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浙江交通
3  4  
PDF 版
· “三大建设”
托起浙江交通新跨越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大港口 大路网 大物流
“三大建设”
托起浙江交通新跨越

  大港口 大路网 大物流

  “三大建设”

  托起浙江交通新跨越

  2007年年底,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主要领导指出:今后五年,浙江要加快推进现代交通“三大建设”……

  “三大建设”指的是:大港口、大路网、大物流。已经过去的2008年,是浙江交通系统扎实推进“现代交通三大建设”的第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及省交通厅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全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三大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跨入2009年之际,特在此作一简要回顾。

  “大港口”

  启动港航强省战略

  2008年,堪称浙江港口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2008年1月11日,我国第一条30万吨级人工航道虾峙门口外航道整治工程通过交工验收,30万吨级的“巨无霸”船舶可直接驶入宁波-舟山港;5月9日,全国最大的进口原油保税中转基地——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公司新建的岙山30万吨油码头打下第一根管桩;10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过对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工程项目的核准,58.5亿元的总投资助推金塘岛起步迈向“现代化、国际化集装箱物流岛”。

  2008年,宁波-舟山港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100万标准箱。目前,宁波-舟山港航线总数达210条,平均月航班超过900班,最高月航班数达917班,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全球通”航班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打开了一个个“窗口”。

  在“大港口”的发展战略中,浙江的港口布局日益呈现出“中心两翼”的新架构,即打造以宁波-舟山港为龙头,温台和嘉兴港为两翼的现代港口体系。2008年,一个龙头、两个区域所构筑的现代化沿海港口体系轮廓日见分明,以宁波-舟山港为干线港、温州港为支线港、嘉兴港和台州港为喂给港的层次分明、分工协作的集装箱运输网络呼之欲出。

  67公里的深水岸线资源为温州港的发展建设提供了优良的先天条件,据此,以大小门岛、状元岙、乐清湾等为代表的港口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着。到2010年,温州腹地外贸集装箱生成量将达200万标箱以上。台州港内以大麦屿港区为代表的港口建设不断深入,临港工业活力无限,汽车、摩托车及配件生产企业多达4500多家,全年产值超500亿元;船舶制造业正朝着大吨位、大马力、多用途方向发展。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开通,促使嘉兴港“牵手”宁波-舟山港,联合发展集装箱业务;乍浦港内河航道工程工可得到评审,有望明年开工;海河联运也纳入了独山海盐港各码头配套建设的计划之中……

  2008年初,位于嘉兴港区的浙江壳牌公司举行10周年庆典。作为港区首家临港工业企业和外资企业,该公司10年产量扩大了10倍,2007年销售收入超16亿元。港区内许多企业快速投产,滚动投入,效益显著,带来了临港产业的加速发展和集聚,它们的经济总量已占港区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2008年总产值超过100亿元,5年后将达300亿元至500亿元。

  “港口是浙江构筑改革开放新格局,实现新一轮腾飞的战略依托。现代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从内陆走向海洋的过程,走向海洋就是走向开放、走向全球化。港口是浙江外贸发展的主渠道,扩大浙江的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必须实施港航强省战略,建设大港口。”针对“大港口”建设需要具体完成的主要任务,浙江省交通厅主要领导充满信心地说:今后五年,浙江省将全面实施“2468工程”,即内河新增三级航道200公里,运输能力新增400万载重吨,沿海港口新增60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800万标箱。

  拥有“大港口”的浙江,犹如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冉冉上升、霞光万丈。

  “大路网”

  支撑经济新腾飞

  2008年,浙江省大路网建设取得了骄人成绩:杭州湾跨海大桥、台缙高速、黄衢南高速、宁波大碶疏港公路相继建成通车,进一步完善了浙江的高速网络,为浙江直接牵手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实现山海协同发展,支撑经济谷底崛起提供了现实条件。

  2008年1月,历时3年多建设的杭浦、申嘉湖、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连接线3条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加上申苏浙皖这条真正意义上贯穿“长三角”的高速通道,浙江接轨上海的四大公路交通通道最终到位,浙江与上海的高速通道成为“长三角”大城市间最密集的高速网络。

