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资讯
3  4  
PDF 版
· 玉环转型升级的突围之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玉环转型升级的突围之战
——玉环县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渡难关纪实
□ 洪卫 俞益成 骆战红 阮挺峰
  转型升级的突围之战

  ——玉环县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渡难关纪实

  □ 洪卫 俞益成 骆战红 阮挺峰

  序

  作为中国沿海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玉环县曾以她骄人的成就引人瞩目。在这块陆域面积仅378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上,玉环九度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2007年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一百强排第29位;统筹发展综合水平进入整体协调阶段,居浙江第15位、台州第1位。

  工业经济的发展更成为玉环展现区域经济实力的“风向标”,拥有众多优势产业的玉环,汽车摩托车零部件、水暖阀门、机床、金属制品、家具、眼镜配件、无菌医疗器械等行业在国内举足轻重,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中国阀门之都、中国水龙头生产基地、中国欧式古典家具生产基地、中国眼镜配件生产基地等9个“国”字号区域品牌的缔造者,在国际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玉环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综合改革试点县、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等,并被确定为浙江17个扩权经济强县和规划发展中的中等城市之一。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球经济体系、全球经济增长陷入衰退的情形下,玉环的经济也面临着一次“寒冬”的考验。如何面对挑战,如何把挑战转化为机遇和优势?在日前台州市召开的全市工业克难致胜创新转型动员大会上,玉环县委书记柯昕野作为全市唯一的县级领导代表作了发言,他的一席话引起我们的思考:“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玉环县委、县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由于见事相对较早,应对比较得当,通过政企携手、银企联动、行业互动,较好地保持了平稳较快的经济发展态势。”

  最有说服力的是如下一组数据:2008年1至11月份,全县实现工业产值722.57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81.35亿元,同比增长12.9%;均实现了高基数基础上的较快增长。

  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玉环县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渡难关的创新举措,无疑提供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样本,留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政府服务:搭建企业创新平台

  “党委、政府始终是广大企业发展壮大的坚强后盾。”柯昕野十分恳切地说,“‘雪中送炭’远胜于‘锦上添花’,特别在当前的困难和挑战面前,党委、政府更加要关心、支持和帮助企业,与企业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从去年初的“两防”,到年中的“一保一控”,再到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玉环县始终积极适应,并立足玉环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应对为玉环县大规模的扶工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大、资源要素制约等五大类共性问题,去年6月专门开展了“工业经济服务月”活动。县委书记柯昕野、县长王国忠等27位县领导联系108家百强企业和上亿元企业,66个部门联系658家重点企业,11个乡镇联系产值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规模企业。通过走访交流,为企业解决了个体困难800多个。对于用地、建设规划、重点技改项目实施、人才引进等综合性问题,县委、县政府在7月份又集中进行了研究,逐步破解200多个企业发展中的共性难题。

  针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难点,玉环县把重点放在搭建创新平台上。连续三届“科技活动周”活动,全县累计有2000多家企业与国内100多所高校院所的1000多名专家进行合作和对接,共达成合作项目258项,带动44所高校院所在玉环设立研发机构。去年6月举行的第三届“科技活动周”,共达成合作项目92项,合同金额达9441万元,创历史之最。更令人振奋的是:在“科技活动周”期间成立了全国县一级首家高校(院所)联合研究院,吸纳了中科院计算机所、同济大学等10所国内知名高校落户玉环共建创新载体。据了解,仅半年时间,联合研究院的高校院所已与当地企业开展了金额达3000多万元的合作项目。

  针对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玉环县引导银企开展了广泛的协作。去年以来,相继引进了永兴村镇银行、泰隆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和民泰商业银行,成立了中小企业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从而极大地改善了企业融资环境。去年1到10月份,全县本外币贷款余额达171.73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工业贷款增长22.1%。

  在玉环县打出的一整套帮扶企业的“组合拳”中,党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成了企业“过冬的暖衣”,也成为引导企业转型升级的“导航仪”。

  玉环县领导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发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方面是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是土地资源紧张,企业用地无法得到满足。如何引导企业在高成本时代走上集约节约型的发展路子?玉环县专门出台了《关于鼓励工业企业零用地技术改造的意见》,对符合实施零用地技术改造项目条件的进行政策鼓励。

