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消费券:政府惠民背后的“乘数效应”
· “油和米”最受欢迎
成都消费券拉动内需效应初显
· 消费券内容再扩展
政府买单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 共同分享社会福利
消费券期待催生 “乘数效应”
· 还富于民体现社会公正
发放消费券不会带来物价上涨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消费券:政府惠民背后的“乘数效应”
  为应对经济危机对于中国的影响,中央及各地方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改善民生。继广东东莞等地给困难人群发放红包之后,2008年12月,成都市政府向低保对象等37.91万人发放了3791万元消费券,此举被看作是全国范围内的投石问路之举。

  近日,杭州市区财政也安排1亿元资金,向市民发放消费券。目前正在全国各地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北京、上海、陕西等地的政协委员也纷纷提出了给市民发放消费券的建议。

  在全国范围内发放红包或者发放消费券,可行性到底有多大?各地发放红包、消费券的积极意义又该如何客观评价?

  专家认为,发放消费券的举措,是一种政府的惠民措施,意在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缩小社会分配差距、促进需求的增加,催生更多的“乘数效应”,让更多的老百姓分享社会福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消费券:政府惠民背后的“乘数效应” 2009-1-22 浙江日报000102009-01-22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