  2008年1月,台缙高速公路缙云段举行了通车典礼。高速公路带来的是高速经济,围绕着高速公路,缙云已经建设了浙江缙云工业园区、壶镇工业功能区和五东城市工业功能区3个特色工业园区,缙云工业园区被列为“山海协作”示范区。

  2008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这座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让浙江东南部尤其是宁波实现了和上海的紧密牵手,这对于浙江主动接轨上海,扩大开放,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具有积极的意义。

  2008年12月24日上午10点25分,被称为“黄衢南高速”的国家高速主干线G3京台高速浙江衢州到福建南平段建成通车,它恩泽安徽、福建、浙江三省人民。

  作为连接皖、浙、闽三省的省际干线公路,黄衢南高速公路给沿线的百姓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条高等级的公路,更是他们走出大山、融入现代生活的希望。

  2008年通车的衢南高速是黄衢南高速公路的南段,通车后,南平到衢州市区只需3小时左右车程,同时,让福州到杭州多了一条快速通道,对浙江作为上海经济区南翼中心向福建、湖南辐射,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它将承担起浙江西部的大部分高等级交通任务,它是我省交通西进政策的具体实施,必将为浙江西部崛起、衢州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2009年1月2日诸永高速北段通车,该高速公路串起了整个浙中南山区,把绍兴、金华、台州、温州四市的边缘山区都连接了起来,使我省最贫困的地区和富裕地区直接手牵手。建成通车后,杭州到温州的行车里程直接缩短约100公里,3小时或更短的时间就可到达,比目前快了整整1个多小时。

  近年来,浙江省高速公路发展速度之快、效益发挥之明显前所未有,据了解,截至2008年底,浙江投入运营的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3067公里,形成覆盖除舟山外的10个地市及70多个县(市、区)的高速公路网络。

  光2008年一年,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就有400多公里,极大地完善了作为浙江省“大路网”建设主骨架的高速公路网络。

  如今,“接轨上海、拓展沿海、挺进腹地、贯通省外”的战略基本实现,浙江任何两个地市都能以最短的距离到达(除舟山),浙江也形成以高速公路为轴线,以各处立交桥为轴心的一系列经济区块。

  驱车在浙江东部南北向的上三高速及甬台温高速公路上,沿途经过天台、黄岩、乐清等地,高速公路周边尽是连绵的工厂和经济开发区,便捷的公路网就像是一条条财富的纽带。

  2008年,浙江高速公路突破了3000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高速网络,浙江的路网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和提升。

  在高速公路网不断完善的同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实施省委、省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公路的建设也是可圈可点。

  从2004年至2008年的5年中,浙江省用于乡村康庄工程的建设资金已达到了200多亿元。单是2008年一年,浙江省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总投资达到40亿元。

  农民“走得出”的问题解决之后,如何让农民“走得方便、走得好”,便成了省交通部门一直努力探索的课题。

  2008年1月14日,浙江颁布实施了《浙江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从而明确了从2008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将浙江农村公路纳入路网统一管理范畴。2008年,浙江农村联网公路计划完成2900多公里,总投资达到19亿余元。

  在农村联网公路建设中,省里给予每个一般县的补助是每公里11万元,欠发达地区17万元,其中分别包含了安保设施补助1万元和2万元。在联网公路建设中,安保设施被要求“同步设计、同步审查、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目前,浙江省还有龙泉、文成、新昌等18个欠发达县(市、区)、1100多个建制村,共计11200多公里的通村公路建设任务还未完成。鉴此,浙江省交通厅不断提高对这些欠发达地区的补助,以便平衡推进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的进程。2008年7月29日,在浙江省交通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通村公路建设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对这18个县(市、区),在2008年到2010年期间能完成年度计划的,在原有补助基础上再给予每公里5万元的资金补助。而对全省不具备条件的233个建制村,浙江省将结合当地政府规划,采取“下山脱贫、整村搬迁”的方式,解决农民出行问题,让所有山区百姓都能享受到农村公路建设带来的实惠。

  “大物流”

  培育经济新优势

  2008年,在全省各级政府和交通部门的推动下,“大物流”在浙江大地蓬勃兴起。

  全省物流基地布局完成,各地的物流园区先后进入动工、建设阶段;物流龙头企业培育明确;湖州创全省先河,将物流业指导协调职能从发改委划归交通局;宁波市专门成立现代物流规划研究院,承担宁波市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形势分析和物流产业政策咨询研究职责。