  《关于鼓励工业企业零用地技术改造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放宽指标、减免费用和联合审批等方面,新政策规定:企业零用地技术改造通过老厂房改建、翻建和加层的,其新增建筑面积部分不再收取土地有偿使用费、补缴土地出让金,并免缴基础设施配套费;通过原厂区空地上新建的,不再收取其土地有偿使用费、补缴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配套费则按第一层全额缴纳、第二层减半收取、第三层以上全额免交的标准执行。

  目前,玉环已有51家企业实施了“零用地”技改,新增工业用地面积15万平方米,引导企业投入技术改造资金达1.83亿元。浙江世进水控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调整厂区规划,利用闲置厂区新建了157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公司投入4600万元购置新设备,将年新增生产能力600万套阀门。

  紧接着,针对经济形势发展的新态势,玉环县又相继出台了《关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的意见》。为配合两项新政,县财政专门挤出了6000万元的资金予以配套。

  《关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就经济运行和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困难,在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减免缓缴规费、强化要素保障和营造发展氛围等方面出台新政策。一大批规模企业、高新企业和中小企业享受了政府、银行、企业联手共克时艰的“阳光”。浙江一太食品有限公司在政府的帮助下得到了农发行1500万元的贷款合同,还免除了部分规费,企业负责人告诉我们,公司目前投资3000多万元上马4条自动化流水线,推出了新产品“江南米线”,可实现销售产值3亿元。

  《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的意见》则在科技创新、节约集约发展、体制改革、品牌经济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出台新政策,成为玉环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强心剂”。如为了鼓励企业体制改革,仅企业兼并重组方面,就出台了六项新举措,加快全县13000家企业的整合,从而推动了玉环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实现规模化的良好趋势。中捷环洲钢业公司走的就是一条联合重组之路。环洲钢业由7家小企业联合而成,实现了由“小”变“大”。接着,又进行第二次股权重组,重建法人治理结构,中捷控股集团占有环洲公司51%股权,成为控股股东。两次资产重组,原先名不见经传的企业,现在已经跻身“2008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在政策引导的同时,玉环县通过强化投入,发挥投资拉动作用,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去年1到10月份,全县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0.46亿元,达到总进度的170%。在政府的引导下,众多企业利用当前练内功、促提升的有利时机,加大了投入的力度,增强了发展后劲。台州方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投资400万元引进弯曲木自动生产线,使生产效率提高了15倍;浙江清源铜业有限公司投资700多万元引进重力浇铸设备,使劳动力成本降低一半。

  

  企业转型:抢占市场创新高地

  艾迪西公司推进精益生产管理、双环集团开源节流、世进公司拓展国内市场……在玉环当地媒体上,一天一家企业转型创新案例的刊播,引起了全县上下的广泛关注。同时,县委书记柯昕野、县长王国忠等领导不断召开企业界的座谈会,形成了政企心连心共渡难关、共树信心的良好氛围。

  王国忠说:“这不仅仅是党委、政府的舆论引导,也体现了玉环企业共渡难关的发展信心,从市场转型到管理转型,从科技转型到体制转型,从企业转型到产业转型到发展平台转型,玉环工业经济正走上转型创新的康庄大道。”

  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玉环县的财政收入和工业总产值均实现了高基数基础上的较快增长;据2008年1至10月的统计,工业产品销售率和工业用电量均排名台州市第二;更为可喜的是,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2.78亿美元,自营出口达到21.6亿美元,继续保持台州首位,两者的增幅均达到35%以上。在全县的支柱产业中,汽摩配行业产值增长15%,医药制造业产值增长43%,金属制品行业产值增长16%,家具行业产值增长30%;受国际市场影响产值有所下降的阀门水暖行业,但产量仍保持基本稳定。

  在这场政企联手共渡难关的战役中,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抢占市场制高点的做法可谓是亮点纷呈,且让我们从玉环企业转型创新的镜头中探寻成功的奥秘吧……

  镜头一:市场转型拓展发展新空间。作为民营经济诞生地之一的玉环民营企业,经历过无数次市场风浪的考验。在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他们迈开了国内国际市场“两条腿走路”的新步伐。在政府的引导下,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通过调整出口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高税收的“三高”出口产品;实施市场分散策略,加大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发展境外实业,与同行业高端企业嫁接,争取向国际产业链上游攀升。目前,全县境外投资项目有22个,投资额达3158万美元。玉环金得利家具公司“两条腿走路”的战略就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他们一方面开发了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客户,避免“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出口风险;另一方面,积极加大国内市场的连锁加盟步伐,提高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从而实现了逆势上扬,目前50多家国内专卖店的销售异常火爆,每个月生产近千套仍供不应求。

