室育秧还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陪同记者采访的义乌市农业机械管理站站长徐慧森解释说,温室育出的秧均匀整齐,秧苗控制在10厘米左右,所以特别适合机插。去年进行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种植温室秧苗,采用机插、机收的,与传统方法相比,每亩能节约成本280元,还能增产40公斤。

  徐慧森说,今年义乌还将再建2个智能化育秧温室,争取在3年内,全面推广这项技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化、机械化进程。同时为了提高育秧温室的综合利用效率,还准备错时进行瓜果蔬菜温室育苗试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育秧采用智能化
省时省钱又省地
2009-2-8 48256F32002924A6482575560046D9D5[B1-李应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