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杭州亿元消费券春节前后发放
· 城里人下乡淘土货
农民进城买畅销书
· 中国高速公路
通车总里程
突破6万公里
· “马大嫂”监督年夜饭
· 杭州四大汽车站有新服务
· 铁路杭州站再增临客13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9年1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2008浙江质监在行动

  2008的车轮,注定在浙江这片土地上留下不平凡的印痕。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不期而至,国际金融危机呼啸而来,拉动我省经济增长的外贸、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增速减缓……

  面对种种困难、挑战和压力,我省各级质监部门积极行动起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省局党委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中心组理论学习以及全方位的调研活动,正确引导系统上下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充分认识“监管”与“服务”的本质一致性,牢固树立“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监管”的科学监管理念。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省局党委进一步统一了“坚决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充分发挥质监职能优势,通过优化质量服务推进经济发展,通过强化安全监管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理念。在扎扎实实的工作中,展示了质监部门的坚强战斗力,显示了质监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强力助推浙江经济

  转型升级

  省质监局及各级质监部门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走进矛盾,破解难题,帮扶解困,充分发挥质监职能作用,扩大了质监的社会影响力,强力助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

  全省各级质监系统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性有了极大提高。品牌建设是助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载体,质监部门对此孜孜不倦、紧抓不放。2008年,全省获得全国质量奖的企业达到11家,居全国第二位;全省已有8个市、23个县(市、区)政府设立了“市、县(市、区)长质量奖”。新增“浙江名牌”中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达72.7%,全省已有7个区域名牌。

  标准化工作成效显著。规模以上企业重点产品采标率达到81.6%;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31项,无公害地方标准比例达到90%以上;全面完成19项能耗限额标准的制定,使占我省工业能耗80%的行业有标准可依;如期完成食品、家用电器等领域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文本库建设,新增标准馆藏30万件。标准信息平台建设获省级立项,目前已开通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和海宁经编园区两个平台。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省各级质监部门积极开展“清费减负解困”系列活动,共减免涉企12大项收费项目,为企业减负约5300万元;部署开展“技术机构千家企业质量帮扶活动”,为块状产业中困难较多的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帮扶,切实解决产品质量问题,进而为产业经济有效发挥了技术支撑作用。

  有效开展以项目推进为抓手,以质量赶超、实质性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标准为内容的块状产业质量提升试点工作,重点推进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区域名牌培育为载体,促进了我省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有效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扎实开展一次节能执法检查、推进一批重点耗能企业计量检测体系认证、树立一批能源计量示范单位、深化一项节能服务活动、组织一次能源计量培训教育、抓好一百家能源计量工作试点。省质量协会等社团组织在服务企业、推进企业质量基础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着力保障食品

  质量安全

  保障百姓的食品质量安全,质监部门义不容辞。

  去年全省共监督抽查30219批次,安全健康类产品及食品占70%以上;抽查合格率达到89.8%,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全省县城以上实现区域“放心豆腐”、“放心豆芽”市场全覆盖;“十小”质量安全整治和规范行动阶段性任务如期完成;汽车配件、装饰材料等10类产品经集中整治后,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全省有54个和50个县(市、区)政府把集贸市场在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经费和医疗卫生在用计量器具专项检查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或专项经费。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6.7万人次,立案查处案件8778起,涉案货值逾2.8亿元,罚没款逾1.4亿元,移送公安案件34起。

  奥运期间,全省上下严把涉奥产品,尤其是食品的质量安全关,对4家供奥企业实施驻厂监管,对859家涉奥企业开展了不间断的全面巡查和异地督查,为确保奥运期间产品质量安全作出了应有贡献。

  在突发性事件中,质监部门紧急应对的能力经受住了考验。三鹿奶粉事件中,省局第一时间启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及应急处理预案,全系统迅速组织力量投入这场特殊的战斗,严密排查我省乳制品质量,准确把握舆论导向。同时积极建言献策,为我省乳制品应急处置工作赢得了主动。

  随后,我省质监部门积极开展奶粉质量检测,在现场核查乳制品企业和对三聚氰胺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测其他相关有毒有害指标,严把原料奶进厂检验关,确保浙产和在浙销售的乳制品质量安全。

  根据部署,全省质监部门将对使用奶粉或鲜奶作为原料以及生产乳制品或含乳制品的生产加工企业进行逐一排查,要求企业立即暂停使用三鹿奶粉进行生产,对添加三鹿问题奶粉的产品主动实施召回;对在浙江市场上销售的外省生产乳粉开展抽样检测,重点关注市售婴幼儿配方产品是否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对在专项检查中发现涉嫌三聚氰胺问题的,质监部门将责令企业一律停止生产、停止销售、查封成品;对可能影响消费者健康需要实施召回的,按照《食品召回管理规定》执行。

  全力打造

  检验检测创新平台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质量技术监督的重要技术支撑,检验检测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质量技术监督检测公共平台建设不仅仅是质量监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已成为我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我省工业创新及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必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2008年,全省质监系统打造检验检测创新平台有突破。系统内14家技术机构参与并融入省级创新平台建设;3家国家质检中心获准筹建,我省国家中心总数达到19家;新增3家装备制造业领域省级质检中心,省级质检中心总数达到61家,基本满足我省重要产业基地发展需求;省本级检验检测实验室正式奠基;在质量安全、标准化及应对技术壁垒、管理软科学等重点领域设立了一批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尤其令人振奋的是,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实验室建设项目于去年底正式开工建设,意味着全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工作掀开了新的篇章。

  该项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杭州市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项目总投资预计达5.7亿元,总征地面积155.9亩,其中实际占地面积110.224亩,这也是我省质监系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标准最高的建设项目。项目完成后,省局下属的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省纤维检验局3家省属事业单位携下属方圆检测集团、方正校准公司将整体迁入该检测基地。

  实验室基地建成之后,将竭力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我省创业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在计量、质量检验、产品开发研究、节能环保等方面为全省的企事业单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检测基地内还将设有电能表、测力仪器、水表、化学建材、家用电器、食品化工、纺织等七大国家级检测中心,这些国家中心的建设将为全省相关行业提升创新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提供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技术服务。

  ·资 讯·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经济新闻 00007 2009-1-16 浙江日报000072009-01-1600022;浙江日报000072009-01-1600023;浙江日报000072009-01-1600024;浙江日报000072009-01-1600026;浙江日报000072009-01-1600027;浙江日报000072009-01-1600028;浙江日报000072009-01-1600029;浙江日报000072009-01-160003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