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浙江省暨杭州市新春拥军慰问大会隆重举行
· 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
· 信心·决心·恒心
· 出席省“两会”的代表委员抵杭报到
· 省婺剧促进会免费向社会发放婺剧碟片
· 省政协领导看望出席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委员
· 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 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九次会议
· 政协委员踊跃建言献策
· 2008年度“浙江骄傲”颁奖典礼昨举行
· 我省侨界举行迎春联谊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信心·决心·恒心
——吕祖善接受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访谈侧记

本报记者 嵇 哲
  “只要我们充满应对挑战的信心、坚定科学发展的决心、坚持苦练内功的恒心,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今天下午,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接受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与央视网《我有问题问省(部)长》栏目组现场访谈时,铿锵有力的语调,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今天的访谈嘉宾有学者、企业家和地方政府负责人。吕祖善通过互联网,回答了许多关心浙江发展的网友的提问,气氛热烈,妙语连珠。

  信心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办法总比困难多”、“政府要与企业站在一起”……去年以来,这样的精彩语录经常出现在吕祖善的口中。对此,央视网的网友向吕祖善提问:信心来自哪里?

  吕祖善侃侃而谈:

  第一,我国和我省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加速推进的时期,这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内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第二,中央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见事早、行动快、措施有力。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克服困难。

  第三,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省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为我们今天应对挑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我省产业结构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产品门类多,“东方不亮西方亮”, 战胜危机的能力和水平早已今非昔比。

  第四,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在市场经济的摔打当中,培育了一批浙商,这包括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经过30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我们形成了创业创新的浙江精神,这是我们浙江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有5000万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浙江人民,这是我们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挑战的最根本的力量源泉!

  一位 “农民工”网友通过央视网主持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不敢消费。”他说:“从1994年进城务工起,已经有10多年了,在城市里买了房屋,但户口进不了城市,虽然小有成就,但不尽如人意,到了2002年才有养老保险,到了2007年才有公积金,这在千千万万的农民工里已经算是很好了,但今天不知道明天会怎么样,是留在城市还是回到农村,这都是个问号。农民工最怕生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享受和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总是担心失业,所以有钱也不敢花。”

  针对这个问题,吕祖善说,这位网友提的问题,也是我们政府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要扩大内需,首先要提高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除了增加收入以外,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改善消费预期。在社会保障建设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这几年浙江要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我相信,如果我们把社会保险、社会救助这些体制更加完善以后,这个农民工网友就敢把口袋里的钱拿出来消费了。

  吕祖善接着又介绍了我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访谈嘉宾、正泰集团董事局主席南存辉说,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对策措施,完全符合浙江的实际,也完全道出了我们企业家的心声。尤其是吕省长多次在会议上强调让大家树立信心,听了吕省长今天的发言,我们更加信心百倍!(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决心

  应对挑战,浙江克难攻坚的路径选择是现场学者关注的一个焦点。吕祖善语重心长地说:“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推进转型升级不畏难,着力苦练内功不浮躁,这是浙江的坚定抉择!”

  吕祖善说,尽管浙江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总体来讲,我们还没有摆脱粗放式的增长方式,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优势,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科学发展是浙江的唯一出路,科学发展没有回头路。这次金融危机促使我们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转型升级怎么转?吕祖善说,转型升级一方面要提升产业层次,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另一方面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服务业的发展。

  温州、义乌的发展模式是全国关注的焦点,当两地的党政负责人出现在访谈现场时,民营企业如何转型升级立即成为热点话题。吕祖善说,这两个市不少企业都在致力于转型升级。比如温州的“正泰”、义乌的“新光饰品”,这样的企业并不是个案。去年12月份,我们刚刚对省里的3500家企业做了一次摸底调查,其中70%基本做到生产经营平稳,大约有26%的企业压产,真正倒闭的企业只有4%。这3500家企业中,有两成的日子还过得很不错。因为他们未雨绸缪,很早就在调整、转型、提升。所以,转型升级已经越来越成为浙江企业家的共识。

  当访谈嘉宾、香港盛桥投资董事合伙人董明建议省政府应该“人才抄底”时,吕祖善表示:转型升级关键靠人才。4年前,我们就着手建设集聚创新资源的公共平台,比如跟中科院在宁波成立了材料所,在杭州、嘉兴成立了中科院的转化中心,跟清华大学在嘉兴建设长三角研究院等,这些平台不但吸纳了高端人才,同时通过产学研结合,打破了传统科研体制,效果十分明显。目前是在国内外吸纳人才的机遇,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恒心

  吕祖善语重心长地说:“去年11月份温家宝总理到浙江视察,对浙江的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归纳了10个字:‘开拓、创新、坚韧、吃苦、灵活’。这就是我们浙江精神在民营企业家中的集中反映。我们必须坚持和弘扬浙江精神,埋头苦干不懈怠。”

  吕祖善说,浙江经济的一个鲜明特色是块状经济,它既有规模经营、分工细密方面的优势,又确实存在诸多弊端。这些块状经济总体是扎堆式的企业集聚,缺乏领头羊,而非真正先进的产业集群,所以必须坚持不懈地在转型升级上下功夫。他风趣地说,我们的企业不但要“抱团过冬”,更要“抱团升级”。

  吕祖善指出,浙江改革开放30年始终遵循一个原则:推动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在相辅相成中发展,在平等竞争中壮大。在浙江民营经济异军突起的同时,浙江的国有经济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浙江国有经济的总资产、净资产指标,在全国分别是第三位和第五位。政府出台的政策没有国有跟民营之间的界线,凡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我们都给予扶持,切实做到一视同仁。在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我们既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改制,确保国有资产在流动重组中保值增值;又大力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努力实现产权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

  吕祖善介绍,为了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省政府今年打算安排5亿元,作为企业技术改造的贷款贴息。同时,酝酿设立由政府出资、吸引风险投资机构参与、按照市场化操作的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针对网友提出的大学生就业难题,吕祖善说,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就是如何解决好就业问题。要解决就业问题,就要坚持“民生为本、企业为基”。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保障,而没有企业兴旺,解决就业也就失去了基础。省委、省政府近阶段加强对企业的解困、扶持、服务,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为了解决好就业问题。保企业就是保民生、保稳定。

  “我大学毕业以后,在工厂当了5年工人,尽管当时条件很艰苦,但至今我都非常珍惜这段人生,这使我更多地了解了社会,学到了许多在大学课本里面学不到的东西,让我终生受益。”吕祖善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大学生要对自身合理定位,从基层做起。他介绍,政府正千方百计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比如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任教,推进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大学毕业生到县级医院工作,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同时,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在税收、孵化器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措施,相信这些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本报杭州1月14日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信心·决心·恒心 本报记者 嵇 哲 2009-1-15 48256F32002924A64825753E00505F99[A1-嵇哲≈B1-蒋卫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