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胡锦涛同奥巴马通电话
· 新春送岗位 牛年开门红
· 春运返程客流高峰显现
· “娃哈哈”连续十年
领跑中国饮料业
· 他们相互用诚意感动对方
· 帮助他人就业就是帮助企业发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他们相互用诚意感动对方
永康市报道组 叶 宁 本报记者 徐宪忠
  50岁的民工胡正强没什么技术,这次有机会上台推介自己,并得到了永康大企业的青睐,靠什么?他说,靠诚意,也靠主持人的帮助。

  38批民工、大学生求职者,让主持过许许多多场活动的应广智感动。在民工眼里,36岁的他只是一名义工团长,但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义工应广智其实是贝奇工贸公司的总经理。

  应广智告诉记者:“今天的活动是我参加过的最有意义的一次。不仅是我,来帮助送岗位的39名义工,都很感动。企业找好员工,难;员工找好企业,也难。让好企业、好人才上台互动,直接对接,大大缩短了相互寻找的时间。在求职者与企业主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们很快就能知道对方的诚意,作为一名企业主,我很理解民工的心态,找份好工作,意味着一年乃至多年的生活就安稳了。”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自荐台上,有几个民工突然上台发“难”:“答应月工资给1000元的,结果给了250元,希望以后不要出现这种情况。”这段小插曲令主持人难忘。民工鼓起勇气上台揭露不良企业主,当时有人以为他会阻止民工说下去,但他却这样回答说:“民工的要求很低,我付出劳动,你应给我相应报酬。谢谢你上台发言,这对企业也是一个警示,每个人做人做事都必须讲诚信。”

  应广智的理解,感动了民工,赢得全场掌声。应广智说:“民工兄弟追求的是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有些老板,生产好时大量招工,面临困难时,就一裁了之,不负责任。我要用实际行动告诉民工,不是所有老板都是这样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他们相互用诚意感动对方 2009-1-31 48256F32002924A64825754E003F92E1[A2-徐宪忠≈B1-陈志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