  “大吨位厢式车安排技改补助”,“物流基地集疏运交通网络建设”……我省物流企业接到了一个又一个政策“利好”。

  “将各种物流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和空间集聚,彻底改变散、乱、差的弊病,大大提高运输效率,政府的推动责无旁贷!”省运管局局长张平平如是说。

  2008年7月建成的快运小件通用软件,先后在宁波、台州临海、杭州等地正式上线运行。目前,快运软件带来的作用非常显著,营业量提升了30%。

  2008年,企业通用网站、快运小件、运输类、站场类等一批物流标准业务推荐软件都进入到建设或推广阶段。截至2008年12月末,在交通部门建设的企业通用网站上,已有365家货运企业免费注册了自己的“门户网站”。

  根据测算,全省目前有货运企业26万家,按照未来5年有2.5万家采用推荐软件,这些企业自身发展信息化每家投入5万元(软件产品购买)来计算,由政府来出资开发货运企业标准版软件给货运企业免费使用,将为货运企业直接节省资金12.5亿元。另外,按照货运企业2.5万家,每家每天传送单据100张计算,5年共传送45亿张,每张单据带来效益0.1元(仅计算节省重复录入的费用),则产生效益4.5亿元。

  最近,浙江交通部门正结合全省交通物流基地规划,重点扶持12个物流基地。按照“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统筹推进、分级负责”的原则,对重点物流基地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和技术创新项目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

  在省交通厅的推动下,衢州综合物流园区已完成无水港主体建设,宁波空港物流园区再添新丁。它们与其他三家候选重点物流园区一同通过了专家关于省交通重点物流扶持基地的评估。在浙江,将不再只有传化这一个为当地政府创造4亿元税收的现代化物流基地。

  物流基地降低了社会成本,物流企业则承担了为生产企业降低成本的职责。杭州顶津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年运费在1.2亿元左右的生产企业,在新经济形势下,这一费用对制造企业来讲十分重要。

  据统计,2008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在3000亿元左右。企业物流费用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全省每年将可降低物流费用约200亿元。而物流费用的降低,将直接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经济快速转型。

  打造大物流平台,不仅降低了社会成本,也惠及了老百姓。

  在湖州市长兴县,一些城乡公交线始发站附近的超市、便利店内,多了一张标有“浙江快运小件”的标志牌。周边的老百姓再也不必为货车怕成本高不愿意进村,使得他们买不到生活必需品而担心了。

  由于浙江省运输网络健全、班车密集,特别是城乡公交实现村村通之后,解决了农村物流布点不密的问题。同时,通过形式各异、服务细化的农村物流组织网络,广大农民所需日用品、农资能够顺畅地运送到身边,农产品也拥有了快速向城市输送的网络通道。

  同时,省内一些物流企业如衢州驰骋物流、台州天啸物流也在与当地农村合作社、超市合作,尝试开拓农村物流这块市场。正因为企业把物流做到了农村,在台州,无论是新中镇的葡萄、涌泉的蜜橘,还是天台的茶叶、石梁的高山蔬菜、南山县的杨梅运价,都比从前低了约1/3。

  2008年11月4日,省交通厅出台《关于申报2009年物流发展扶持项目的通知》,明确对企业申报农村货运站场建设补助的条件,扶持农村物流站场一体化与网络化。人们相信:“大物流”的明天将给浙江经济发展,给广大百姓带来更多实惠。

  本版文字:张 帆 林世杰 翁津津

  本版图片:省交通厅新闻宣传中心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浙江交通 00008 “三大建设”
托起浙江交通新跨越
2009-1-20 浙江日报000082009-01-2000018;浙江日报000082009-01-2000019;浙江日报000082009-01-2000020;浙江日报000082009-01-2000013;浙江日报000082009-01-2000014;浙江日报000082009-01-2000021;浙江日报000082009-01-2000027;浙江日报000082009-01-2000028;浙江日报000082009-01-2000024;浙江日报000082009-01-2000016;浙江日报000082009-01-2000017;浙江日报000082009-01-2000022;浙江日报000082009-01-2000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