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昆仑站:打开南极科学巅峰之门
· 为什么昆仑站
建在冰穹A地区?
· 位于南极最冷的地方
一个电源开关都能耐零下90摄氏度的严寒
· 建设者挑战前所未有难题
高寒缺氧使两小时效率只相当于平时的40分钟
· 中国的南极考察站
· 南极冰盖最高点立起“天鼎”
昆仑站的色彩用上了国旗的颜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建设者挑战前所未有难题
高寒缺氧使两小时效率只相当于平时的40分钟

  1月25日后冰穹A地区的气温很快就降到零下50摄氏度以下,影响车辆、装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内陆队队长、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冰川室主任李院生说,必须在气温降到零下50摄氏度前离开冰穹A地区,也就是内陆队必须在1月底前撤离。

  据秦为稼介绍,昆仑站建设计划20余天完成,1月份到2月份,冰穹A地区的平均气温在零下40至零下50摄氏度之间,高寒、缺氧等自然条件造成施工环境严酷,同时机械装备不够导致机械能力欠缺等因素都使得建站时间格外紧迫。

  “冰穹A地区距中山站直线距离1228公里,但即便是这么远的距离,仍然是南极大陆沿海到冰穹A的最近科考站。因此后勤支持非常困难。”秦为稼解释说,前往冰穹A地区的路途十分艰难,今年建站之年运输500多吨物资已经达到车队能力极限,而这种运输规模在南极内陆已经是极为罕见。

  昆仑站基础的推雪工作将主要由内陆队驾驶的4辆PB300雪地车来完成。起吊设备中没有大型的吊车,只有两辆卡特雪地车配备了起吊能力为6吨的吊臂。李院生说,将沉重的钢结构和舱体吊到安装平台上,需再使用人工和导轨平移的办法使其就位,这就需要时间。

  为了节省时间,昆仑站的内装饰已经预做,减少在现场的工作量。住舱内,床、地毯、墙纸、电器都已放好,厨房家具和淋浴设备也都已经放到位。基础坑开挖深度也视时间而定,具体做法是根据时间允许选择挖开3米回填2米,或是挖2米回填1米,甚至不开挖而利用重型雪地车压实找平后直接搭建主体建筑钢结构。

  海拔4000多米的冰穹A地区其寒冷和低氧量要远甚于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山区,为了保障首个内陆站建设的顺利实施,工程项目执行者上海宝产轻型房屋有限公司特地抽调了一批在西藏仲巴县搞工程建设的一线工人。但高寒、缺氧依然会使建设者的体能打折扣,加上穿着厚重的防寒服装,在冰穹A地区施工两小时的效率可能只等同于一般的40分钟。

  秦为稼说,在不锈钢结构安装过程中,其中一个环节是将6000多个螺栓紧固,这个劳动密集过程耗费的时间量就非常大。

  (本报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北京晚报》等报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建设者挑战前所未有难题
高寒缺氧使两小时效率只相当于平时的40分钟
2009-1-14 浙江日报000102009-01-1400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