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4版:丽水资讯
3  
PDF 版
· 邓献南的“石头人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9年1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邓献南的“石头人生”
文/吴春鸣
  邓献南的“石头人生”

  文/吴春鸣

  石斧、石刀、石铲、石锤、石凿、石球……一块块看似生硬的石头被贴上了标签。去年12月至今年元旦以来,在丽水市区万象山门楼举行的一场名为“丽水区域瓯江流域是古人类活动最原始最频繁的遗址”的旧石器文物展览,引起了山城的轰动。十多个门类百余个品种,共计6911件被称为旧石器的物品,吸引上万市民前去观看。面对一件件石器,有人惊叹、有人怀疑,但更多的人却想知道,发现和拥有这批旧石器的主人邓献南是个怎么样的人?

  元月8日,笔者找到了邓献南,并采访了他。

  很“傻”很执着

  今年53岁邓献南原来是一个生意人,30多年来,为了心爱的石头,他放弃了原本做得红红火火的兔毛收购生意,不顾妻子女儿的强烈反对,如痴如迷全身心地投入到收集、收藏和研究石头中去。

  邓献南的老家在莲都区老竹镇丁公村。1973年春季的一天,少年邓献南和同学结伴从镇上的学校走山路回家。在路上,他和同学有说有笑,不料,一块石头绊了他一跤。摸着摔得生疼的屁股,淘气的邓献南好奇地捡起那块害他摔跤的石头,想把它扔掉,不经意间发现:这块体积不大的石头“长”得很有“意思”,从一个角度看像天上的云朵,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像是一匹奔腾的骏马。一块不怎么起眼的普通石头能值多少钱?幸好少年邓献南的脑袋里没有一丝的功利思想,他没有多想,随手把石头带回了家。谁知这一带,竟“带”出了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石头人生”来。

  邓献南初中毕业后,跟师傅学起了木匠活,第二年,他学满出师,到丽水市区揽活挣钱。后来,他认识了丽光村的一名女青年,并在城里安了家。随着两个女儿的出生,家庭开支越来越大,靠做木匠活一天1.8元的收入已难以维持家庭各项开支。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政策开放逐步深入,政策上允许公民从事个体经济。通过朋友帮忙,邓献南创办了丽水市第一家私营企业,营业执照编码是丽私字0001号。邓献南开始走家串户,四处收购兔毛,然后再把兔毛批发给毛纺厂和供销社。当时,家庭电话非常稀罕,为了方便做生意,更好地与收购商联系,邓献南花了6000多元钱装了一部家庭电话。这在“万元户”就被看成是相当有钱的年代里,显然是一笔大数目,可邓献南不在乎,他知道这钱花得值。果然,有了电话的帮助,邓献南信息灵通,生意红红火火——每隔几天,各地的收购商怀揣巨额资金,开着货车到邓献南家里收购,而每一车,他都能赚到为数不菲的差价。

  邓献南发财了,还在市区里盖起了当时颇为瞩目的三层小洋房。

  生活富裕了,但17岁在少年邓献南心里保留着的那份“石头缘”并没有走远。繁忙的生意之余,他总是一个人到瓯江边去捡石头。

  瓯江流经丽水,两岸峰奇水清,洞幽深壑,历经亿万年的自然造化,孕育出了千姿百态的奇石,散落在八百里瓯江两岸。邓献南越捡越欢喜,他想不到,瓯江里竟孕育着如此多的宝贝。可是,做生意非常忙,很少有时间去瓯江边,如果还想赚更多的钱,就必须舍弃这个爱好。

  怎么办?邓献南陷入了两难。在这两者之间,他必须作出选择。邓献南说:“装电话的时候,我选择了31998这个号码(当时丽水的电话号码只有5位数),希望 ‘生意久久发’。可是,随着好石头越捡越多,兴趣越来越浓厚,我的思想发生了转变。我想,做人要有价值。比如说货币是流通的,也许今天还属于我,明天就属于别人了,所以财富不是永恒的。历史名人为什么能名垂千古?就是因为名人的突出事迹和对历史作出的贡献,这些都是金钱买不到的。我也想做一点不同凡响的事情——寻找石头的美,把石头的美传给后人,让后人也记住我。”

