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文明之旅无停顿
· 我省出台十大惠农举措促增收
· 乡乡建“文化家园”
村村办“学习会馆”
· 嘉绍通道
栈桥施工
· 阿里巴巴牛年扩招5000人
· 三成多返乡农民
家门口重新“上岗”
· 在转型升级中赢得话语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乡乡建“文化家园”
村村办“学习会馆”

黄岩农民家门口学科技文化
  本报讯 (记者 洪卫 通讯员 王华军 杨金顺) “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有哪些?”“柑橘脚腐病如何防治?”……在台州市黄岩区澄江街道日前举办的一台农民俱乐部文艺汇演上,主持人出了这样一些抢答题,台下的农民踊跃抢答。

  观看节目的澄江街道童家洋村农民童小满告诉我们:“既看了表演,又学习了知识,这种形式我们喜欢。”据了解,这次寓教于乐的演出,是街道的“农民文化家园”举办的。

  在乡镇、街道开设“农民文化家园”,并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的行政村建起“农民学习会馆”,这是黄岩区“强农惠民行动”推出的做法。黄岩区委书记黄志平说:“我们把打造城乡一体的文化服务体系放在突出位置,让农民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新建立的“农民文化家园”,就是在原有的基层党校、文化俱乐部、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民信箱、远程教育等资源的基础上,经整合而组建的系统化、制度化的农民学习教育平台。从去年5月创建至今,全区19个乡镇、街道都建起了“农民文化家园”,通过“农民文化家园”下设的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科技服务、卫生服务、法律服务等5个流动服务团,已向农民送出科技、法律等各类宣传资料2万多册,送戏下村1100余场次,为1万多名山区农民义诊,排舞培训6000多人。

  “农民学习会馆”则成了农民农事之余听课、读报、看书和健身的好去处。在黄岩区头陀镇新岙村,这里的“农民学习会馆”设有文化共享园、农民书屋、农民讲习所、农民活动室等,各类图书杂志、活动器材齐全。新岙村会馆负责人邱正德告诉我们:“会馆的讲习所最受农民欢迎,一开课,附近来听课的群众挤得水泄不通。”杨梅种植大户蒋卜平是会馆里的常客,他在讲习所里学到了杨梅种植管理的实用技术,成为台州市首届农技标兵。蒋卜平说:“来讲习所讲课的农技专家讲课内容贴近群众,讲的又是我们身边的致富典型,我们易学易懂。”

  目前,黄岩区126个中心村村村建起了“农民学习会馆”,新添图书6万余册,健身器材80余套,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乡乡建“文化家园”
村村办“学习会馆”
2009-2-3 48256F32002924A64825753D002019A8[A2-洪卫≈B1-吴雅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