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美国科研人员去年首次宣布由人体细胞成功克隆人体胚胎后,2月2日,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烟台毓璜顶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李建远向媒体宣布,利用不同来源的人类成体细胞成功克隆出5枚符合国际公认技术鉴定指标的人类囊胚。克隆和干细胞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克隆和干细胞》杂志网络版1月27日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最近两天,一条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人类囊胚消息的发布,让课题组首席专家、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烟台毓璜顶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李建远一下子从默默无闻变得备受关注。
就在国内众多媒体纷纷转载这条消息的同时,一些质疑的声音也出现了,“李建远既没有出过国,也没有在国内读过博士”,而在“烟台市科学技术协会网”上公布的李建远的简历中,他在1999年被美国外科诺贝尔医学研究中心授予了博士学位。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关于“美国外科诺贝尔医学研究中心”的信息几乎没有找到。截至2月3日,卫生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没有发布对这条消息的任何评论。这多少让“克隆人类囊胚”的新闻蒙上了一团迷雾。
记者3日亲赴山东烟台采访李建远,得到的消息是还未得到“专家组鉴定”。
为何发表在网络版上?
“我是大年初二接到通知,才知道我们的研究成果在克隆和干细胞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克隆和干细胞》杂志网络版1月27日发表了。”2月3日,李建远对记者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据李建远介绍,2008年11月份,《克隆和干细胞》就已经通过这篇文章的审核,“但是当时没有发,而是在今年第一月第一期第一篇文章上发的”。
而对于该成果为什么先在网络版上发表出来,李建远说:“这个文章肯定是会在平面杂志上发表的,大概下个月初就会出来,网络快捷,所以他们就先在网络版上发表了。”
“不相信,你看呀!”李建远说着顺手从桌子上拿起一摞布满密密麻麻印有英文字母的稿纸,“这就是我从《克隆和干细胞》杂志网站上下载的。”
李建远进一步表示,实际上该研究成果在2007年时曾经向美国另外一家叫“干细胞”的杂志投过稿,“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给退回来了,并且还收了我们90美元的编审费”。
《克隆和干细胞》杂志的副主编简-泰勒(Jane Taylor)在电话中向记者确认说,今年1月份的网络版上的确发表过李建远的论文。泰勒解释说,该杂志网络版的某些文章必须交付一定费用才能浏览,这可能是记者无法在该杂志网络上找到这篇论文的原因。“我估计这篇论文正在印刷中,或者是马上就要印刷面世了。”泰勒解释说,登载在其网络版和印刷版上的权威性是一样的。因为该杂志一年只印刷4次,所以某些被认为重要或者特别有意义的论文会先上网,然后再印刷出版,这个过程大概需要3个月左右。而所有印刷出版的论文最终都会在网络上检索到。
泰勒坦言,《克隆和干细胞》虽然权威性无法与《自然》杂志比肩,但也称得上权威学术期刊。
“国际权威杂志”有多权威?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研究员陈大元教授参加了2日的项目介绍会,他表示:“《克隆和干细胞》杂志是权威性刊物,但是它创刊的时间只有10年,因此影响因子只有4点多。”陈大元教授补充道:“最好的杂志影响因子大概有40多个,一般5个以上就认为是比较好的了,4点多属于中上等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血液科的田丁也表示:“这个杂志是比较新的,影响因子4点多是最新评估,以前只有2点多,能在这上面发表还是不错的。”
我国著名的遗传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溢涛曾经担任过李建远863项目的评审。对于李建远教授的科研团队成功获得人类体细胞克隆胚胎一事,曾院士不愿发表更多评论。对于《克隆和干细胞》杂志的“权威性”,曾院士表示,这本期刊的主编是当初克隆多利羊的科学家,就期刊本身而言,“在这个领域,不能算最权威的”。
上海知情专家透露,李建远团队的项目获得了不少的资金资助。从发表的期刊来看,其成果的重要性与质量是要打些折扣的。
是否已得到国内相关部门和专家认可?
1月27日,李建远在得知该成果被《克隆和干细胞》网络版公开发表后,就开始组织召开成果介绍会。组织单位是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烟台毓璜顶医院。李建远表示:“我们研究了这么长时间,都公开发表了,应该让大家知道。”
而据李建远介绍,参加成果介绍会的专家除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研究员陈大元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血液科的田丁之外,还有“科技部干细胞领域的负责人以及其他专家”。
“我们还没有召开专家鉴定会,大概这个月内能召开吧!”李建远说。至于为什么不在专家鉴定会召开之后对外公布这个消息,李建远没有正面回答。
而据陈大元教授介绍,如果要召开专家论证会,一般是相关部委从专家库里挑出7至9名专家进行论证,这些专家一般也是这个领域的,一般有7个技术专家,另外有两个管理专家。
“我们马上要向科技部以及山东省卫生厅进行汇报,同意后,将召开专家论证会。”李建远说。
是否国内第一?
3日下午5时多,接近下班时间,记者跟随李建远来到位于烟台毓璜顶医院5层的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今天大概有几十家媒体给中心打电话,还有日本、法国等境外媒体要采访您!”一见面,该中心副主任王海燕向李建远表示。但是,作为文章发表人之一,王海燕显得特别低调,“你要了解所有的事情,就问我们的李主任吧,他最清楚。”
同样,该研究中心的其他研究人员均保持沉默。
李建远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采用现代核移植技术构建人类胚胎研究》属于中国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重大专项(项目编号:2003AA205008)、中国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5CB522705-2)以及山东省科技厅重大攻关课题(项目编号:021100104)。
而该课题的目的就是应用现代核移植技术构建人类胚胎,为人类治疗性克隆研究提供种子细胞。
提到该成果的发布意义,李建远兴奋地说:“以后的治疗意义不仅是社会效益,更大的是经济效益,可以这么讲,这个工作对于临床有重大的意义。”
“我不能说我们是国内第一,但是至少可以说是国内一流的,世界也是前列的。目前也只有美国一家公司和我们在国际期刊上公开发表了相似的文章,你想想看这是什么水平?”李建远说。
学历和经历是否有假?
该中心网站显示:李建远,男,1955年3月出生,1995年获硕士学位;1999年被美国诺贝尔医学研究中心授予博士学位。现任医院中心实验室、烟台市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3年被聘为主任检验师,2004年被烟台大学聘为教授。1999年被青岛大学聘为硕士生导师;2002年被山东大学聘为硕士生导师。
不过,简历中并没有详细记录李建远究竟在哪里获得硕士学位,至于授予其博士学位的“美国诺贝尔医学研究中心”,记者也没有找到相关资料。
“我现在可以告诉你的是,我的档案里确实是‘硕士’学位,‘博士’是授予的。授予和获得是不一样的,这个你应该知道吧。”李建远这样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