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两会特刊2
3  4  
PDF 版
· 浙江争取在全国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
· 在危机中捕捉机遇
· 更高层次地
解决就业问题
· 让群众看病更容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让群众看病更容易
——访省政协委员、舟山市
人民医院院长张永奎

本报记者 朱馨 通讯员 王明珠
  呼之欲出的新医改方案,让群众满怀期待,也是省政协委员、舟山市人民医院院长张永奎心头的牵挂。

  张永奎说:“医改要让群众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围绕如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他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精心准备了提案。

  在海岛从医32年,从舟山市人民医院的一名普通外科医生成长为主任医师、院长,张永奎始终处于医疗第一线,对病人的需求和医务人员的情况都了然在胸。

  “政府对公立医院应加大投入,鼓励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探索,提高医术,满足患者需求。”张永奎对此深有体会。这些年来,他和他的同事们正是用一次次高难度手术、一项项填补医学空白的技术攻坚,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落后的医疗状况,实现了海岛病人大病不出岛的愿望。

  张永奎认为,为了让更多群众能看得上病,建立可满足不同人群实际医疗需求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尤为关键。在城市,可在每个地区办好具有较高水平的1至2家大医院、优化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在农村,则要健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海岛、山区等边远地区,更要大力扶持,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医格局。此外,还要以疾病预防作为医疗保障的基础,加强预防监督。

  “改革要兼顾效率与公平,让所有公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张永奎说,当前以药补医的机制容易造成过度服务,不仅加重了病人经济负担,也滋生了吃回扣等行业不正之风。张永奎说,要切实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应建立起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理顺药品领域流通体制,确保公众享有安全、有效、低廉的基本药物服务,同时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打击商业贿赂。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两会特刊2 00012 让群众看病更容易 本报记者 朱馨 通讯员 王明珠 2009-1-15 48256F32002924A64825753E0043994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