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对各行各业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艺术品行业同样未能幸免。秋拍对于各个拍卖公司来说,绝对是个好的商机。可遗憾的是,在2008年10月的纽约秋拍中,苏富比、佳士得等国际拍卖公司的成交率不足5成。
艺术品市场的寒冬真的来临了吗?
事实上,浙江本土拍卖公司西泠拍卖在2009年1月2日、3日,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取得了1.72亿元人民币的总成交额,总成交率达80%。在目前的环境下,拍出了这样的成绩绝对是可喜的。
让我们来看看西泠的这次秋拍,从中可以看到一些特点:
此次西泠秋拍共设立9大专场,有1200余件拍品。1月2日的四个专场:中国书画古代专场(清代)、中国书画古代专场(明代及明代以前)、首届历代供石专场以及历代名砚及案上雅玩专场,成交率都保持在80%左右。其中,中国书画古代专场(清代)的286件拍品,最终总成交额3923万元,成交率为83.5%。中国书画古代专场(明代及明代以前),上拍75件拍品,最后总成交额2360万元,成交率78.6%。其中宋高宗手敕岳飞《起复诏》以800万起拍,以830万落槌。
1月3日的中国书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专场、西泠印社部分社员作品专场最大的亮点,是潘天寿的八尺大堂水牛图《春塘水暖》,起拍价1200万元,最终被一位江苏买家以1850万元拿下。这也是本次西泠秋拍单品拍出的最高价格。
在西泠的这次拍卖中,很显然,名家的作品,特别是精品是大有市场的。
杭州的一位赵姓先生,涉及艺术品不足两年,在2007年下半年以一万元的价格买了浙江的一位朱姓画家的作品,在2008年浙江本土一拍卖公司的秋拍中以3万多元拍出,净赚2万多元。
艺术品是艺术家智慧和心血的结晶。真正永恒的艺术作品,都具有真善美的属性,它能感染观众,予人启迪和教化,并令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可以说,西泠秋拍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晴雨表。笔者最近采访了浙江省艺术品经营行业协会会长、西泠印社拍卖公司总经理陆镜清。他认为,从这次西泠秋拍来看,中国书画的成交比例大,价格比预期的要高,尤其是像潘天寿这样的名家精品的成交价比预期高出很多。由此可见,在2009年,中国书画的市场前景是美好而乐观的,特别是近现代名家精品是一个亮点,而古代书画作品是重点,一般画家佳作是热点。
陆镜清还提醒今后想涉及艺术品的人,这次金融危机对艺术品行业的机构也是一种洗牌,那些规模小、资质低、口碑差的将会被淘汰出局。所以对于想购买艺术品的人来说,要选择那些诚信、专业的机构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