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求学求职
3  
PDF 版
· 新春招聘场次大增
省人才市场每周4-5场
· 又到一年艺考时
· “无墙的大学”求学越来越便利
· 我省今年起开展成人
“双证制”教育培训
· 新年硕士求职的最大热门
· 部分港校不再录取内地高校保送生
· 我省三年免费培训
初高中毕业生15万多人
· 全国MBA学费普遍涨价
· 全国学生规范汉字
书写大赛启动
· “十佳”大学生
创业受表彰
· 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报名即将开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无墙的大学”求学越来越便利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高等教育制度,是一种以自学为主的新型的高等教育形式。如何完善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营造没有围墙大学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广大自考生都能接受助学、指导,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是自考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多年来,我省始终把建立和完善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作为促进自学考试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自考助学机构网络不断健全

  助学机构网络是自考学习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省已形成了由高等学校、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组成的省、市、县、乡镇四级上下贯通、遍布城乡的社会助学网络体系。这一网络中省属助学单位22家、市级100余家、县及乡镇自考基地1000余个。据统计,2008年全省有近11万人参加助学机构的助学辅导,其中全日制近5万人,业余近6万人。从2008年4月和10月报考情况看,全日制助学班学生占32%以上。截止2008年,我省登记在册的自考社会助学单位178家,其中举办全日制助学的80家,举办业余助学的98家。我省全日制助学自考在校生达8万余人。

  1、实施社会助学许可证和年审制度

  为规范自考助学招生办学行为,我省率先在全国对自考助学实行许可证和年审制度,采取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自考机构协助的体制对自考助学机构进行管理。2007年的年审,有23家助学单位年审不合格,被取消助学资格,其中绝大多数因连续两年未开展助学活动;11家助学单位暂缓登记。通过年审,可以对助学单位的助学活动进行全面的考核审查。实施社会助学许可证和年审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助学的规范、健康发展。

  2、积极鼓励具备条件的教育机构开展自考助学活动

  普通高校在师资、设备、场地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我省十分重视发挥普通高校在自考助学中的作用,目前,全省有29家普通高校(包括高职院校)举办全日制助学活动,全日制自考生达3.6万人。他们将自考生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增加学校自设课程,举行各种讲座等,拓宽学生视野;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组织参观、采风和社会调查,锻炼学员的实践能力。

  除了普通高校,我省有百余家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及其他教育机构开展了独具特色的自考助学活动。他们把德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

  3、助学活动深入到乡村

  为了给广大农村自考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我省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在乡镇建立乡镇自考基地的战略。并要求各地在乡镇自考基地内创建“自考生学习活动室”,为广大农村自考生提供学习场所、资料、设备等,为自考生学习交流以及其他助学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据2007年底统计,我省共建乡镇自考基地1000余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80 %。其中已建乡镇自考生学习活动室近769个。这些乡镇自考基地通过举办短期辅导班、结对子、组建自考生学习互助小组、上网、开展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助学活动。有的乡镇自考工作站采取全日制形式,长期开展自考助学活动,形成较大的办学规模。

  学习媒体建设不断深入

  自学考试是以个人自学为主的远距离教育形式,学习媒体是自考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学习媒体的质量如何,供应是否及时,直接影响到自学考试教育质量。我省自考学习媒体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教育部考试中心于1999年决定在我省成立全国首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媒体建设实验区”,从研制“课程学习包”与学习媒体主渠道供应模式两大部分进行改革实验。

  1、改革学习媒体供应制度

  没有学习媒体,就无以自学和助学。向自考生供应学习媒体,是最基本、最广泛的社会助学活动。为做好学习媒体供应工作,确保自考生,特别是基层自考生“学者有其书”,我省在总结多年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学习媒体供应制度改革——以学习媒体供应为核心,调整计划、考务、计算机管理等环节相关工作,实行自考生按首考课程预订,自考机构按预订数供应的学习媒体供应制度。

  2、“课程学习包”工程初见成效

  针对自考学习媒体相对单一,助学环节相对薄弱的状况,我省于1997年开展自学考试“课程学习包”建设,积极探索现代科技媒体在自学考试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并将文字、音像等各种学习媒体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目前我省“课程学习包”使用面已覆盖200多门课程,年供应量超过了24万个。

  “课程学习包”为广大自考生提供了身边的“教师”,不仅对课程知识体系、知识内容进行系统阐述,还有重点内容提示和难点问题分析指导;不仅传授知识,还教会学习方法。对农村基层特别是山区、海岛的自考生发挥了良好的助学功能。

  计算机远程助学网络不断健全

  通过计算机网络加强和改进自考教(助)学环节,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我省把积极运用计算机、通讯网络等现代多媒体技术,为自考生提供网络课程辅导、实施网上答疑,作为实施远程助学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

  1、实施网络课程辅导

  2001年,省自考委制定下发了《关于研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多媒体课件及其申报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在“十五”期间启动高教自学考试课件建设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课件研制工作由省自考委、省教育厅予以科研立项,并在总课题下按课程分列子课题的形式列入省自考委“十五”自学考试科研课题,先后立项确定了100门网络课件研制项目,合计投入科研经费90余万元,目前这些课件已在浙江教育考试网上投入使用。

  2、全面开展网上课程答疑和网上咨询活动

  在研制开发自学考试多媒体课件的同时,利用我省自己的网络平台进行自学考试网上课程答疑和网上咨询活动。

  自考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即对学科内容有疑问,可以在浙江教育考试网的网上答疑栏提出,省教育考试院安排主考学校专业老师在规定时间内对所有问题进行解答。答疑教师由主考学校推荐,省自考委发文聘任。目前我省教育考试网上答疑已覆盖624门课程,有600多名高学教师兼职承担答疑工作。(张超然)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求学求职 00016 “无墙的大学”求学越来越便利 2009-2-5 浙江日报000162009-02-05000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