  于是,邓献南做了一个在别人眼里最“傻”的决定:放下生意,全力以赴寻找 “宝藏”。

  起初,邓献南这一决定还是瞒着家人的,可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找到的石头数目越来越多,许多珍品已经没有更多的地方可藏,邓献南不得不向家人公开了他的想法和决定,妻子终于恍然大悟:丈夫看上去整天忙忙碌碌,早出晚归,生意却不如以前红火,家里已不复往日的热闹景象,挣的钱也比以前少了许多……所有的一切迹象,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邓献南的决定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支持:两个女儿反对,所有的亲戚不理解,妻子更是一百个不同意。

  看到丈夫“不务正业”,走火入魔似地找石头、玩石头,妻子在屡次劝说不成功之后,数次以离婚相威胁:“要不选择石头,要不选择我和家庭。如果还要玩石头,我们十多年的夫妻就到头了。”然而,对石头深深痴迷的邓献南已经听不进任何劝说,他坚决地说:“如果非要我选择,那我只能选择石头。也许说这个话太不负责任了,但我没有办法割舍石头。”妻子本来只是想吓唬一下他,想不到邓献南对石头的痴迷程度已经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更让妻子伤心的是,丈夫向家人公开了寻找石头的秘密后,就连原先从事的兔毛生意都不做了,干脆一心一意念起了“石头经”。

  当时,兔毛市场虽然萎缩了,但邓献南比别人早一步实现了原始积累,即便不做兔毛生意,凭着50多万元的积蓄,办厂、开店都是可行的路子,同样能做出一番事业。可是邓献南的心中已与石头无法割舍。妻子见丈夫不管家庭,不顾生计,心里非常着急。邓献南在做生意的时候,认识了朋友陈六桂,两人相交多年,感情深厚。为了让丈夫回心转意,妻子曾多次向陈六桂哭诉,希望他出马,帮忙劝说丈夫不要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浪费到石头上。可是,此时的邓献南已经听不进任何劝说,他依然早出晚归,搜寻他的石头。

  家里没有收入,开支一下子紧张了起来。石头里蹦不出钱来,一家4口人生活需要钱,两个女儿读书更需要钱,照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会坐吃山空。

  看着丈夫执迷不悟,妻子一气之下到温州常年帮亲戚打工,以补贴家用。对于自己的那个“石头丈夫”,妻子已经彻底无计可施,但生活依然还得继续。期间,邓献南的两个女儿陆续考上了大专院校,家里的开支更大了。幸好,邓献南还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懂事的女儿,妻子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用来全部支付家用,舍不得为自己买一件新衣服;大女儿暑假不回家,顶着炎炎烈日到处做家教,为自己挣学费,好减轻母亲的负担。

  看着整幢楼堆满的石头,回首往日的一幕幕,邓献南心里既感到兴奋,又感到很不安。兴奋的是自己的付出终究都是看得见,总有一天他会让这些石头“发光”;不安的是,他觉得自己沉迷于石头,把一切家庭的重任都扔给了妻儿,太亏待了家人。采访中,说到这里时,邓献南微微红着脸,激动地说:“近十多年来,我放弃了生计,不顾妻子的感受,把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了妻子身上。作为丈夫,确实不应该。说心里话,我对不住女儿,更对不住妻子。”

  很苦很值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意人到潜心寻石玩石,邓献南脱胎换骨,从一个性格急躁、急功近利的生意人变成了一个超然物外的“石痴”。

  邓献南说:“石头喜欢我,我也喜欢石头。我和石头共同依恋,早已不可分割了。”

  放弃生意之后的邓献南可以说是为石头而活的。只要天晴,一大早,他就提着一个塑料袋和一个锤子,站在丽水市区三岩寺加油站附近的公交车站点等候去溪滩运沙石的翻斗车——由于邓献南整天在溪滩上转来转去寻奇石,早就和翻斗车司机混熟了,他们经过三岩寺加油站的时候一定会主动搭送邓献南一程。停靠的时候,翻斗车司机常常会这样问邓献南:老邓,今天你去哪里?我送你去。邓献南则开心地回答道:今天你去哪里,我也跟你去哪里。不仅如此,翻斗车司机只要看到觉得稍微“有点意思”的石头,一定会送给邓献南。他们说:“这种石头送给老邓,就好像女人找到了善待她的丈夫。”

  由于搜集到的石头的增多,渐渐地,邓献南有了点名气。丽水学院的一名教授兴致勃勃地要和邓献南一块去找石头。有一次,在港口的溪滩上,两个人正在专心致志地低头搜寻,突然,瓯江水位眨眼间高了起来,他们还来不及跑到岸边,水已经漫到了胸部。他们当即被困在了水中间,一时间动弹不得,后来两人靠着相互扶持才走到岸边。教授脱险了,可别在腰间的手机进了水,报废了。坐在岸边,教授心有余悸,说:“想不到找石头这么辛苦、这么危险!”

