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文教科卫新闻·体育新闻
3  4  
PDF 版
· “月光鱼”重回小溪里
· 《龙窑》讲述浙东近代山村变革
· 学习畲乐 传承文化
· 国安与泰达面临巨大考验
· 业余比赛专业水准
· 广厦男篮送云南队十一连败
· 火箭队首度遭遇三连败
· 亚洲最大天然滑雪公园
将于15日在长白山开园
· 美国职业棒球再出兴奋剂事件
· 鼓励大众骑车健身
英法筹建跨海峡自行车道
· 《赤壁》(下)首映
火爆杭城
· 上海话告别无字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年1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月光鱼”重回小溪里
看似与生活不太关联的物种,其实是生态大环境的“晴雨表”,“月光鱼”
的去而复回说明,生态大课题就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本报讯 (记者 陈醉) 消失多年的“月光鱼”,最近在鄞州樟溪河里重现。一到晚上,这种肚皮呈白色的小鱼,在月光照射下就会发出银色光芒,它们成群游动,整个河面显得波光粼粼……据当地村民说,因为美丽的“月光效应”,这种学名为细鳞斜颌鲴的小鱼被他们称作“月光鱼”。

  “很久没见‘鱼月同辉’的景色了,记得小时候,寻着河面上的闪闪光点,伸手就能抓到‘月光鱼’。”村民李卫国回忆道,后来溪里的鱼越来越少,连泥鳅等也难觅踪迹。

  二三十年来,宁波已经有数十种溪鱼、湖鱼悄悄从百姓视野中消失。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副院长吴雄飞说:“在宁波巨大的海洋鱼类资源面前,小小的溪鱼似乎显得微不足道,就像很少有人会关心夏天是否听得到知了叫声。”在他看来,看似与生活不太关联的物种,却是生态大环境的“晴雨表”、全民环保理念的最直接“受力物”。“月光鱼”去而复回,不只是保存了物种,更让更多人了解,生态的最大课题就在百姓的小生活中。

  当地从事20多年养殖工作的姚法银说:“以前我们大家都觉得保护生态是科学家的事,与我们普通百姓没关系,直到再也找不到‘月光鱼’,才开始反醒,我们村民一直在河水里洗衣或兴建水利设施,河道环境已经骤变,不再是曾经水草丛生、清澈见底的河道了。”

  “是我们赶走了‘月光鱼’,解决办法也应该在我们手里。”姚法银人工繁殖了近200万尾“月光鱼”,放流回樟溪河,村民重见波光闪耀的景象。“繁殖难度并不大,村里搞养殖的就能完成。”他说,宁波还有数十种绝迹的溪鱼、湖鱼,依靠百姓和当地政府适当扶持,完全可以让更多鱼类“重生”,关键是有没有“大生态就在小生活中”的理念。

  “月光鱼”重回小溪,樟溪河畔的许多村民第一次感觉到生态离他们很近。鄞江镇的老姚现在是“护河队”的负责人,他经常沿着河道清理垃圾、制止过分捕捞,这是他以前想也不曾想过的工作。“人工放流‘月光鱼’只治标,靠我们每个人增强环保理念来恢复生态环境,才能治本。”现在,不少其他养殖户开始往河里放流各种鱼类,村民也自觉地保护起樟溪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教科卫新闻·体育新闻 00005 “月光鱼”重回小溪里 2009-1-8 48256F32002924A64825751B0023E542[A2-陈醉≈B1-吴德恩] 2