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求学求职
3  4  
PDF 版
· 浙江林学院新增3专业
· 让中职生圆大学梦
· 我运动 我快乐
· 需求以营销类、技术类人才为主
· 信息快览
· 本周日有高中生留学专场指导会
· 浙江旅职院新招迭出促就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让中职生圆大学梦
绍兴县财经学校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自考
  从2005年起,绍兴县财经学校的一部分学生就有了两种身份,即中职生和自考生。就像有人形容的一样,这些学生游走在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两种教育体系之间。而从一开始,中职生到底该不该参加自考的争议声就没停息过。即便如此,该校校长谢胜林仍然坚信:让学有余力的中职生参加自考利大于弊,学校推出的“六年自考”方案是可行的。

  自考促进中职生就业

  中职办学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而鼓励学生参加自考,无疑又滑向了热衷学历的“深渊”。在这样的职校里,学生的就业情况能令人满意吗?绍兴县财经学校的答案是:就业导向和鼓励自考并不矛盾,而且两者还能相互促进,“学生为什么要自考?他们就是不愿意再上大学,想借助于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圆大学梦。”事实也是如此,该校试点自考的两个高三班无一人准备参加2008年高考,他们都选择了就业。学生们有自己的一本账:参加高考即使如愿升入高职院校,包括学费、生活费等在内,每年起码得2万元,3年就要花费6万元;而选择“就业+自考”的模式,花上几百元也可圆大学梦,还有工资拿,何乐而不为呢?

  “单位得知学生还在参加自考,确实会另眼相看。”有班主任坦言,中职生参加自考的最大好处在于促进了校风、班风的好转,而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培养过硬的专业能力,从而最终实现优质就业。

  自考是个长远的学习计划

  “六年自考”方案推出时,很多人都担忧:引入自考的职校会不会从此走上“普教化”的道路,或者干脆就蜕变为自考辅导学校。在绍兴县财经学校,不少教师认为这样的担忧是多余的。“每学期进课堂的自考课程并不多,仅一两门而已。”谢胜林说,“六年自考”方案是一个长远的学习和自考计划,其实在校期间学校只要求学生考出其中的八九门课程就可以了,余下的课程留到毕业后再考。

  和没参加自考的同学相比,财会专业2006级学生蒋超丹觉得“自己就是忙了点,其他差别不大。”学校一天3次的技能训练还是照常要做,即便在自考复习期间也不能例外。而在教授“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的马晓耕看来,中职教材强调“应知应会”,而自考教材则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两者就是内容深浅程度有点不同;课堂上穿插使用这两类教材,有时反而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据了解,绍兴县财经学校之所以推广自考,这是基于专业特点的考虑。“目前,财会类岗位招人大多需要专科以上的文凭,职校生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谢胜林说,“‘中职+自考’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能力和专业特点。”         (王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求学求职 00011 让中职生圆大学梦 2009-1-14 48256F32002924A64825750E0008BA76[A5-王东≈B1-陈樱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