  这样的危险,邓献南经常碰到。2002年冬天,邓献南到青田找奇石。他在瓯江边转悠了一天,都没有找到满意的奇石。天快黑了,直觉告诉他:瓯江对岸的某处一定有好石头。当他快要到达目的地时,突然陷入了挖沙后留下的深坑里。冬天的瓯江水冰冷刺骨,邓献南觉得有千万把钢针扎在腿部,他咬紧牙关,拼命从深坑里爬出,坚定地朝目的地继续前进。功夫不负有心人,邓献南凭着直觉和毅力,终于找到了一块光滑如玉的好石头。等他爬上岸,两条腿已经被冻麻了。可邓献南非常高兴,他说:“这是老天爷对我的考验。只要我能经受得住考验,老天爷肯定会给我回报。”

  为了寻找好的石头,邓献南几乎跑遍了丽水市范围内瓯江流经的区域,庆元、龙泉、景宁、青田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其中的艰辛和惊险,他的体会最深,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不管收获如何,他的心里总是充满了愉悦。因为寻找本身就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这种过程是快乐的。

  很“狂”很自信

  邓献南寻找石头的过程是艰辛的,可他一点儿都不感到苦。一个人在家时,邓献南就会掏出石头,痴痴地坐着,赏石、悟石、研石、鉴石……从下午到傍晚,从傍晚到深夜,再从深夜到天亮,休息对邓献南来说已不重要。特别是那些从瓯江两岸小白岩、东西岩、石门洞等洞穴里找到的形如刀、铲、斧、锤、凿、球的石头,不但有加工过的痕迹,也有很明显的被使用过的痕迹。他坚信,这就是人类最原始、最初级、最简陋的工具,是旧石器!很长的一段时间,邓献南为自己这一发现而兴奋。但他也担心,这旧石器一般是要由专家来“正身”的,自己只是一个玩石头的小人物,说捡来的石头是旧石器,这几乎是疯狂之举,谁又会相信呢?但邓献南觉得这么多奇石异宝是老天爷对自己的恩赐,他说:“我没有理由让亿万年前的石头静静地埋没在瓯江里,更没有理由就这样让它躺在我的家里无人知晓,我要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认识它,共享它。”

  该怎样让这些石头发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甚至把床安在石头中间,经常一边把玩着石头,一边不知不觉抱着石头就睡着了。

  有一天,邓献南在家看着各种形状的奇石,有的如百花盛开,千姿百态,有的如雪山初融,瀑流飞挂……石头纹路细腻流畅,线条曲折多变,妙趣天成,生动传神。突然来了灵感,于是有了一个“让瓯江石头发光的计划”:第一步先走石头艺术之路,等大家对这一艺术有了了解,第二步再顺理成章地推出旧石器。有了这一计划,邓献南觉得自己的“石头天空”变得格外的亮堂。

  2004年10月,丽水市委、市政府举办“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期间还举办根雕艺术展。邓献南抓住了这次机会,把自己近30年来苦心经营的石艺送上了展台,并引来了众多的观众,5本留言簿上写满了观众的各种感想和好评。

  中国根艺美术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根雕艺术协会主席李蒂在参观了他的作品之后,竖起大拇指说:“像奇石和根艺这样巧妙结合的形式在全国也是首创,这堪称中国一绝。”并为邓献南的一个作品起名为“米芾品石”。

  之后,在2005年11月举行的“中国第十一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暨2005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上,邓献南的石艺再次单独在丽水市行政中心二楼开展,从此丽水刮起了玩石头之风,市区至少三四千人加入了玩石头艺术的队伍。

