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两会要闻
3  4  
PDF 版
· 节约,克难攻坚的有力举措
· 让农民分享现代农业技术成果
· 楼道文明关系社会和谐
· 让中医产业成农民致富“金钥匙”
· 政企携手促和谐
· 加快转型升级 推进科学发展
· 用信心点燃希望的火把
· “政府要公平、公正地
支持企业发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用信心点燃希望的火把
——写在省两会闭幕之际
本报记者 毛传来
  当危机来袭,全世界都在追问和寻找:春天在哪里?

  在这个严冬里召开的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用信心和智慧点燃希望的火把,努力化解冰雪,温暖通往春天的道路。

  在困境中储备力量

  这个冬天,裹挟着金融风暴席卷而来的凛冽和萧瑟,让持续多年高于8%增长率的中国,30年来第一次感受到寒意。

  “只要我们在困境中储备力量,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脱颖而出。”省人大代表、中天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楼永良说出了代表、委员们的心声,更表达了5000万浙江人民的坚定信念。

  “对企业来说,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优胜劣汰的选择过程。”正如省人大代表、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水福所说的,困难时期订单或许会减少,但这是眼睛向内、苦练内功、转型升级千载难逢的机会。企业可以借机花两三年时间为未来经济复苏做好准备,只要“活着”就一定会有机会。

  在逆势中主动出击

  冬天是一个蛰伏的季节,万事万物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期待冰雪的消融、春天的到来。

  让我们再重温一次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闪烁着智慧的句句箴言:

  ——“经过‘冬眠’的休养生息和‘冬泳’的强身健体,适时出击‘狩猎’,从而实现更高水平、更快速度的发展。”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赵林中这样说道。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世界范围内人才、资源流动性加大,这正是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省政协委员、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荣对“抄底人才”颇有心得。

  ——“信心来自于研发。对制造企业来说,科技研发始终是第一驱动力。”省人大代表、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研究院院长叶伟东这样建议。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已从依靠投资、出口逐步转向消费拉动为主,浙江要尽早顺应这一变化。”省政协委员、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郑勇军则因时制宜地呼吁。

  在困难时更要重视民生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坚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看到这句话我很激动,差点眼泪都掉下来了!”省人大代表、立马控股集团董事长章树根说,现在企业面临重重困难,企业家身上的压力跟泰山一样重。政府工作报告不但提出“企业为基”,还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关于加大对企业的解困、扶持和服务力度的内容,很受鼓舞。

  “只要有阳光,冬天就不冷。”省人大代表、浙江广博集团董事长王利平也兴奋地说,党和政府把温暖的阳光及时送到企业,大大振奋了企业的信心。

  “经济越是困难,越要高度重视民生和社会稳定。”这更是我省许下的庄严承诺。

  “去年,我省城镇新增就业7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在严峻的形势下,就业工作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凝结着省委、省政府坚持不懈的努力。”朱雅仙代表说,今年要新增城镇就业60万人,帮助25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而且把“就业”摆在努力办好十方面实事的首位,这些都说到了百姓的心坎上。

  新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0万,新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0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25万,工伤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2009年的一个个目标数据,让我们在寒冷的冬日里如沐春风。

  也许困难比预计的还要多,也许付出的代价比任何时候都要惨重。但我们绝不妥协、绝不回头,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因为我们深信:无论多么肆虐的寒流,都抵挡不住我们迈向春天的步伐;无论多么厚重的阴霾,都无法阻止春天的阳光洒在我们骄傲的脸庞上。

  (本报杭州1月20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两会要闻 00004 用信心点燃希望的火把 本报记者 毛传来 2009-1-21 48256F32002924A648257544004F9217[A1-毛传来≈B1-郭晓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