  镜头二:管理转型推进品牌创新。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推进标准化发展战略,目前,全县已有11家企业主持或参与了18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推广精益化管理,练内功,强素质,向管理要效益;大力推进品牌创新,实现品牌兴业,截至目前,全县已拥有驰名商标6枚、省级著名商标19枚,中国名牌产品3个、国家免检产品21个,2008年省级和市级名牌产品数量均居全市首位。国内最大的齿轮零部件生产企业双环集团聘请了日本、美国和德国的专家担任管理顾问,推行精益化管理,据了解,由于国际市场的影响造成了双环近8000万元的减利因素,但通过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等开源挖潜的举措,化解了不利因素,实现了销售额、利润和税收均比去年同期增长25%的良好业绩。

  镜头三:科技转型走在自主创新前列。作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和全省首批科技强县的玉环,不断提高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可谓是企业勇立市场潮头的“杀手锏”。政府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近四年来政府累计安排科技专项投入1.4亿元,年均增长23.4%,充分发挥政府科技经费的“四两拨千斤”作用,全县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年投入6亿元;同时,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举办科技合作周等系列活动,引发了企业科技创新的热情,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成立了130多家研发机构,覆盖所有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载体35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增强,每万人专利授权量达16.7件,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数均占到台州市总量1/3,专利工作进入浙江前十强。一个显著的对比数据显示了科技转型的成效: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有32家,占规模以上企业的3%,2008年1至10月创税利6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税利总额的1/3。

  镜头四:制度转型走向资本经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玉环县积极引导上规模的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目前,全县公司制企业达到4900多家;同时,企业上市直接融资成为了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按照“不因上市而增加企业负担”的原则,政府出台专项扶持政策,着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继中捷、苏泊尔上市之后,目前有12家企业开始上市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中3家进入辅导期,1家上报国家证监委。作为国内专用管件生产的龙头企业,浙江世进水控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严格的股份制改造,已上报国家证监会。在争取上市的过程中,世进公司还因其规范化的运作受到了业内的好评,由其领衔制定和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就达到九个之多。

  镜头五:产业转型增强集群产业发展活力。玉环县明确了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方向,重点做强做优支柱产业:推动汽摩配产业向总成和系统发展,阀门产业向水暖和工业阀门延伸,实现了有市场必有玉环汽车零部件的格局,中低压水暖阀门产品占到了全国同类产品的50%以上的市场份额;做大做强机床制造业、船舶制造业以及药械装备等新兴产业,做精做专家具、眼镜配件等传统产业。在此基础上,围绕完善新型工业化评价体系,建立完善以“亩产论英雄”的导向机制。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由政府补贴统一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行业展览会,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玉环家具行业协会先后组织家具企业参加了东莞家具展,阿联酋的迪拜展览会和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展览会等,不但赢得了“中国欧式古典家具生产基地”称号,还在国内外打响了“玉环派家具”的品牌,目前,玉环县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家具生产基地,形成年产中西式家具80多万套的生产能力。

  镜头六:发展平台转型拉动产业集聚升级。玉环县统筹安排主导产业的升级空间、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新兴产业的创业空间,建立功能互补、梯级发展的工业功能区布局,提高工业转型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规划发展滨港工业城和漩门工业城等9大特色工业功能区,构建大项目—大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框架,促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升级;同时,鼓励村级集体组织以及其他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建设工业标准厂房,探索建设小区化公寓式的企业联合体,以提高集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据悉,全县工业功能区已累计开发面积2.5万亩,完成投资415亿元,落户企业1209家;全县累计建成工业标准厂房34.8万平方米。

  

  玉环县委书记柯昕野告诉我们:“在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渡难关的过程中,玉环县党委、政府积极有为,企业家沉着应对能力强,企业创业创新信心指数高,行业协会联动性强,从而形成了防范经济风险的强大联合团队。”我们相信,这个强大的联合团队也必将推动玉环在新一轮创业创新的热潮中继续走在前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资讯 00006 玉环转型升级的突围之战 □ 洪卫 俞益成 骆战红 阮挺峰 2009-1-15 浙江日报000062009-01-1500018;浙江日报000062009-01-1500019;浙江日报000062009-01-1500015;浙江日报000062009-01-1500016;浙江日报000062009-01-1500020;浙江日报000062009-01-1500003;浙江日报000062009-01-1500004;浙江日报000062009-01-1500028;浙江日报000062009-01-1500008;浙江日报000062009-01-1500007;浙江日报000062009-01-1500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