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农村广阔天地 青年大有可为
· 消费券杭州人春节花了三千万
· 忠诚·感情·责任
· 荣誉作动力 牛年创新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2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荣誉作动力 牛年创新绩
——访余姚梁弄镇后陈村大学生“村官”沈李利

本报记者 李建新 周松华 余姚市报道组 张 伟
  当“村官”,也能作出成就。这让余姚梁弄镇后陈村大学生“村官”沈李利很开心。去年底,这个年仅26岁的小姑娘,作为我省唯一代表,与全国各地30多名大学生“村官”一起走进中南海,受到了中央领导的接见。大年初六,我们专程赶到后陈村,会一会这位当地家喻户晓的“村官”。

  “小沈来了,快进来坐!”碰到沈李利时,她恰好到村民陈菊苗家中拜年、家访。陈菊苗拉着沈李利的手,热情地请她进屋坐坐,共进晚餐。“阿拉小沈可了不起了,不仅上了新闻联播,还见到中央领导呢!”当着大伙的面,陈菊苗夸起了沈李利。陈菊苗说,这两年,小沈帮村民们做了不少好事。去年,小沈通过互联网,帮村里的农家乐做免费广告,揽到了不少顾客。陈菊苗家小店的生意,也因此越来越红火。

  “小沈还帮我们村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呢!”后陈村村主任陈泽春也对沈李利竖起了大拇指。他回忆说,小沈刚到村里时,大家都把她当成了“孩子”,为了“保护”她,除了打水扫地、复印资料等琐事,其余的都不让她做。想不到短短几个月,小沈就与村民们打成了一片。她还利用自己计算机操作熟练的优势,给村里建立了“电子信息库”,记录了全村500多户村民的信息、资料,一举改变了过去村里翻箱倒柜查资料的工作方式。

  大家的赞扬,让沈李利有点不好意思。她告诉我们,她是2007年11月考上大学生“村官”的。一年多的“村官”经历,她学会了如何与农民打交道,懂得了如何根据政策、法规调解村民纠纷……“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更是我宝贵的人生财富。”

  我们问沈李利:村官当得如此出色,你有什么诀窍吗?

  大学生“村官”要学会踏踏实实做小事。沈李利说,刚到农村时,她也犯过“眼高手低”的毛病,不愿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后来她明白了,办好小事才是赢得村民信任的关键。比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名单的录入工作,看上去只是几个汉字和数字,但是操作时要十分细心,否则村民报销时就会遇到麻烦。“事情无论多小,都会在村民心里留下痕迹。”

  如今,沈李利已经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并成了后陈村党总支委员,她却没有一点自满。她说,荣誉属于昨天,今年她还要继续努力,在农村大舞台上,继续施展自己的才华。    (本报余姚1月3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荣誉作动力 牛年创新绩 本报记者 李建新 周松华 余姚市报道组 张 伟 2009-2-1 48256F32002924A64825754F0046A661[B1-周天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