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东西先上网看看。如今,网购已成为城乡百姓购物的新潮流,但各类网购纠纷也跟着“水涨船高”。
去年12月底,孙先生在上海一家网店购买了两支妮维亚男士洁面乳,但收到货品后发现,与正品模样相差甚远。于是,他特意买回一支正品,并拍下两者的对比图片,要求店铺退款。尽管店铺表示愿意退款,但从头到尾对“商品是否为假货”避而不谈,还需要孙先生自己承担退货的运费。
孙先生将证据提交给网店所在的网站,最后因为“缺乏足够的证据”而被驳回,店家无需退款。该家网站工作人员表示,消费者如果要证明卖家的产品存在假冒伪劣等行为,需要由产品品牌的厂商出示公函,证明该产品存在问题,或者需要权威认证机构出具相应证明。许多消费者由此不禁质疑:“这在现实操作中可行吗?”
事实上,除了消费者会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商家也会不时遭遇恶意攻击,除了双方沟通产生分歧之外,大部分恶意评价、诋毁还来自同行的竞争者。
钱一佳女士开了一个主要销售服装的网店,经过半年的辛苦努力,终于获得稳定的营业额。不过,最近一个多月,她屡次遭到几个顾客的恶意辱骂,他们还对钱女士的信誉作了差评。钱一佳将这几个顾客的ID进行比较,发现他们的注册时间很接近,语言习惯十分相似,“怀疑是同一个人在捣乱”。
买卖双方有时候都觉得有理说不清,归根结底,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作为主流网购平台之一,淘宝网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没有执法部门的权力。例如,如果查证某家网店确实销售假货,淘宝网能做的只是让该店的货品下架或者关闭店铺,无法对店主进行处罚,店主也可以马上换个账号再开网店。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网站已经就诚信问题推出各种服务。例如,淘宝网推出“7天无理由退换货”、“假一赔三”和“虚拟物品闪电发货”三项新的消费者保障服务;拍拍网也推出“7天内无条件退货”及“14天先行赔付”两大类服务。不过,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部门,这些服务也显得“力不从心”。
而传统的维权平台工商部门也很难为网购维权“撑腰”。记者了解到,目前很多卖家都是自由个体,无需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如此一来,即使卖家真的存在问题,工商部门也无权未经允许就进入私宅。至于那些恶意的买家,由于不实行实名制登记,更加无从查起,举证十分困难。
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金其飞表示,尽管法律上可以解决类似的纠纷,但程序上很难操作。首先,网络购物是虚拟的,这意味着双方都是虚拟的代号,查证真实姓名、地址等就有困难,要确定对方信息的成本颇高。其次,即使发生纠纷的网购网站能够提供双方的信息,起诉的地点往往以被告所在地为起诉地点,而多数网购都是异地购物,很多消费者难以承受起诉的成本。
金其飞表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制定诚信体系建设的标准和规则,建立严格的网络销售商和网络运营商的资格认证和准入制度,并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而监管机制也要建立完善,否则,诚信缺失将成为制约网购发展的最大“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