  “独门独派,全国唯一”,这是邓献南对自己石头艺术的评价。尽管在石头艺术上有了一定的收获,可邓献南并不满足现状,因为他目的是计划的第二步:让旧石器闻名天下。

  虽说两次的参展都少不了旧石器,而在展会上,它的地位却仅仅只是个配角。大多数人更喜欢看形状似山水、像人物、如动物的石头,而不太会去注意那一件件生硬的石斧、石刀、石铲、石锤等。

  2006年6月,邓献南的“丽水瓯江奇石博物馆暨旧石器文物馆”成立。市政府把民俗乐园大门东边二楼给他作了展厅,此时邓献南已拥有了2100多件旧石器,并开始主推这些文物。可好景不长,由于民俗乐园生意需要这层楼,2007年9月,他只得把博物馆搬往万象山门楼。

  这批石头换了个“家”,总算被安顿下来。此时,邓献南也开始下狠心孜孜不倦地研究旧石器文化。

  要证明自己拥有的是旧石器,他得先看看丽水博物馆的新石器。可要看这些“宝贝”并非易事,按博物馆规定:必须是三位管理人员都在场才可以看。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次一次地找熟人、打电话,终于找到了三人都在场的机会,并让邓献南一睹了新石器的“芳容”。

  2007年11月17日至21日,第十二届中国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期间,举办“史前人类石文化之最博览会”。为了给旧石器找到更多的证据,2008年起,邓献南开始到全国各地去参观学习,他先后到河姆渡遗址、良渚文化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上海自然博物馆等地参观考察。

  学习回来之后他更坚定地认定自己拥有的就是旧石器的信心。2008年4月25日至26日丽水市电视台连续报道“丽水市瓯江奇石博物馆”、“丽水市旧石器文物馆”,引起轰动效应。2008年10月28日至11月2日中国丽水首届国际生态经济博览会期间,举办“人类瑰宝旧石器文化遗产博览会”,发放丽水市瓯江奇石博物馆和丽水市旧石器文物馆及《试论甄别人类旧石器的标准》宣传画册28000份,观众达五万多人次。2008年11月14日,《丽水日报》刊登邓献南利用三十多年时间,研究收藏了6911件旧石器,在国内堪称第一的图片新闻,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并被国内众多媒体转载。

  2008年12月到2009年元月,他在万象山门楼自己的旧石器文物馆前拉出了“丽水区域瓯江流域是古人类活动最原始最频繁的遗址”的横幅,以此来宣传自己的旧石器文化。

  “凭什么认定它们就是旧石器?”几乎每个参观者都会发出这样疑问。对此,邓献南滔滔不绝地向笔者讲述他的理由:这些石头有的可以拿来砸东西,有的可以敲,有的可以铲,对于古人来说,它们都具有生活、生产使用功能;它们的外形都与已被专家认定为旧石器的石头非常相似;这些石头各个面都整齐平滑,有人工打制的痕迹,这也是大自然无法做到的……

  正当社会上众多人对邓献南的旧石器心存怀疑之时,他与丽水学院讲师、博物馆顾问高长苗合作撰写的《试论甄别人类旧石器的标准》一文在《中国和平崛起》杂志上发表了,论文中明确了甄别旧石器的三条标准。也许这篇文章可以解开人们心中的疑问。

  

  从捡石头,到玩艺术,再到如今的研究旧石器文化。邓献南不但花去了他原来所有的积蓄,并负债上百万元,曾经有人出价30多万元买邓献南的一件作品,却被他一口回绝了。至今,他没有因为生活清贫而卖过一件作品。他说:“在金钱上我虽是个‘负翁’,但在石头文化和石头艺术上我却是一个‘富翁’。”

  “负翁”和“富翁”两个截然不同的称谓,却是一个人精神境界的体现。

  丽水市瓯江奇石博物馆

  丽水市旧石器文物馆(筹)

  馆长:邓献南

  馆址:浙江省丽水市万象山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丽光新村11幢7号

  办公室电话:(0578)2131998

  手机:13857079815

  博客:http://blog.sina.com.cn/ojqs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丽水资讯 00024 邓献南的“石头人生” 文/吴春鸣 2009-1-20 浙江日报000242009-01-2000020;浙江日报000242009-01-2000029;浙江日报000242009-01-2000019;浙江日报000242009-01-2000018;浙江日报000242009-01-200003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